一种水冷恒温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7556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43
一种水冷恒温器,包括水箱、与所述水箱连接且可制冷的换热组件,所述水箱内设有上端为开口端的内腔、及容置所述换热组件的安装腔,所述内腔上设有延伸至所述水箱外的第一进水端,所述安装腔上设有延伸至所述水箱外的第一出水端、及与所述内腔连通的第二进水端,所述换热组件位于所述第二进水端与所述第一出水端之间,所述水箱还设有可拆卸的水箱盖,所述水箱盖用于封盖所述内腔的上端开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根据不用应用场景选择换热组件的运行方式,当换热组件运行时能在内腔中补充冷源,提高热交换效率,当换热组件不运行时,可以增加外部冷源进行降温,以满足不同场景的使用需求,提高客户的使用体验。提高客户的使用体验。提高客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冷恒温器


[0001]本技术涉及制冷设备的
,具体是一种水冷恒温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产生活的不断深入,各行业人员在极端环境下作业的情况愈发普遍,高温环境下作业的人员极易产生热应激反应,加重疲劳感,影响反应灵敏度危害人员健康及作业安全。人们也不断在寻找着更为合理有效的方法来保障这类人员的生理健康及作业安全。为了改善高温环境下的人体微气候,作业人员一般会选择使用如风冷式、水冷式、冰冷式、电子制冷式、涡流制冷式等的降温服,达到一定的防暑降温目的,能够改善人体舒适性,保障作业安全性。
[0003]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9123834A公开的一种恒温劳动防护服及其使用方法,该专利中使用场景较为单一,水冷头内的水不方便更换,半导体制冷片制冷后与水冷头接触,表面降温的水冷头对其内部流动的水进行热交换,然而当进入水冷头内的水热量较大且流速较快时,水冷头内的水未完全与水冷头接触并进行热交换,就重新留回冷凝管中,一段时间的热量积累后,热交换率变差,造成冷凝管的恒温效果无法达到预期。
[0004]因此,需要研发一款水冷恒温器能够克服以上的不足,以更好地提高热交换效率,满足不同场景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提到现有的制冷设备使用场景较为单一,热交换率差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水冷恒温器,包括水箱、与所述水箱连接且可制冷的换热组件,所述水箱内设有上端为开口端的内腔、及容置所述换热组件的安装腔,所述内腔上设有延伸至所述水箱外的第一进水端,所述安装腔上设有延伸至所述水箱外的第一出水端、及与所述内腔连通的第二进水端,所述换热组件位于所述第二进水端与所述第一出水端之间,所述水箱还设有可拆卸的水箱盖,所述水箱盖用于封盖所述内腔的上端开口。
[0007]为了提高换热组件的换热效果,所述换热组件包括伸入所述安装腔的制冷端、及与所述制冷端连接的散热器,所述制冷端设有靠近所述安装腔的制冷片、及与所述散热器连接的散热端,所述散热器连接有散热风扇。
[0008]为了提高换热组件的换热效果,所述换热组件还包括伸出至所述内腔上且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换热管路。
[0009]为了提高换热效果,所述安装腔包括与所述第一进水端连通的第一安装腔、及与所述第一出水端连通的第二安装腔,所述换热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腔连通,所述换热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腔连通。
[0010]为了提高换热组件的换热效果,所述制冷片朝所述安装腔方向延伸,所述制冷片设有多个且间隔设置,所述安装腔设有朝所述制冷片方向延伸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设有
多个且间隔设置。
[0011]为了提高水与制冷片的接触效果,所述导流板与所述制冷片相对设置,所述导流板伸入到相邻的制冷片之间的间隙中,所述制冷片伸入到相邻的导流板之间的间隙中。
[0012]为了提高安装腔与制冷端的密封效果,所述制冷片与所述安装腔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安装腔设有与所述密封圈配合的台阶部。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腔设有延伸至所述水箱外侧的第二出水端。
[0014]进一步地,所述水箱外侧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进水端连接的第一进水组件、及与所述第一出水端连接的第一出水组件,所述第一出水组件上连接有水泵。
[0015]为了使各组件保持固定,所述水箱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进水组件、所述第一出水组件及所述水泵的固定板。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7]1、本技术可以根据不用应用场景选择换热组件的运行方式,当换热组件运行时能在内腔中补充冷源,提高热交换效率,当换热组件不运行时,可以增加外部冷源进行降温,以满足不同场景的使用需求,提高客户的使用体验。
[0018]2、换热组件运行时,通过水箱盛放待冷却的水,含有热量的水从第一进水端进入内腔中,与待冷却的水混合进行热交换,利用容置于安装腔的换热组件进行制冷,内腔的水从第二进水端进入安装腔后降温冷却再次完成热交换,并从第一出水端输出,当内腔的液体温度较高时,可以将冷源替换或者补充冷源;当换热组件不运行时,可以在内腔加入冰块或者冰袋,含有热量的水从第一进水端进入内腔中,与内腔中的水混合进行热交换,内腔的水从第二进水端进入安装腔后通过第一出水端输出。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水冷恒温器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水冷恒温器的俯视图。
[0021]图3为图2的A

