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城市坡路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05510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坡路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包括由道路中心向两侧设置的机动车道、人行道以及植草沟;透水机动车道内布置有不透水沥青填补胶体,可实现地面渗水的导流,地面上雨水径流则通过机动车道上设置的导水减速带进行导流,使其流入雨水井中;雨水进入雨水井后通过弃流装置完成雨水的初步净化,并经溢流管流入人行道地下设置的储水模块中进行存储,多余雨水流入市政管网;储水模块内雨水储满后能够沿对应溢流管流入植草沟内设置的渗水井;植草沟上还设有塑料挡水墙用于阻碍植草沟中雨水径流。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面临暴雨时减少坡路段流向平缓路段的雨水量,缓解平缓区域内涝灾害,延缓平缓区域的雨洪高峰期,增强海绵城市道路的抗内涝能力。绵城市道路的抗内涝能力。绵城市道路的抗内涝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绵城市坡路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海绵城市雨水收集
,具体涉及一种海绵城市坡路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路面渗透能力随着硬化面积的增大而减弱,且传统的道路雨水排放系统主要通过城市管道排放,降雨量增大时易出现市政管网排水压力激增,从而导致排水不及时;与此同时,绿地存量降低,雨水下渗能力降低。在上述因素影响下,城市雨水自适应能力下降,雨季城市内涝频发。
[0003]为缓解上述问题,住建部提出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增强雨水就地消纳和滞蓄能力。但现存的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主要针对平缓区域进行设计改造,对于海绵城市坡面路段的设计改造并没有具体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
技术介绍
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海绵城市坡路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海绵城市坡路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包括由道路中心向道路两侧依次设置的具有排渗功能的机动车道、人行道以及植草沟。所述机动车道由上往下为透水路面层、稳定碎石垫层、夯实素土层,所述透水路面层内等间距布置有垂直于路面的不透水沥青填补胶体,不透水沥青填补胶体正上方的机动车道面上设有导水减速带条,导水减速带条的两端与人行道间隔设置,导水减速带条两端的下行侧机动车道上设有纵向延伸至地下的雨水井,雨水井与市政管网相连通;所述人行道从上往下为人行道透水砖层、透水混凝土褥层、稳定碎石垫层、夯实素土层,且在人行道下方夯实素土层内设置有储水模块一,所述人行道上设有纵向延伸至地下的抽水井,抽水井的下端插入储水模块一;所述植草沟由上往下为覆盖层、种植层、砂层、碎石层、夯实素土层,所述植草沟内设置有纵向布置的渗水井,渗水井与市政管网相连通,渗水井的上端部高于植草沟的覆盖层表面;上述雨水井、抽水井、储水模块一和渗水井之间通过溢流管相互连通。
[0006]进一步地,所述导水减速带条横向布设在机动车道上,垂直于人行道,设有多条,相互之间间隔设置;每条导水减速带条内串联有多个导水减速带,每个导水减速带上均设有多个固定孔,膨胀螺丝穿过对应的固定孔将导水减速带固定于机动车道上;每个导水减速带内部均设有贯穿其长度方向上的导水槽,导水减速带上面向坡顶的一侧设有入水口,入水口的内端与导水槽相连通;位于每条导水减速带条两端的导水减速带外沿呈半弧形设置。
[0007]进一步地,所述雨水井采用混凝土制成,上端开口处安装有雨水篦子;所述雨水井内设有三个排水口,从上往下依次连接通往市政管道的溢流管、通往储水模块一的溢流管
以及市政污水管。
[0008]进一步地,所述机动车道的透水路面层包括有透水混凝土面层和透水混凝土褥层,透水混凝土面层覆盖于透水混凝土褥层的上方。
[0009]进一步地,所述植草沟的种植层下方地下设置有储水模块二;植草沟的渗水井采用渗水混凝土制成,渗水井设有两个出水口,从上往下依次是连接通往储水模块二的溢流管和市政污水管,渗水井流向储水模块二的溢流管的出水口处加设滤沙网,渗水井的上端溢流口处可拆卸安装拦污篮。
[0010]进一步地,所述植草沟中还设置有塑料挡水墙,塑料挡水墙的底部与植草沟下方的储水模块二相连通;所述塑料挡水墙设有入水孔、集水槽、抽水孔、灌溉喷头,其中入水孔设置在塑料挡水墙的前侧面,外端入口处加设拦沙网;所述灌溉喷头设置在塑料挡水墙的上部,其入水端通过柔性水管连接至储水模块二;所述抽水孔布设在塑料挡水墙的背部,通过柔性抽水管连接至储水模块二。
[0011]进一步地,所述储水模块一和储水模块二的结构布置相同,均在外部使用透水混凝土保护层进行保护,透水混凝土保护层与储水模块的上部空隙布置有透水土工布,两者之间的侧部空隙与底部空隙布置有防水土工布。
[0012]进一步地,所述塑料挡水墙采用PPS材质制成;塑料挡水墙上入水孔所配拦沙网采用尼龙材质制成。
[0013]进一步地,所述植草沟的覆盖层上外附挡沙网。
