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式地埋变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6246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块式地埋变压器,包括箱体、变压器、散热机构、扰流机构、高压熔断器、高压肘型电缆头、低压接线端子、复合导热棒、预埋底座、地插,变压器工作产生振动及热量,扰流机构通过变压器的振动激励将其周围的绝缘油扰动,从而将热量均匀分散在扰流机构四周,散热机构快速吸收扰流机构四周绝缘油的热量,一部分热量经散热机构向箱体内壁处传递,另一部分热量经复合导热棒快速传递给预埋底座并经地插传入地下。该装置结构简单,采用将热量快速导出到室外进而导入到地下的结构设计,极大的提高了散热效果,同时,采用集成散热铝基板的预埋底座,能直接现场快速安装,提高散热效果的同时极大的缩短了施工周期。散热效果的同时极大的缩短了施工周期。散热效果的同时极大的缩短了施工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式地埋变压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变压器,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式地埋变压器。

技术介绍

[0002]变压器作为电力系统的枢纽设备,担负着电网间电压变化、电能转化的功能,是电力系统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因此其运行的可靠性将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及时发现变压器的故障,可有效地防止由变压器引起的电力事故。地埋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是变压器的一种常用类型,其内部用油来绝缘和散热,其外部设计有散热片进行散热,地埋变压器往往安装在基坑中,在基坑建筑过程中,土石方的开挖量及混凝土的使用量很大,且现有地埋变压器的仅靠其箱体外的散热结构很难在密闭的基坑中进行高效的散热,导致地埋变压器的寿命缩短。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模块式地埋变压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式地埋变压器,该模块式地埋变压器采用将热量快速导出到室外进而导入到地下的结构设计,极大的提高了散热效果,同时,采用集成散热铝基板的预埋底座,能直接现场快速安装,提高散热效果的同时极大的缩短了施工周期。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块式地埋变压器,包括箱体、变压器、散热机构、扰流机构、高压熔断器、高压肘型电缆头、低压接线端子、复合导热棒、预埋底座、地插,所述的变压器安装于箱体内侧,所述的箱体内侧填充绝缘油,所述的散热机构数量不少于4件,对称安装于箱体四周,所述扰流机构的数量不少于4件,对称布置于变压器的四周,所述的高压熔断器安装于箱体上端且与变压器电相连,所述的高压肘型电缆头安装于箱体上端且与变压器电相连,所述的低压接线端子安装于箱体上端且与变压器电相连,所述的复合导热棒安装于散热机构外侧,所述的预埋底座位于箱体下端且位于复合导热棒下端,所述的预埋底座分别与箱体和复合导热棒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地插位于预埋底座下端,所述的地插与预埋底座通过螺栓相连。
[0005]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如下:
[0006]进一步的,所述的变压器还包括线圈、压板、螺柱,所述的压板放置于线圈上下两侧,所述的螺柱贯穿压板并将压板与线圈压紧,所述压板的材质为层压木,所述线圈的截面形状为椭圆,线圈在运行的过程中要承受非常大的电动力,在短路情况下低压线圈承受向内的电动力,高压线圈承受向外的电动力,截面为长圆形的传统变压器线圈在工作时,在长圆形的直线段受电动力作用较大概率出现变形,缩短了变压器的使用寿命,因此,采用椭圆形的设计线圈,受力均匀,具有较强的结构强度,再通过多组螺柱配合通压板将线圈紧紧压紧,在短路情况下整体性好,能够承受短路变形好,避免短路导致的变压器寿命缩短的问题。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散热机构还包括外套管、第一导热棒、第二导热棒、翅片、散热平
板,所述的外套管数量不少于2件,沿箱体的上下方向对称布置,所述第一导热棒的一端插入外套管,所述的第一导热棒与外套管过盈配合相连,所述的第一导热棒的另一端插入箱体内侧,所述的第二导热棒贯穿第一导热棒且位于箱体内侧,所述的第二导热棒与第一导热棒过盈配合相连,所述的翅片被第二导热棒贯穿,所述的翅片与第二导热棒焊接相连,所述的散热平板被外套管贯穿,所述的散热平板与外套管焊接相连,紫铜材质的翅片吸收扰流机构附近绝缘油的热量并快速经过材质为紫铜的第二导热棒传递给散热平板,从而将箱体内的热量传递到箱体外侧,在此过程中,紫铜材质的翅片一方面能传递热量,另一方面能将箱体内绝缘油的热量从高温区加速传递到低温区,提高绝缘油的利用率。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扰流机构还包括支架、连接杆、插接块、振动片,所述支架的数量为2件,沿变压器的上下方向对称布置,所述的连接杆贯穿支架,所述的连接杆与支架通过螺栓相连,所述插接块被连接杆贯穿且位于线圈外侧,所述的插接块与连接杆螺纹相连,所述的振动片安装于插接块外侧,由于扰流机构与变压器固连,当变压器工作时产生热量以及振动,振动经支架传递给连接杆,从而带动与插接块固连的振动片振动,进而对振动片周围的绝缘油产生推力使得绝缘油局部流动,实现热量的传递。
[0009]进一步的,所述振动片的材质为紫铜,厚度为0.3