A剖视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水冷恒温器的俯视图。
[0023]图5为图4的B

B剖视图。
[0024]图6为本技术的一种水冷恒温器的爆炸图。
[0025]图7为本技术的一种水冷恒温器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0027]如图1至图5所示的一种水冷恒温器,包括水箱1、与所述水箱1连接且可制冷的换热组件2,所述水箱1内设有上端为开口端的内腔8、及容置所述换热组件2的安装腔7,所述内腔8上设有延伸至所述水箱1外的第一进水端51,所述安装腔7上设有延伸至所述水箱1外的第一出水端61、及与所述内腔8连通的第二进水端52,所述换热组件2位于所述第二进水端52与所述第一出水端61之间,所述水箱1还设有可拆卸的水箱盖11,所述水箱盖11用于封盖所述内腔8的上端开口。本技术可以根据不用应用场景选择换热组件的运行方式,当换热组件运行时能在内腔中补充冷源,提高热交换效率,当换热组件不运行时,可以增加外
部冷源进行降温,以满足不同场景的使用需求,提高客户的使用体验。
[0028]换热组件运行时,通过水箱盛放待冷却的水,含有热量的水从第一进水端进入内腔中,与待冷却的水混合进行热交换,利用容置于安装腔的换热组件进行制冷,内腔的水从第二进水端进入安装腔后降温冷却再次完成热交换,并从第一出水端输出,当内腔的液体温度较高时,可以将冷源替换或者补充冷源;当换热组件不运行时,可以在内腔加入冰块或者冰袋,含有热量的水从第一进水端进入内腔中,与内腔中的水混合进行热交换,内腔的水从第二进水端进入安装腔后通过第一出水端输出。
[0029]可选地,本技术可用于水冷式降温服,能够达到一定的防暑降温目的,能够改善人体舒适性,保障作业安全性。
[0030]如图1至图5所示的一种水冷恒温器,所述换热组件2包括伸入所述安装腔7的制冷端21、及与所述制冷端21连接的散热器22,所述制冷端21设有靠近所述安装腔7的制冷片211、及与所述散热器22连接的散热端,所述散热器22连接有散热风扇221。进一步地,制冷端朝向安装腔的一侧进行制冷,制冷端的另一侧产生热量由散热端传递到散热器上,散热器通过散热风扇将热量吹出,以使得散热端快速降温避免热量集聚,提高制冷端的制冷效果。
[0031]可选地,制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冷恒温器,包括水箱(1)、与所述水箱(1)连接且可制冷的换热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内设有上端为开口端的内腔(8)、及容置所述换热组件(2)的安装腔(7),所述内腔(8)上设有延伸至所述水箱(1)外的第一进水端(51),所述安装腔(7)上设有延伸至所述水箱(1)外的第一出水端(61)、及与所述内腔(8)连通的第二进水端(52),所述换热组件(2)位于所述第二进水端(52)与所述第一出水端(61)之间,所述水箱(1)还设有可拆卸的水箱盖(11),所述水箱盖(11)用于封盖所述内腔(8)的上端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冷恒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组件(2)包括伸入所述安装腔(7)的制冷端(21)、及与所述制冷端(21)连接的散热器(22),所述制冷端(21)设有靠近所述安装腔(7)的制冷片(211)、及与所述散热器(22)连接的散热端,所述散热器(22)连接有散热风扇(22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冷恒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组件(2)还包括伸出至所述内腔(8)上且与所述安装腔(7)连通的换热管路(2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冷恒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7)包括与所述第一进水端(51)连通的第一安装腔(71)、及与所述第一出水端(61)连通的第二安装腔(72),所述换热管路(2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腔(71)连通,所述换热管路(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余明李铨源宋凯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赛米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