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纵向一体化组合变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4910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纵向一体化组合变台,包括底座、JP综合配电柜、双层顶盖、支撑螺柱、二层底座、油浸式变压器、抱箍、密封机构、第一绝缘接线柱、密封座、软铜排、中间母排、第二绝缘接线柱、转接铜排、罩盖,将支撑螺柱自上而下依次穿过二层底座、双层顶盖、JP综合配电柜以及底座并用螺母锁紧,使得二层底座与底座形成刚性连接,有效保证油浸式变压器在受到倾覆力矩作用时处于稳定,提高机械连接的可靠性,由于密封机构上端处于罩盖内,下端插入密封座内,雨水不会侵入,提高电气安全性。该装置结构简单,采用密封式结构,有效保证电气安全,同时,采用一体式安装结构,有效保证了机械连接的可靠及缩短的施工周期。的可靠及缩短的施工周期。的可靠及缩短的施工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纵向一体化组合变台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变台,尤其涉及一种纵向一体化组合变台。

技术介绍

[0002]原有的10kV变台结构中,油浸式变压器采用正装或者侧装的结构,油浸式变压器直接采用原有结构型式,直接坐落在台架上,然后从油浸式变压器上的接线柱引出电缆到JP综合配电柜中,这样的接线方式导致接口处暴露在空气中,长时间后接头老化锈蚀导致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由于油浸式变压器与JP综合配电柜在施工现场单独安装,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对其机械固定及电气安装,延长的施工周期。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纵向一体化组合变台。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纵向一体化组合变台,该纵向一体化组合变台采用密封式结构,有效保证电气安全,同时,采用一体式安装结构,有效保证了机械连接的可靠及缩短的施工周期。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纵向一体化组合变台,包括底座、JP综合配电柜,所述的JP综合配电柜固定于底座上端,还包括双层顶盖、支撑螺柱、二层底座、油浸式变压器、抱箍、密封机构、第一绝缘接线柱、密封座、软铜排、中间母排、第二绝缘接线柱、转接铜排、罩盖,所述的双层顶盖位于JP综合配电柜顶部,所述的双层顶盖与JP综合配电柜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支撑螺柱自从而下依次贯穿双层顶盖、JP综合配电柜以及底座,所述的二层底座位于双层顶盖上端且被支撑螺柱贯穿,所述的油浸式变压器位于二层底座上端,所述的油浸式变压器与二层底座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抱箍位于油浸式变压器外侧,所述的抱箍与油浸式变压器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密封机构套装于抱箍内侧,所述的第一绝缘接线柱位于JP综合配电柜顶部且位于密封机构内侧,所述的第一绝缘接线柱与JP综合配电柜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密封座位于密封机构外侧且位于JP综合配电柜上端,所述的密封座与JP综合配电柜焊接相连,所述的软铜排位于第一绝缘接线柱上端,所述的软铜排与第一绝缘接线柱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中间母排贯穿密封机构并与软铜排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第二绝缘接线柱安装于JP综合配电柜顶部,所述的转接铜排分别与第二绝缘接线柱和中间母排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罩盖位于油浸式变压器顶部且位于第二绝缘接线柱、转接铜排和密封机构外侧,所述的罩盖与油浸式变压器通过螺栓相连。
[0005]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如下:
[0006]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螺柱数量为4件,沿底座前后、左右方向对称布置。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双层顶盖还设有加强套,所述的加强套位于双层顶盖内侧且被支撑螺柱贯穿,所述的加强套与双层顶盖焊接相连,加强套位于双层顶盖内侧,有效防止支撑螺柱拧紧时导致的变形,提高连接的可靠性。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密封机构还包括套筒、堵头、限位套,所述的套筒套设在抱箍内
侧,所述的堵头位于套筒顶部内侧,所述的堵头与套筒过盈配合相连,所述的限位套位于堵头内侧且被中间母排贯穿,所述的限位套与堵头过盈配合相连。
[0009]进一步的,所述套筒的材质为环氧树脂。
[0010]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套的材质为硅橡胶,设置在堵头中心的限位套能有效保证中间母排处于中间位置,使其处于中立位,同时,硅橡胶材质的限位套与中间母排贴合起到密封作用。