[0014]进一步地,所述塑料挡水墙的背部设有多个斜撑体,抽水孔可设置在斜撑体上,其开口方向垂直于塑料挡水墙。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利用沥青填补胶体、导水减速带、塑料挡水墙等措施对地下渗流和路面径流进行阻挡、导流,使之按照设计路径排入储水模块和市政管道,完成自动收集、初步净化和较灵活的利用雨水,合理利用雨水资源;在面临暴雨时可减少坡路段流向平缓路段的雨水量,缓解平缓区域内涝灾害,延缓平缓区域的雨洪高峰期;同时通过增大储水模块的体积和个数来缓解暴雨对市政管道的压力,增强了海绵城市道路的抗内涝能力,既节省人工成本也节省了时间成本,提高了城市雨水资源的早期处理效率与循环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系统平面示意图(仅示出一侧人行道和植草沟);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机动车道纵向剖面示意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机动车道雨水井处纵向剖面示意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人行道抽水井处横向剖面示意图;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植草沟渗水井处横向剖面示意图;
[0021]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导水减速带(节选)的俯视图;
[0022]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导水减速带的端部视图;
[0023]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导水减速带的固定处剖视图;
[0024]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导水减速带的入水口处剖视图;
[0025]图10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坡路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地下连接布局图;
[0026]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中加设有塑料挡水墙的植草沟纵向剖视图;
[0027]图12为本专利技术中塑料挡水墙的前视图;
[0028]图13为本专利技术中塑料挡水墙的俯视图;
[0029]图14为本专利技术中塑料挡水墙的侧视图;
[0030]图15为本专利技术中塑料挡水墙的后视图;
[0031]图16为本专利技术中塑料挡水墙的横向剖视图;
[0032]图17为本专利技术中塑料挡水墙的纵向剖视图;
[0033]图中:1.机动车道,2.人行道,3.植草沟,4.导水减速带,5.雨水井,6.抽水井,7.人行道路边石,8.渗水井,9.塑料挡水墙,11.透水混凝土面层,12.透水混凝土褥层,13.稳定碎石垫层,14.夯实素土层,15.不透水沥青填补胶体,21.人行道透水砖层,22.储水模块一,23.透水混凝土保护层,24.溢流管(连接至渗水井),31.覆盖层,32.种植层,33.砂层,34.碎石层,35.储水模块二,36.透水混凝土保护层,41.减速带主体,42.入水口,43.导水槽,44.膨胀螺丝,51.雨水篦子,52.溢流管(连接至市政管网),53.溢流管(连接至储水模块一),54.市政污水管,61.铸铁井盖,81.溢流口,82.拦污篮,83.溢流管(连接至储水模块二),84.市政污水管,91.入水孔,92.灌溉喷头,93.集水槽,94.抽水通道,95.柔性水管,96.柔性抽水管,97.抽水孔,98.拦沙网,9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城市坡路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由道路中心向道路两侧依次设置的具有排渗功能的机动车道、人行道以及植草沟;所述机动车道由上往下为透水路面层、稳定碎石垫层、夯实素土层,所述透水路面层内等间距布置有垂直于路面的不透水沥青填补胶体,不透水沥青填补胶体正上方的机动车道面上设有导水减速带条,导水减速带条的两端与人行道间隔设置,导水减速带条两端的下行侧机动车道上设有纵向延伸至地下的雨水井,雨水井与市政管网相连通;所述人行道从上往下为人行道透水砖层、透水混凝土褥层、稳定碎石垫层、夯实素土层,且在人行道下方夯实素土层内设置有储水模块一,所述人行道上设有纵向延伸至地下的抽水井,抽水井的下端插入储水模块一;所述植草沟由上往下为覆盖层、种植层、砂层、碎石层、夯实素土层,所述植草沟内设置有纵向布置的渗水井,渗水井与市政管网相连通,渗水井的上端部高于植草沟的覆盖层表面;上述雨水井、抽水井、储水模块一和渗水井之间通过溢流管相互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坡路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减速带条横向布设在机动车道上,垂直于人行道,设有多条,相互之间间隔设置;每条导水减速带条内串联有多个导水减速带,每个导水减速带上均设有多个固定孔,膨胀螺丝穿过对应的固定孔将导水减速带固定于机动车道上;每个导水减速带内部均设有贯穿其长度方向上的导水槽,导水减速带上面向坡顶的一侧设有入水口,入水口的内端与导水槽相连通;位于每条导水减速带条两端的导水减速带外沿呈半弧形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坡路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井采用混凝土制成,上端开口处安装有雨水篦子;所述雨水井内设有三个排水口,从上往下依次连接通往市政管道的溢流管、通往储水模块一的溢流管以及市政污水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景伟刘朝阳秦哲李志文逄文龙刘文龙张博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