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电池电动车辆供电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07503 阅读:3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蓄电池电动车辆供电控制系统,它包括贮能电容、中央处理装置、电源输入接口X1、X2及电源输入接口X1后串联的开关K1和电源输出接口Y1、Y2及电源输出接口Y1的输出端之前串联的开关K2,所述中央处理装置的一组检测接口与蓄电池电压检测、贮能电容、充电单元、放电单元、电压检测、电流检测单元电连接;所述中央处理装置的一组控制接口与充电单元、放电单元、电源并网电连接;所述贮能电容、充电单元和放电单元电连接;所述K1输出端和放电单元并联电连接电源并网。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辅助电源响应快,制造成本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产品适合于各种采用蓄电池作为动力的电动车辆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源控制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弥补蓄电池动态响应 能力较差的蓄电池电动车辆的供电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为了节约燃油及其资源和环保的需要,各种电力助动车得到广泛的应用和 推广,如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公园的电动游览车和电动巡逻 车等电动车辆,它们都是使用蓄电池作为清洁能源。众所周知,蓄电池的主要 弱点之一是动态响应能力差,存在蓄电池作为动力源的机电系统存在起动慢、 提速时间长以及蓄电池在频繁的大电流放电情况下寿命短等缺点。中国专利03134523.9号公开了一种电动车超级电容辅助电源系统,其主要 专利技术点是"在电动车主电源的基础上增加一个超级电容辅助电源,用于存储电 动车再生制动回馈能量,以及车辆加速或爬坡时协助主电源向电机供电"。所述 超级电容器的充电电源来自电动车再生制动回馈能量,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在 实际应用之中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电动车辆再生制动回馈能量是非常微弱的, 要使得超级电容器达到放电的电压要求需要较长的时间,所以超级电容器的实 际应用价值得不到体现;2、利用电动车辆再生制动回馈能量,就是在制动时将 电动机转变成为发电机,解除制动后又转变回原来的电动机状态,理论上虽然 可行,但整体电气结构复杂了许多,需要增加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直接从蓄电池中给辅 助电源充电的蓄电池电动车辆供电控制系统。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其包括贮能电容、中央处理装置、电源输入接口X1、 X2及电源输入接口X1后串联的开关K1和电源输出接 口 Y1、 Y2及电源输出接口 Y1的输出端之前串联的开关K2,所述中央处理装 置的一组检测接口与蓄电池电压检测、贮能电容、充电单元、放电单元、电压 检测、电流检测单元电连接;所述中央处理装置的一组控制接口与充电单元、 放电单元、电源并网电连接;所述贮能电容、充电单元和放电单元电连接;所 述K1输出端和放电单元并联电连接电源并网。所述充电单元由充电控制模块、充电供电及开关模块和充电模块组成,所 述充电控制模块与中央处理装置对应的控制接口电连接,所述充电模块采用限 压恒流电路,其输出端与贮能电容电连接。所述中央处理装置采用单片机、DSP、 ARM或FPGA/CPLD等可编程器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合理,辅助电源充电快 捷,放电响应快,制造成本低。本专利技术的产品适合于各种采用蓄电池作为清洁 能源使用的电动车辆使用。附图说明附图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电气原理框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照附图,本实施例包括贮能电容2、中央处理装置5、电源输入接口X1、 X2及电源输入接口X1后串联的开关K1和电源输出接口 Y1、Y2及电源输出接 口 Y1的输出端之前串联的开关K2,所述中央处理装置5的一组检测接口与蓄电池电压检测1、贮能电容2、充电单元3、放电单元4、电压检测7、电流检 测单元8电连接;所述中央处理装置5的一组控制接口与充电单元3、放电单 元4、电源并网6电连接;所述贮能电容2、充电单元3和放电单元4电连接; 所述K1输出端和放电单元4并联电连接电源并网6。所述充电单元3由充电控制模块、充电供电及开关模块和充电模块组成, 所述充电控制模块与中央处理装置5对应的控制接口电连接,所述充电模块采 用限压恒流电路,其输出与贮能电容2电连接。