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冷却流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6242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冷却流场结构,涉及金属板氢燃料电池电堆领域,包括极板,在极板的拐角处设置有以极板中心点为中心对称的冷却液进口歧管和冷却液出口歧管,进口歧管和出口歧管均为梯形结构;进口歧管处设置有进口分配区流道,极板上设置有与进口分配区流道连通的主冷却流场流道,出口歧管处设置有出口分配区流道,主冷却流场流道另一端与出口分配区流道连通;冷却流体从进口歧管经进口分配区流道、主冷却流场流道以及出口分配区流道传输至出口歧管流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分配流道将电堆歧管与主反应区流道直连,降低了冷却液在冷却流道中的流动阻力,使水泵的功耗降低。保证进入分配区的流体压力、流速更加均匀。均匀。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冷却流场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氢燃料电池电堆领域,具体为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冷却流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面对日益突出的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氢能一直被认为是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在移动电源、小型固定发电站和电动汽车等领域备受青睐,其基本结构包括双极板、膜电极、密封件和封装端板等,燃料气体和氧化气体分别通过两侧的双极板进入与之相邻的扩散层进行化学反应,对于大功率燃料电池电堆(通常功率>5kW),在双极板中间有用于散热的冷却通道,将反应产生的废热排出电堆外,防止积热影响化学反应的正常进行反应效率降低,甚至烧坏膜电极引发安全事故。良好的电堆散热不仅依赖于燃料电池发动机的辅助散热系统,也与双极板的冷却流场设计密切相关。
[0003]传统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通常采用蛇形流场或过渡区流场配合平行流场的方式,均存在进出口压差过大,冷却水泵功耗增加的问题,同时电堆因压差过大易造成冷却液外泄现象,电堆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存在一定的风险。此外,冷却流体在冷却流道中普遍存在分配不均的现象,在电堆运行时易出现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冷却流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极板,在极板的拐角处设置有以极板中心点为中心对称的冷却液进口歧管(1)和冷却液出口歧管(10),进口歧管(1)和出口歧管(10)均为梯形结构;进口歧管(1)处设置有进口分配区流道(2),极板上设置有与进口分配区流道(2)连通的主冷却流场流道(3),出口歧管(10)处设置有出口分配区流道(9),主冷却流场流道(3)另一端与出口分配区流道(9)连通;冷却流体从进口歧管(1)经进口分配区流道(2)、主冷却流场流道(3)以及出口分配区流道(9)传输至出口歧管(10)流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冷却流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冷却流场流道(3)位置水平,且进口分配区流道(2)位置高于出口分配区流道(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冷却流场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高明高冀潘立升魏浩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