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型和R型氟比洛芬的拆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04321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S型和R型氟比洛芬的拆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待拆分的氟比洛芬溶于有机溶剂中,制备供试品溶液;对所述供试品溶液采用超临界流体色谱法进行拆分;其中,超临界流体色谱法的条件包括:流动相A为超临界流体,流动相B为包括碳原子数为1~3的醇;色谱柱的固定相为硅胶表面涂覆直链淀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S型和R型氟比洛芬的拆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色谱分离纯化
,特别是涉及一种S型和R型氟比洛芬的拆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氟比洛芬是一种临床上常用的非甾体芳基丙酸类手性抗炎药物,S型氟比洛芬对映体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有较好的治疗效果,R型氟比洛芬对映体几乎没有抗炎活性,但对于海尔默兹病和抑制肿瘤生长有较好的疗效。因此,通过手性拆分获得高纯度的单一氟比洛芬对映体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0003]目前针对氟比洛芬对映体的拆分方法主要有化学法拆分制备S型氟比洛芬、酶法拆分制备R型氟比洛芬、结晶动力学法拆分制备R型氟比洛芬、高效液相色谱法拆分制备R与S型氟比洛芬。化学法、酶法以及结晶动力学拆分法只能得到其中一个构型的氟比洛芬对映体,无法同时得到两个构型的对映体,S和R型氟比洛芬都具有药用价值,只提取单个构型的对映体无疑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虽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拆分制备可以同时得到S与R型氟比洛芬,但是其分离制备需要消耗大量的有机试剂,后处理程序繁杂,还会造成环境污染。
[0004]超临界流体色谱(SFC)是使用超临界流体代替常规有机试剂,凭借超临界流体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在立体异构的拆分、石油类产品的分析、脂类和天然产物的分离以及制药和食品分析都有所应用。在大量分离纯化时,它采用高效液相法所需有机试剂量的30%左右即可实现制备效率的成倍增长,完全符合现阶段产品开发的要求,即在快速处理大量样品的同时,减少化学试剂的使用量,实现更少的成本投入以及更多的效益产出。超临界流体的临界温度和压力与色谱仪兼容,对待分析和纯化的化合物无破坏性,反应性低且毒性低,不可燃,况且超临界流体本身丰富且价廉。然而,在实际使用超临界流体色谱技术对氟比洛芬对映体进行拆分时,往往会出现分离不充分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S型和R型氟比洛芬的拆分方法,其分离时间短,分离效果好,更加地绿色环保。
[0006]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S型和R型氟比洛芬的拆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将待拆分的氟比洛芬溶于有机溶剂中,制备供试品溶液;
[0009]对所述供试品溶液采用超临界流体色谱法进行拆分;
[0010]其中,超临界流体色谱法的条件包括:流动相A为超临界流体,流动相B为包括碳原子数为1~3的醇;色谱柱的固定相为硅胶表面涂覆直链淀粉

三(3,5

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固定相、硅胶表面涂覆直链淀粉

三[(S)

a

甲基苄基氨基甲酸酯]固定相、硅胶表面涂敷纤维素

三(4


‑3‑
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固定相或硅胶表面涂敷纤维素

三(4

甲基苯甲酸酯)固定相。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超临界流体色谱法的条件还包括:采用等度洗脱,所述流动相A与所述流动相B的体积比为(80~99):(1~20)。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流动相A与所述流动相B的体积比为(90~99):(1~10)。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超临界流体为超临界二氧化碳。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碳原子数为1~3的醇选自乙醇与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超临界流体色谱法的条件还包括:所述超临界流体在通过泵时的温度为

5℃~5℃,所述超临界流体的密度为890kg/m3~960kg/m3。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超临界流体色谱法的条件还包括:背压为10Mpa~14Mpa。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超临界流体色谱法的条件还包括:柱温为30℃~35℃;检测波长为245nm~265nm;流速为2mL/min~10mL/min;
[0018]所述色谱柱的尺寸包括:柱长为100mm~500mm,内径为4.6mm或10mm。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有机溶剂选自乙醇与甲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供试品溶液中,所述待拆分的氟比洛芬的浓度为4mg/mL~200mg/mL。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S型和R型氟比洛芬的拆分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2]本专利技术首次提供了一种使用超临界流体色谱系统拆分S型和R型氟比洛芬的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选用超临界流体和碳原子数为1~3的醇的混合流体作为流动相,同时筛选出硅胶表面涂覆直链淀粉

三(3,5

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硅胶表面涂覆直链淀粉

三[(S)

a

甲基苄基氨基甲酸酯]、硅胶表面涂敷纤维素

三(4


‑3‑
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或硅胶表面涂敷纤维素

三(4

甲基苯甲酸酯)作为固定相,可实现氟比洛芬中S型和R型的分离以及半制备,其分离时间短,分离效果好,可将纯度可达到99%以上,在对氟比洛芬中S型和R型的分离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0023]此外,本专利技术使用超临界流体代替有机试剂,降低了对人体和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也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后续药物生产中的溶剂残留,更加地绿色环保。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氟比洛芬样品在超临界流体色谱仪系统中的分离谱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氟比洛芬样品在超临界流体色谱仪系统中的分离谱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提供的氟比洛芬样品在超临界流体色谱仪系统中的分离谱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提供的氟比洛芬样品在超临界流体色谱仪系统中的分离谱图;
[0028]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提供的氟比洛芬样品在超临界流体色谱仪系统中的分离谱图;
[0029]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6提供的氟比洛芬样品在超临界流体色谱仪系统中的分离谱
图;
[0030]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7提供的氟比洛芬样品在超临界流体色谱仪系统中的分离谱图;
[0031]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8提供的S型氟比洛芬纯度检测图;
[0032]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8提供的R型氟比洛芬纯度检测图;
[0033]图10为本专利技术对比例1提供的氟比洛芬样品在超临界流体色谱仪系统中的分离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35]此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S型和R型氟比洛芬的拆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待拆分的氟比洛芬溶于有机溶剂中,制备供试品溶液;对所述供试品溶液采用超临界流体色谱法进行拆分;其中,超临界流体色谱法的条件包括:流动相A为超临界流体,流动相B为包括碳原子数为1~3的醇;色谱柱的固定相为硅胶表面涂覆直链淀粉

三(3,5

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固定相、硅胶表面涂覆直链淀粉

三[(S)

a

甲基苄基氨基甲酸酯]固定相、硅胶表面涂敷纤维素

三(4


‑3‑
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固定相或硅胶表面涂敷纤维素

三(4

甲基苯甲酸酯)固定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型和R型氟比洛芬的拆分方法,其特征在于,超临界流体色谱法的条件还包括:采用等度洗脱,所述流动相A与所述流动相B的体积比为(80~99):(1~2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S型和R型氟比洛芬的拆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相A与所述流动相B的体积比为(90~99):(1~10)。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建强祁威孔凯丽李枝芳陈海刘梦妍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汉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