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弯道地坪混凝土现浇施工的柔性组装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3940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弯道地坪混凝土现浇施工的柔性组装模板,包括模板主体、支撑组件和固定杆;模板主体包括呈矩形的模板框架,模板框架上覆盖模板铁皮,模板框架两横部之间设有若干肋筋,模板框架前端纵部和后端纵部上分别固设有连接套和连接杆,模板框架肋筋上固设有支撑套,多组模板之间通过连接杆插入连接套活连接;支撑组件包括呈下底开口的梯形支撑架,梯形支撑架下底插入支撑套,梯形支撑架上底固设固定套,固定杆穿过固定套插入待浇注地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根据地坪长度、弧度设计各组件的尺寸,以及选用几组模板,且由于各组件之间多采用活连接,安拆方便、灵活性好,模板不易损坏,可重复利用,可有效降低混凝土浇注成本。成本。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弯道地坪混凝土现浇施工的柔性组装模板


[0001]本技术属于混凝土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弯道地坪混凝土现浇施工的柔性组装模板。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地坪施工过程中,常采用模板辅助现浇成型。在实际施工中,现浇模板常采用木模板、钢模板,该类模板为刚性结构,在平直地坪施工中较为便利,但用在弯道地坪现浇施工中,使用不便,灵活性差,且存在安拆繁琐、利用率低、易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木模板、钢模板用于弯道地坪混凝土现浇施工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弯道地坪混凝土现浇施工的柔性组装模板。
[0004]为实现其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用于弯道地坪混凝土现浇施工的柔性组装模板,包括模板主体、支撑组件和固定杆;
[0006]所述模板主体包括呈矩形的模板框架,模板框架上覆盖模板铁皮,所述模板框架两横部之间设有若干与模板框架两侧纵部相平行的肋筋,模板框架前端纵部上固设有连接套,后端纵部上固设有连接杆,模板框架任意肋筋上固设有支撑套,多组模板之间通过连接杆插入连接套活动连接;
[0007]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呈下底开口的梯形支撑架,梯形支撑架下底插入所述支撑套,梯形支撑架上底上固设固定套,所述固定杆穿过所述固定套插入待浇注地面。
[0008]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杆顶部设有挡件。
[0009]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底端为尖端。
[0010]进一步地,所述模板框架上每隔两根肋筋固设支撑套。
[0011]与现有木模板、钢模板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1、本技术的柔性组装模板,主要包括模板主体和支撑架,模板主体和支撑架之间为活连接,多组模板之间通过连接杆和连接套活连接,可根据地坪长度、弧度设计各组件的尺寸,以及选用几组模板,适用范围广。
[0013]2、本技术各组件之间多采用活连接,安拆方便、灵活性好,模板不易损坏,各组模板可重复利用,利用率高,可有效降低混凝土浇注成本。
[0014]3、本技术在所述固定杆顶端设置挡件,可以防止固定套从固定杆顶部脱出,固定杆底端设计为尖端,便于将固定杆插入待浇注地面。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柔性组装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1、模板主体:1
‑1‑
模板框架,1

2、连接套,1

3、连接杆,1

4、支撑套,1

5、模板铁皮,1

6、肋筋;2、支撑组件:2

1、梯形支撑架,2

2、固定套,3、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9]参照图1

图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弯道地坪混凝土现浇施工的柔性组装模板,包括模板主体1、支撑架2和顶部设有挡件的固定杆3;所述模板主体1包括呈矩形的模板框架1

1,模板框架1

1上覆盖模板铁皮1

5,所述模板框架1

1两横部之间设有若干与模板框架1

1两侧纵部相平行的肋筋1

6,模板框架1

1前端纵部上固设有连接套1

2,后端纵部上固设有连接杆1

3,所述模板框架1

1上每隔两根肋筋1

6固设支撑套1

4,多组模板之间通过连接杆1

3插入连接套1

2活动连接;所述支撑组件2包括呈下底开口的梯形支撑架2

1,梯形支撑架2

1下底插入所述支撑套1

4,梯形支撑架2

1上底上固设固定套2

2,所述固定杆3穿过所述固定套2

2插入待浇注地面。
[0020]上述模板框架1

1、连接杆1

3、固定杆3均采用φ20mm的圆钢制作而成。单个模板的长短不一,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宽为180mm

200mm,以方便运输、存放和使用为宜;连接杆1

3由一条钢筋连续弯折成三段,与模板框架1

1后端纵部相连的一端为第一段,三段钢筋分别位于Y、X、Z方向,以方便连接杆1

3插入连接套1

2,且安装后两个模板之间没有缝隙为宜,第三段钢筋长度与连接套1

2一致;固定杆3的长度以400mm

500mm为宜,用于固定整个模板。连接套1

2、支撑套1

4、固定套2

2均采用公称直径为DN25mm的无缝钢管制作。连接套1

2的长度和连接杆1

3插入部分的长度一致;支撑套1

4的长度略小于模板框架1

1肋筋的长度,以匹配穿连支撑架2为宜;固定套2

2的长度以80mm

100mm为宜,用于连接固定杆3和支撑架2。模板铁皮1

5厚度以1mm

2mm为宜。
[0021]上述各组件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本技术作加工制作流程如下所述:
[0022]将模板框架1

1的四周焊接好,然后每隔200mm将框架的肋筋1

6均匀焊接于模板框架1

1上下两横部之间,用于加固模板铁皮1

5以及焊接支撑套1

4。焊接好模板框架1

1后,将模板铁皮1

5焊接于模板框架1

1上。每隔2根肋筋1

6将支撑套1

4焊接于模板框架1

1的肋筋1

6上。模板框架1

1后端纵部同方向焊接两个连接杆1

3,一个焊接于模板框架1

1纵部的1/3处,另一个焊接于模板框架1

1纵部的底端处。在模板框架1

1的前端纵部与连接杆1

3同侧焊接两个连接套1

2,两个连接套1

2的水平位置与连接杆1

3相一致,轴线垂直投影与模板框架1

1的纵部轴线相重合,以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弯道地坪混凝土现浇施工的柔性组装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板主体(1)、支撑组件(2)和固定杆(3);所述模板主体(1)包括呈矩形的模板框架(1

1),模板框架(1

1)上覆盖模板铁皮(1

5),所述模板框架(1

1)两横部之间设有若干与模板框架(1

1)两侧纵部相平行的肋筋(1

6),模板框架(1

1)前端纵部上固设有连接套(1

2),后端纵部上固设有连接杆(1

3),模板框架(1

1)任意肋筋(1

6)上固设有支撑套(1

4),多组模板之间通过连接杆(1

3)插入连接套(1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大铭高林林刘彩霞冯玉龙何学青
申请(专利权)人: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