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6839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电插座,包括接线柱和座壳,接线柱固定连接在座壳上,且接线柱的内端位于座壳的插槽内,外端伸出座壳之外,所述座壳的插槽端铰接有一防护盖,防护盖可盖住插槽的槽口。所述座壳上具有两个支耳,支耳上具有连接孔,一插销的两端分别与座壳的两个支耳的连接孔紧定连接,防护盖铰支在插销上,所述插销上套装有复位弹簧,防护盖具有铰支孔,复位弹簧的一端装卡在防护盖的铰支孔中,另一端装卡在座壳上。所述防护盖的铰支孔具有轴向豁槽,复位弹簧的一端装卡在铰支孔的轴向豁槽中。所述座壳的支耳的两侧具有安装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充电插座,不仅结构简单,而且使用寿命长。(*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充电插座,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电动车中具有防护 功能的充电插座。
技术介绍
由于传统使用燃油的引擎机车,会排放大量的一氧化碳等废弃物,而造 成严重的空气污染以及噪音污染,为了保护环境,因而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 低污染的电动车作为交通工具。而现有电动车的充电插座由于不具有防护盖, 使得座壳的插槽的槽口都是暴露在电动车的外面,这一结构存在一定的缺点,一方面由于充电插座的接线柱易于金属物体接触,因而使得蓄电池的正负 极短路,造成蓄电池的损伤,另一方面由于一些水渍、灰尘等污染物易于 ii^座壳的插槽的槽口内,因而使得位于插槽内的接线柱的内端生锈,造成 电动车充电时会产生4妄触不良的现象,影响正常充电,即这一结构的充电插 座不仅使用寿命短,而且需要经常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防护功能,使用寿命长,而且不需要 经常更换的充电插座。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充电插座,包括接 线柱和座壳,接线柱固定连接在座壳上,且接线柱的内端位于座壳的插槽内, 外端伸出座壳0卜,所述座壳的插槽端4交4妻有一防护盖,防护盖可盖住插槽 的槽口。所述座壳上具有两个支耳,支耳上具有连接孔, 一插销的两端分别与座 壳的两个支耳的连接孔紧定连接,防护盖铰支在插销上,所述插销上套装有 复位弹簧,防护盖具有铰支孔,复位弹簧的一端装卡在防护盖的铰支孔中,另 一端装卡在座壳上。所述防护盖的铰支孑L具有轴向豁槽,复位弹簧的一端装卡在铰支孔的轴 向豁槽中。所述座壳的两侧具有连为一体的支座,且支座具有安装孔。 本技术所具有的积极效果是由于所述座壳的插槽端铰接有一防护 盖,防护盖可盖住插槽的槽口,当电动车不需充电时,防护盖盖住插槽的槽 口后,不仅能够阻挡接线柱与金属物体接触,使得蓄电池不易发生正负极短 路,避免蓄电池造成损伤,而且有效的防止一些水渍、灰尘等污染物ii/v充电插座的槽口内,使得接线柱不易生锈,避免电动车充电时会产生接触不良 的现象,保证了电动车能够正常充电,因而具有防护功能,使用寿命长,而 且不需要经常更换。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充电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l的左一见图; 图3是图1中沿A-A方向的剖^见图; 图4是本技术中防护盖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的打开状态图; 图6是图5的左—见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参见图1、 2、 3、 4、 5、 6所示, 一种充电插座,包括4妄线柱1和座壳2, 接线柱l固定连接在座壳2上,且接线柱l的内端位于座壳2的插槽3内, 外端伸出座壳2^f,所述座壳2的插槽3端铰接有一防护盖4,防护盖4 可盖住插槽3的槽口。参见图1、 2、 3、 4、 5、 6所示,为了使得防护盖的灵活使用,所述座壳 2上具有两个支耳2-1,支耳2-1上具有连4妻孔2-2, —插销5的两端分别与 座壳2的两个支耳2-1的连接孔2-2紧定连接,防护盖4铰支在插销5上, 所述插销5上套装有复位弹簧6,防护盖4具有铰支孔4-l,复位弹簧6的一 端装卡在防护盖4的铰支孔4-1中,另 一端装卡在座壳2上。参见图4所示,为了方便防护盖4与复位弹簧6装配,所述防护盖4的 铰支孔4-1具有轴向豁槽4-1-1,复位弹簧6的一端装卡在铰支孔4-1的轴向 豁槽4-1-1中。参见l、 2、 3、 5、 6所示,为了方便安装,所述座壳2的两侧具有连为 一体的支座2-3,且支座2-3具有安装孔2-3-1。本技术安装时,通过支座2-3的安装孔2-3-1固定安装在电动车上, 且将接线柱l与电动车内蓄电池的电源线电连接即可,使用时,当电动车不 需充电时,防护盖4始纟^f呆持关闭状态,当电动车需要充电时,只需打开防 护盖4,将充电器的充电插头与接线柱1电连接,充电完毕之后,拔下充电 器的充电插头,且防护盖4恢复到关闭状态,使用方便。权利要求1、一种充电插座,包括接线柱(1)和座壳(2),接线柱(1)固定连接在座壳(2)上,且接线柱(1)的内端位于座壳(2)的插槽(3)内,外端伸出座壳(2)之外,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壳(2)的插槽(3)端铰接有一防护盖(4),防护盖(4)可盖住插槽(3)的槽口。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壳(2)上具 有两个支耳(2-1),支耳(2-1)上具有连接孔(2-2), —插销(5)的两端分 别与座壳(2)的两个支耳(2-1)的连4妄孔(2-2)紧定连接,防护盖(4) 铰支在#4肖(5 )上,所述#4肖(5 )上套装有复位弹簧(6 ),防护盖(4)具 有铰支孔(4-1),复位弹簧(6)的一端装卡在防护盖(4)的铰支孔(4-1) 中,另一端装卡在座壳(2)上。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盖(4)的 铰支孔(4-1)具有轴向翁一瞎(4-1-1),复位弹簧(6)的一端装卡在铰支孔(4國1)的轴向IMt (4-1-1)中。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壳(2)的两 侧具有连为一体的支座(2-3 ),且支座(2-3 )具有安装孔(2-3-1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充电插座,包括接线柱和座壳,接线柱固定连接在座壳上,且接线柱的内端位于座壳的插槽内,外端伸出座壳之外,所述座壳的插槽端铰接有一防护盖,防护盖可盖住插槽的槽口。所述座壳上具有两个支耳,支耳上具有连接孔,一插销的两端分别与座壳的两个支耳的连接孔紧定连接,防护盖铰支在插销上,所述插销上套装有复位弹簧,防护盖具有铰支孔,复位弹簧的一端装卡在防护盖的铰支孔中,另一端装卡在座壳上。所述防护盖的铰支孔具有轴向豁槽,复位弹簧的一端装卡在铰支孔的轴向豁槽中。所述座壳的支耳的两侧具有安装孔。本技术充电插座,不仅结构简单,而且使用寿命长。文档编号H01M10/44GK201430193SQ20092004279公开日2010年3月24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26日专利技术者晓 刘, 周宜昌 申请人:江苏绿能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电插座,包括接线柱(1)和座壳(2),接线柱(1)固定连接在座壳(2)上,且接线柱(1)的内端位于座壳(2)的插槽(3)内,外端伸出座壳(2)之外,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壳(2)的插槽(3)端铰接有一防护盖(4),防护盖(4)可盖住插槽(3)的槽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周宜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绿能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