[0011]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座还设有密封套,所述的密封套与密封座粘接相连,套筒套装在密封套的内侧相互贴合,实现可靠密封。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纵向一体化组合变台,装配时,将支撑螺柱自上而下依次穿过二层底座、双层顶盖、JP综合配电柜以及底座,并用螺母锁紧,使得二层底座与底座形成刚性连接,有效保证油浸式变压器在受到倾覆力矩作用时处于稳定,提高机械连接的可靠性,随后,先将中间母排与软铜排连接,在插入密封机构内设的限位套并调整合适位置,再将密封机构穿过抱箍并插入密封座,将转接铜排与中间母排和第二绝缘接线柱连接即可,最后将罩盖套装在第二绝缘接线柱、转接铜排和密封机构外侧即可,由于密封机构处于罩盖内,因此,雨水不会从密封机构上端侵入,同时,由于密封机构下端插入密封座内形成密封,雨水也无法侵入。该装置结构简单,采用密封式结构,有效保证电气安全,同时,采用一体式安装结构,有效保证了机械连接的可靠及缩短的施工周期。
附图说明
[0013]图1示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4]图2示出本技术密封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示出本技术密封座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底座1、JP综合配电柜2、双层顶盖3、支撑螺柱4、二层底座5、油浸式变压器6、抱箍7、密封机构8、第一绝缘接线柱9、密封座10、软铜排11、中间母排12、第二绝缘接线柱13、转接铜排14、罩盖15、加强套301、套筒801、堵头802、限位套803、密封套1001。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纵向一体化组合变台,包括底座1、JP综合配电柜2,所述的JP综合配电柜2固定于底座1上端,还包括双层顶盖3、支撑螺柱4、二层底座5、油浸式变压器6、抱箍7、密封机构8、第一绝缘接线柱9、密封座10、软铜排11、中间母排12、第二绝缘接线柱13、转接铜排14、罩盖15,所述的双层顶盖3位于JP综合配电柜2顶部,所述的双层顶盖3与JP综合配电柜2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支撑螺柱4自从而下依次贯穿双层顶盖3、JP综合配电柜2以及底座1,所述的二层底座5位于双层顶盖3上端且被支撑螺柱4贯穿,所述的油浸式变压器6位于二层底座5上端,所述的油浸式变压器6与二层底座5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抱箍7位于油浸式变压器6外侧,所述的抱箍7与油浸式变压器6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密封机构8套装于抱箍7内侧,所述的第一绝缘接线柱9位于JP综合配电柜2顶部且位于密封机构8内侧,所述的第一绝缘接线柱9与JP综合配电柜2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密封座10位于密封机构8外侧且位于JP综合配电柜2上端,所述的密封座10与JP综合配电柜2焊接相连,所述的软铜排11位于第一绝缘接线柱9上端,所述的软铜排11与第一绝缘接线柱9通过螺栓相连,所
述的中间母排12贯穿密封机构8并与软铜排11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第二绝缘接线柱13安装于JP综合配电柜2顶部,所述的转接铜排14分别与第二绝缘接线柱13和中间母排12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罩盖15位于油浸式变压器6且位于第二绝缘接线柱13、转接铜排14和密封机构8外侧,所述的罩盖15与油浸式变压器6通过螺栓相连,所述支撑螺柱4数量为4件,沿底座1前后、左右方向对称布置,所述的双层顶盖3还设有加强套301,所述的加强套301位于双层顶盖3内侧且被支撑螺柱4贯穿,所述的加强套301与双层顶盖3焊接相连,加强套301位于双层顶盖3内侧,有效防止支撑螺柱4拧紧时导致的变形,提高连接的可靠性,所述的密封机构8还包括套筒801、堵头802、限位套803,所述的套筒801套设在抱箍7内侧,所述的堵头802位于套筒801顶部内侧,所述的堵头802与套筒801过盈配合相连,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纵向一体化组合变台,包括底座、JP综合配电柜,所述的JP综合配电柜固定于底座上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双层顶盖、支撑螺柱、二层底座、油浸式变压器、抱箍、密封机构、第一绝缘接线柱、密封座、软铜排、中间母排、第二绝缘接线柱、转接铜排、罩盖,所述的双层顶盖位于JP综合配电柜顶部,所述的双层顶盖与JP综合配电柜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支撑螺柱自从而下依次贯穿双层顶盖、JP综合配电柜以及底座,所述的二层底座位于双层顶盖上端且被支撑螺柱贯穿,所述的油浸式变压器位于二层底座上端,所述的油浸式变压器与二层底座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抱箍位于油浸式变压器外侧,所述的抱箍与油浸式变压器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密封机构套装于抱箍内侧,所述的第一绝缘接线柱位于JP综合配电柜顶部且位于密封机构内侧,所述的第一绝缘接线柱与JP综合配电柜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密封座位于密封机构外侧且位于JP综合配电柜上端,所述的密封座与JP综合配电柜焊接相连,所述的软铜排位于第一绝缘接线柱上端,所述的软铜排与第一绝缘接线柱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中间母排贯穿密封机构并与软铜排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第二绝缘接线柱安装于JP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清锋张均义韩可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广远智能电力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