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利用生物催化转化生产毛蕊花糖苷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05661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利用生物催化转化生产毛蕊花糖苷单体化合物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以肉苁蓉提取物作为催化反应底物,β-葡萄糖苷酶工业酶制剂为生物催化剂,催化水解底物中的松果菊苷使其葡萄糖基配体末端断裂、定向转化为高活性的毛蕊花糖苷单体化合物;通过分离提纯工艺及浓缩、干燥工艺,收获毛蕊花糖苷单体化合物。通过调整分离提纯工艺条件,收获的毛蕊花糖苷单体化合物纯度百分比含量可达50%~90%。毛蕊花糖苷单体化合物具有小分子和低极性的特征,在药物吸收中展示良好的吸收率和特殊的药理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生物催化转化生产毛蕊花糖苷单体化合物的方法。
技术介绍
肉苁蓉(HerbaCistanches)是列当科(Orobanchaceae)肉灰蓉属(O'Wa"cteHoffing.etLink)多年寄 生草本植物。现代分析表明,肉苁蓉的主要活性成分为苯乙醇苷类、苯甲醇苷类、环烯醚砲苷类、木 脂素苷类、低聚糖类衍生物、D-甘露醇和甜菜碱等。苯乙醇苷类(Phenylethanoid Glycosides, Ph Gs) 包括松果菊苷(Echinacoside)、毛蕊花糖苷(Acteoside)等活性物质。通过肠内菌代谢研究发现,苯 乙醇苷类成分在胃肠道中的运动轨迹,包括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变化规律,随个体间肠 内菌群的差别及对药物前体代谢能力的差别,而表现出生物利用度及疗效的很大差异。毛蕊花糖苷单 体化合物贝.有小分子和低极性的特征,在药物吸收中展示良好的吸收率和特殊的药理活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肉欢蓉提取物,通过生物催化转化生产毛驟花糖苷单体化合物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是以肉苁蓉提取物作为催化反应底物,以p-葡萄糖苷酶工业酶制剂为生物催化剂, 催化水解底物中苯乙醇苷类成分富含的松果菊苷使其葡萄糖基配体末端断裂、定向转化为高活性的毛 蕊花糖苷单体化合物;再通过分离提纯工艺,及浓縮、干燥工艺,收获毛蕊花糖苷单体化合物。收获 的毛蕊花糖苷单体化合物纯度百分比含量可达50% 90%。所述的肉苁蓉提取物是以肉苁蓉肉质茎为 原料,经通常工业提取分离工艺获取的肉苁蓉提取物,其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含量不低于3.2%;催化反 应过程初始底物浓度为0.1% 30%;温度为38'C 6(TC; pH为4.0 5.8;时间为3h 10h;催化反应 过程反应物中的卩-葡萄糖苷酶酶活力为2U/g 1000U/g。本专利技术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1、采用肉苁蓉提取物作为催化反应底物,以p-葡萄糖苷酶工业酶制剂为生物催化剂,经通常工业 生物反应器进行催化反应;催化反应过程初始底物浓度为0.1% 30%,最佳初始底物浓度为1% 15%; 温度为38。C 60。C,最佳温度为42。C 50。C; pH为4.0 5.8,最佳pH为4.5 5.3;时间为3h 10h, 最佳时间为4h 6h;催化反应过程反应物中的p-葡萄糖苷酶活力为2U/g 1000U/g,最佳酶活力为10U/g 100U/g;亦可再添加K+、 Na+、 Mn"或Co"+作为催化反应的激活剂以促进酶活性,添加的激活 剂在初始反应物中浓度为0..1mol/L 3mol/L,最佳浓度为0.5mol/L 1.5mol/L;经测定,催化反应过程 松果菊苷葡萄糖基配体末端断裂、定向转化为毛蕊花糖苷单体化合物的转化率达77.6% 95.2%;2、 采用通常工业膜分离工艺装置超滤膜或陶瓷膜,选择性筛分及截留除去经步骤1反应后的反应 液中的多糖、蛋白质等大分子杂质以及微粒和亚微粒等杂质;亦可再通过纳滤膜进一步选择性筛分及 截留除去氨基酸、D-甘露醇、甜菜碱等小分子杂质,或/和采用通常工业大孔树脂吸附分离工艺,或/ 和采用通常工业层析柱分离纯化工艺,或/和采用通常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系统工艺或通常多功能色谱 分离工艺进一步分离纯化;获得毛蕊花糖苷单体化合物提取液;通过调整分离提纯工艺条件,可获得 不同纯度的毛蕊花糖苷单体化合物提取液;3、 将步骤2获得的毛蕊花糖苷单体化合物提取液,通过通常工业真空浓縮工艺或工业薄膜蒸发浓 縮工艺,获得固形物含量为30% 56%的浓縮物;再通过工业喷雾干燥工艺或通常的其它工业干燥方 法,获得毛蕊花糖苷单体化合物的粉状物或干燥物。