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尺寸透明闪烁体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X射线闪烁体探测成像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大尺寸透明闪烁体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新世纪以来,X射线闪烁体探测成像技术已广泛应用在医学成像、无创检查、辐射检测等军事民生领域。其中,闪烁体作为其核心部件,是将高能射线转化为低能光子的材料,直接决定X射线探测成像的质量。目前,X射线成像装置使用的传统闪烁体包括CsI:TI、NaI:TI、Bi4Ge3O12(BGO)、CdWO4和(Lu, Y)2SiO5(LYSO)等无机晶体,其中这些闪烁晶体的制备大部分是基于耗时的高温加热工艺,具有合成成本高,环境不友好,尺寸难以做大等缺点,这限制其进一步的成像应用。经过科学家的探索,无机钙钛矿材料作为新型的闪烁体材料具有优异的辐射特性。然而钙钛矿因其固有的小斯托克斯位移和较强自吸收效应,会大大降低光输出耦合效率,并且其含有铅重金属元素,具有毒性。此外,由于难以生产大面积晶体材料,晶体闪烁体的应用在大面积X射线成像领域受到限制。研究人员将纳米闪烁晶体或微晶颗粒封装在聚甲基丙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尺寸透明闪烁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原料准备:锌源和无水乙醇、异丙醇或无水甲醇按照(1.62
‑
1.65)g:(50
‑
250)ml的比例配制锌源溶液,其中锌源以Zn
+2
的克数计量,锌源为二水二水乙酸锌、硝酸锌、硫酸锌或者氯化锌;氢氧化物和无水乙醇、异丙醇或无水甲醇按照(0.60
‑
1.15):(20
‑
100)的比例配制碱溶液,其中氢氧化物以OH
‑1的克数计量,氢氧化物为氢氧化钾、氢氧化锂或氢氧化钡,无水乙醇、异丙醇或无水甲醇以体积ml计;硅烷偶联剂为3
‑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以ml计;b.制备样品:将步骤a中碱源溶液添加到锌源溶液里,碱溶液以OH
‑1的克数进行计量、锌源溶液以Zn
+2
的克数计量,碱溶液与锌源溶液以(0.60
‑
1.15):(1.62
‑
1.65)的质量比混合搅拌,进行纳米氧化锌晶体的合成;c.反应:搅拌过程中乳白色的锌源溶液会逐渐变清,反应到溶液完全无色透明,伴随着纳米氧化锌晶体的生成,溶液在紫外灯下发出明亮的绿光;d.硅烷偶联剂修饰:成功制备出纳米氧化锌后,配制硅烷偶联剂溶液并添加至反应容器中,硅烷偶联剂溶液配制:硅烷偶联剂和去离子水按照(0.33
‑
0.5):(1.65
‑
2.5)的体积比进行混合,按锌源以Zn
+2
的克数计量,锌源与硅烷偶联剂按(1.62
‑
1.65)g :(0.33
‑
0.5)ml,并进行搅拌,该过程无色透明溶液会变成乳白色,继续搅拌直至硅烷偶联剂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凯凯,宋世玉,赵文博,周蕊,郜超军,单崇新,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