0.5mm。
[0010]进一步的,所述的复合导热棒还包括玻纤管、第三导热棒,所述的第三导热棒安装于散热平板外侧,所述的玻纤管套装于第三导热棒的外侧,玻纤管用于保温隔热以及防护,提高第三导热棒的导热效果。
[0011]进一步的,所述的预埋底座还包括铝基板、混凝土件、锚钩,所述的铝基板位于第三导热棒下端且位于箱体下端,所述的铝基板分别与第三导热棒和箱体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铝基板预埋与混凝土件顶部,所述混凝土件的上端面与铝基板的上端面重合,所述的锚钩位于铝基板和混凝土件之间,所述的锚钩与铝基板铆接固定。
[0012]进一步的,所述的地插还包括第二套管、第四导热棒,所述的第四导热棒安装于铝基板下端,所述的第二套管套装于第四导热棒的外侧且于铝基板通过螺栓相连,经散热机构导出的热量经第三导热棒、铝基板和第四导热棒导入地下,提高了散热效果,同时,第三导热棒也能对箱体进行固定,提高安装的可靠性,第二套管材质为不锈钢,安装时,可直接插入泥地活沙地内,从而对预埋底座进行固定,同时,第四导热棒能将铝基板吸收的热量快速导入地下,实现高效散热。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热棒、第二导热棒、第三导热棒、第四导热棒的材质均为紫铜,铝基板能吸收第三导热棒和箱体底部传递的热量,并由第四导热棒传入地下,提高散热效果及效率。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模块式地埋变压器,安装时,将地插插入土坑内,并将与预埋底座防止在土坑内并与地插连接固定,再将组装好的箱体放置在预埋底座上并与其连接固定,最后将复合导热棒安装固定即可;工作时,高压电经高压肘型电缆头输入变压器内,经变压器变压后再经过低压接线端子输出,在此过程中,变压器工作产生振动及热量,扰流机构通过变压器的振动激励将其周围的绝缘油扰动,从而将热量均匀分散在扰流机构四周,散热机构快速吸收扰流机构四周绝缘油的热量,一部分热量经散热机构向箱体内壁处传递,另一部分热量经复合导热棒快速传递给预埋底座并经地插传入地下,热量在传递的过程中也能进行热交换,极大的提高了散热效率。高压熔断器为高压限流熔断器,通过集成安
装在变压器上,形成了一个整体,避免了暴露在室外,不仅节省了对熔断器的保护设计,而且大大提升了熔断器的保护性能。该装置结构简单,采用将热量快速导出到室外进而导入到地下的结构设计,极大的提高了散热效果,同时,采用集成散热铝基板的预埋底座,能直接现场快速安装,提高散热效果的同时极大的缩短了施工周期。
附图说明
[0015]图1示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6]图2示出本技术变压器结构示意图
[0017]图3示出本技术散热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示出本技术扰流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箱体1、变压器2、散热机构3、扰流机构4、高压熔断器5、高压肘型电缆头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式地埋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变压器、散热机构、扰流机构、高压熔断器、高压肘型电缆头、低压接线端子、复合导热棒、预埋底座、地插,所述的变压器安装于箱体内侧,所述的箱体内侧填充绝缘油,所述的散热机构数量不少于4件,对称安装于箱体四周,所述扰流机构的数量不少于4件,对称布置于变压器的四周,所述的高压熔断器安装于箱体上端且与变压器电相连,所述的高压肘型电缆头安装于箱体上端且与变压器电相连,所述的低压接线端子安装于箱体上端且与变压器电相连,所述的复合导热棒安装于散热机构外侧,所述的预埋底座位于箱体下端且位于复合导热棒下端,所述的预埋底座分别与箱体和复合导热棒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地插位于预埋底座下端,所述的地插与预埋底座通过螺栓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式地埋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压器还包括线圈、压板、螺柱,所述的压板放置于线圈上下两侧,所述的螺柱贯穿压板并将压板与线圈压紧,所述压板的材质为层压木,所述线圈的截面形状为椭圆。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式地埋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机构还包括外套管、第一导热棒、第二导热棒、翅片、散热平板,所述的外套管数量不少于2件,沿箱体的上下方向对称布置,所述第一导热棒的一端插入外套管,所述的第一导热棒与外套管过盈配合相连,所述的第一导热棒的另一端插入箱体内侧,所述的第二导热棒贯穿第一导热棒且位于箱体内侧,所述的第二导热棒与第一导热棒过盈配合相连,所述的翅片被第二导热棒贯穿,所述的翅片与第二导热棒焊接相连,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清锋王雨涵张均义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广远智能电力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