收获的毛蕊花糖苷单体化合物纯度百分比含量可 达50% 90%。本专利技术方法涉及的肉苁蓉提取物,可以是选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收载的列当 科植物肉苁蓉C7Wa"c/^ cfesem'co/a Y.C.Ma或管花肉苁蓉astowc/je ft^w/ora (Schrenk) Wight干燥带鳞叶 的肉质翠:,经通常工业中药提取分离工艺获取的商品级肉苁蓉提取物,可以是水或/和乙醇提取物,其 主要指标成分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含量不低于3.2%;也可以是按照申请号为200710032810.5, 200710032807.3, 200710032806.9或200710032803.5的专利申请公开的方法得到的肉欢蓉提取物。本专利技术方法涉及的P-葡萄糖苷酶工业酶制剂,包括(3-葡萄糖苷酶,以及富含p-葡萄糖苷酶的纤维 素酶、植物提取复合酶、植物水解复合酶。本专利技术方法涉及的工业生物反应器可以是通常工业生物反应器,可采用工业发酵罐或夹层搅拌罐。本专利技术方法涉及的工业膜分离工艺装置的超滤膜或陶瓷膜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 4500,最佳的 相对分子质量为1500 3500;纳滤膜相对分子质量为200 300,最佳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50 280;超 滤膜可选用CA或CTA、 PAN、 PS、 PSA、 PES、 PVDF、 PEK、 SPS的系列膜型号等商品超滤膜;陶 瓷膜可选用A1203、 Zr02、 Si02、 Ti02、 Si02-Al203、陶瓷氧化物或陶瓷系列型号等商品陶瓷膜;纳滤 膜可选用4040-UHT-ESNA、 8540-UHY-ESNA、 ESNA-FREE650、 ESNA-FREE1700、 NTR7450HG、 NTR729HG、 NF-CA膜、NF-CA巻式元件或中空纤维件的系列膜型号等商品纳滤膜;大孔吸附树脂可 选W XAD、 Diaion、 SP、 Posapak或Chromosorb,或者非离子型高分子吸附剂AB-8、 CHA-III、 CAD-40、 D101、 D301、 D296、 D396R、 D4006、 D4020、 D3520、 DA201、 DM301、 D130、 GDX104、 HPDIOO、 HPD450、 HPD500、 HPD600、 HPD8、 H107、 JD-KW、 LD601、 LD605、 ME-l、 ME-2、 ME-3、 NKA-2、 NKA-9、 R-A、 S8、 SIP、 WLD或X-5型等商品大孔吸附树脂;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系统或多功能色 谱分离系统,可以选用MB、 MD、 ME、 MF制备型色谱分离层析仪、SMBC实验型、SMBC中试型、 XZ12E-4L型、XZ20Z-2L型及SMBC工业化连续制备色谱型的色谱分离系统。本专利技术方法涉及的超滤 膜、陶瓷膜、纳滤膜、大孔吸附树脂、非离子型高分子吸附剂、工业层析柱、移动床色谱分离系统、多功能色谱分离系统,可选用通常国外及国内商品。本专利技术方法涉及的工业真空浓縮工艺或工业薄膜蒸发浓縮工艺的温度一般为42'C 8(TC,最佳温 度为45'C 65'C;采用的工业喷雾干燥工艺,干燥塔进风温度一般为125°C 285°C,最佳进风温度为 135。C 185'C。本专利技术方法涉及的其它工业干燥的方法包括通常工业滚筒干燥、气流干燥、流化床干燥、微波真 空干燥、微波干燥、真空干燥及热风循环干燥,干燥温度一般为50 100°C,最佳为60 80'C。药理实验表明,毛蕊花糖苷单体化合物具有小分子和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生物催化转化生产毛蕊花糖苷单体化合物的方法,以肉苁蓉提取物作为催化反应底物,以β-葡萄糖苷酶工业酶制剂为生物催化剂,催化水解底物中的松果菊苷定向转化为毛蕊花糖苷单体化合物;再通过分离提纯工艺及浓缩、干燥工艺,获得毛蕊花糖苷单体化合物;所述的肉苁蓉提取物是以肉苁蓉肉质茎,经通常提取分离工艺获取的肉苁蓉提取物,其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含量不低于3.2%;催化反应过程初始底物浓度为0.1%~30%,温度为38℃~60℃;pH为4.0~5.8;时间为3h~10h;催化反应过程反应物中的β-葡萄糖苷酶活力为2U/g~1000U/g。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昕徐运娟赵爽刘小卓钟倩莉招淑燕庄沿磊黄建威曾小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深圳学者生物有限公司广州绿色盈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