所述中央处理装置5采用单片机、DSP、 ARM或FPGA/CPLD。在本实施例中,电源输入接口X1和输入接口X2连接蓄电池,电源输出接 口 Y1和输出接口 Y2连接电动机。开关K1为总开关(俗称车锁钥匙),开关K2 (俗称油门把手控制开关)控 制电动机的电源接通、断开或者变速。工作原理接通开关K1,中央处理装置5开始工作,关闭开关K1,中央处理装置5 就停止工作。当中央处理装置5从蓄电池电压检测1检测到的电压符合要求,并同时检 测到充电单元3反馈的贮能电容2的电压低于设定值时,放电单元4连接电源 并网6的通道被中央处理装置5断开,控制充电单元3的充电供电及开关模块 被中央处理装置5接通,蓄电池通过充电模块给贮能电容2充电,由于充电模 块采用限压恒流电路,所以给贮能电容2充电既快又安全可靠。当中央处理装置5检测到充电单元3反馈的贮能电容2的电压高于特定预 设值时,放电单元4连接电源并网6的通道被中央处理装置5接通,控制充电 单元3的充电供电及开关模块被中央处理装置5断开,停止给贮能电容2充电,此时贮能电容2处于放电就绪状态。接通开关K2,电动机工作,中央处理装置5通过电压检测7、电流检测单 元8获得电动机的输入电压和电流;关闭开关K2,电动机停止工作。在电动机工作时,当中央处理装置5通过电压检测7、电流检测单元8获得 电动机的输入电流大于设定数值,并且贮能电容2处于放电就绪状态时,中央 处理装置5控制电源并网6打开贮能电容2的放电通道,将贮能电容2所放的 电源叠加到蓄电池的电源上, 一起给电动机供电;如果中央处理装置5通过电 压检测7、电流检测单元8获得电动机的输入电流低于设定数值,但贮能电容2 处于充电状态时,中央处理装置5控制电源并网6断开贮能电容2的放电通道。在贮能电容2放电过程中电压下降到特定预设电压数值时,中央处理装置5 控制电源并网6关闭贮能电容2的放电通道,又回到前面的充电状态。由于贮能电容2的充电电源直接由蓄电池供给,所以充电快,效率高;又 由于这个充放电过程完全由中央处理装置5检测、控制和执行,智能化程度高。所述电池电压检测1、贮能电容2、充电单元3、放电单元4、中央处理装 置5、电源并网6、电压检测7、电流检测单元8的部分或者全部都可以采用现 有技术的电路或者产品,因而制造成本低。权利要求1.一种蓄电池电动车辆供电控制系统,包括贮能电容(2)、中央处理装置(5)、电源输入接口X1、X2及电源输入接口X1后串联的开关K1和电源输出接口Y1、Y2及电源输出接口Y1的输出端之前串联的开关K2,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处理装置(5)的一组检测接口与蓄电池电压检测(1)、贮能电容(2)、充电单元(3)、放电单元(4)、电压检测(7)、电流检测单元(8)电连接;所述中央处理装置(5)的一组控制接口与充电单元(3)、放电单元(4)、电源并网(6)电连接;所述贮能电容(2)、充电单元(3)和放电单元(4)电连接;所述K1输出端和放电单元(4)并联电连接电源并网(6)。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电动车辆供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单元(3)由充电控制模块、充电供电及开关模块和充电模块组成,所 述充电控制模块与中央处理装置(5)对应的控制接口电连接,所述充电模块采 用限压恒流电路,其输出端与贮能电容(2)电连接。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电池电动车辆供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 于所述中央处理装置(5)采用单片机、DSP、 ARM或FPGA/CPLD可编程器件。全文摘要一种蓄电池电动车辆供电控制系统,它包括贮能电容、中央处理装置、电源输入接口X1、X2及电源输入接口X1后串联的开关K1和电源输出接口Y1、Y2及电源输出接口Y1的输出端之前串联的开关K2,所述中央处理装置的一组检测接口与蓄电池电压检测、贮能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蓄电池电动车辆供电控制系统,包括贮能电容(2)、中央处理装置(5)、电源输入接口X1、X2及电源输入接口X1后串联的开关K1和电源输出接口Y1、Y2及电源输出接口Y1的输出端之前串联的开关K2,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处理装置(5)的一组检测接口与蓄电池电压检测(1)、贮能电容(2)、充电单元(3)、放电单元(4)、电压检测(7)、电流检测单元(8)电连接;所述中央处理装置(5)的一组控制接口与充电单元(3)、放电单元(4)、电源并网(6)电连接;所述贮能电容(2)、充电单元(3)和放电单元(4)电连接;所述K1输出端和放电单元(4)并联电连接电源并网(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勇曹辉汤哲何亚登戴桂中周树良陈晓智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科力远高技术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