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NOK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微颗粒捕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03542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以提供不进行电、特殊操作而仅使含微颗粒液体在流路中流动就能够捕获单个颗粒的微颗粒捕获装置为课题。利用一种微颗粒捕获装置来解决,该微颗粒捕获装置使含微颗粒液体通过来捕获微颗粒,其中,片材构成为具有平面部以及凸部,从入口进入了的含微颗粒液体在片材的平面部的表面上且凸部和与其相邻的另一凸部之间通过,并从出口排出,凸部构成为在平面部上设为层状,各层包含多个凸部,使通过了入口侧的层的含微颗粒液体通过与该入口侧的层相邻的出口侧的层,在各层中形成有捕获部和旁通部,在特定的层中的旁通部的出口侧,作为与其相邻的另一层的一部分而配置有捕获部。与其相邻的另一层的一部分而配置有捕获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微颗粒捕获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颗粒捕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当前,作为调查生物体细胞性质的方法使用整体(bulk)分析。整体分析是指采集/破坏细胞群来分析基因、蛋白质的方法。另一方面,由于该方法包含采集到的全部的细胞的信息,因此作为非目标的细胞的信息也会反映在数据中。另外,近年来,也已知即使是同种的细胞各自的基因表达也会不同,期望确立单细胞水平的分析方法。为了实现这一点,需要单细胞水平的细胞捕获。
[0003]作为实现单细胞捕获的方法,有使用介电电泳法并在阱内捕获细胞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1、非专利文献1)、直接操作/捕获细胞的方法等(参照非专利文献2)。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

34641号公报
[0007]非专利文献
[0008]非专利文献1:森本笃史,et al.《来自转移性乳癌患者的血中循环癌细胞的检测与单细胞基因分析》,TOSOH Research&Technology Review Vol.59(2015)
[0009]非专利文献2:斋藤真人,et al.《单细胞分离分析装置的开发》,生物体医工学51(3):211

216,2013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11]但是,这些方法对装置需要特殊的结构,且需要熟练的操作技术,进一步难以根据细胞的种类进行筛选。
[0012]除了上述这样的调查生物体细胞性质的方法之外,为了分析PM10、PM2.5这样的微颗粒物质、微塑料的颗粒,寻求单一地分离微颗粒的技术。
[0013]本专利技术以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为目的。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不进行电、特殊操作而仅使含微颗粒液体在流路中流动就能够捕获单个颗粒的微颗粒捕获装置。
[0014]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
[0015]本专利技术为以下的(1)~(2)。
[0016](1)一种微颗粒捕获装置,包括使含微颗粒液体通过并捕获所述含微颗粒液体所包含的微颗粒的片材,其中,
[0017]所述片材构成为,具有平面部以及设置于该平面部之上的多个凸部,从入口进入了的所述含微颗粒液体在所述片材的所述平面部的表面上且所述凸部和与其相邻的另一所述凸部之间通过,并从出口排出,
[0018]所述凸部构成为,在所述平面部上设置为层状,各层包含多个所述凸部,使通过了
入口侧的层的所述含微颗粒液体通过与该入口侧的层相邻的出口侧的层,
[0019]在各层中形成有:所述凸部和与该凸部相邻的所述凸部之间的宽度设定为比作为捕获对象的所述微颗粒的直径小的捕获部;所述凸部和与该凸部相邻的所述凸部之间的宽度设定为比所述微颗粒的直径大的旁通部,
[0020]在特定的层中的旁通部的出口侧,作为与该特定的层相邻的另一层的一部分配置有捕获部。
[0021](2)根据上述(1)所述的微颗粒捕获装置,其中,从与所述片材的主表面垂直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所述凸部为矩形或大致矩形。
[0022]专利技术效果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在不进行电、特殊操作而仅使含微颗粒液体在流路中流动就能够捕获单个微粒的微颗粒捕获装置。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优选的方式的本专利技术的微颗粒捕获装置中的片材表面的概略图。
[0025]图2是图1中的B

B线剖视图。
[0026]图3是图1中的部分A的放大图。
[0027]图4是在实施例中使用的片材的表面的放大照片。
[0028]图5是用实体显微镜观察示出在实施例中捕获到微颗粒的状态而得到的片材的放大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9]本专利技术的微颗粒捕获装置是包括使含微颗粒液体通过并捕获上述含微颗粒液体所包含的微颗粒的片材的微颗粒捕获装置,其中,上述片材构成为,具有平面部以及设置于该平面部之上的多个凸部,从入口进入了的上述含微颗粒液体在上述片材的上述平面部的表面上且在上述凸部和与其相邻的另一上述凸部之间通过,并从出口排出,上述凸部在上述平面部上设为层状,各层包含多个上述凸部,上述凸部构成为使通过了入口侧的层的上述含微颗粒液体通过与该入口侧的层相邻的出口侧的层,在各层中形成有:上述凸部和与其相邻的上述凸部之间的宽度设定为比作为捕获对象的上述微颗粒的直径小的捕获部;上述凸部和与其相邻的上述凸部之间的宽度设定为比上述微颗粒的直径大的旁通部,在特定的层中的旁通部的出口侧,作为与该特定的层相邻的另一层的一部分而配置有捕获部。
[0030]关于本专利技术的微颗粒捕获装置,使用图1~3来说明。
[0031]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微颗粒捕获装置1中的片材10的主表面的概略图,图2是图1中的B

B线剖视图,图3是图1的部分A的放大图。
[0032]图1所例示的本专利技术的微颗粒装置1包括:片材10;用于向片材10供给含微颗粒液体的入口3;和排出通过了片材10的含微颗粒液体的出口5。本专利技术的微颗粒捕获装置的结构不限定于图1所例示的结构,例如图1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微颗粒捕获装置1的整体也可以被箱体覆盖。
[0033]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微颗粒捕获装置1中的片材10包含平面部12和设置于其上的多个凸部14。
[0034]如图2所示,凸部14的高度(h)优选为5~50μm,更优选为8~20μm。
[0035]在这样的本专利技术的微颗粒捕获装置1中,通过泵、静水压力、电渗流等,从入口3进入了的含微颗粒液体朝向出口5流动,但是在该过程中,该含微颗粒液体在片材10的平面部12的表面上且在凸部14和与其相邻的另一凸部14之间流动,从而微颗粒被夹在特定的凸部14间而被捕获。
[0036]此处含微颗粒液体只要是包含微颗粒的液体就没有特别限定。作为含微颗粒液体,例如可以举出人的血液、血液分散于缓冲液的混合液。另外,可以是分散有几μm~几百μm左右的微颗粒的液体,具体而言,可以举出分散有PM10、PM2.5这样的微颗粒物质的分散液、分散有平均粒径为几μm~几百μm左右的微塑料颗粒的分散液。
[0037]另外,如图1所示,凸部14在平面部12上以层状设置。
[0038]在图1中,将最靠近入口的层作为第一层,将与第一层相邻的出口侧(下游侧)的层作为第二层。另外,将某层作为第P层,将与第P层相邻的出口侧(下游侧)的层作为第P+1层,将进一步相邻的出口侧(下游侧)的层作为第P+2层。
[0039]另外,各层包含多个凸部14。在图1中示出各层包含7个凸部14的例子,但是各层所包含的凸部14的个数并无特别限定。进一步,层数也无特别限定。
[0040]从入口3进入了本专利技术的微颗粒捕获装置1的含微颗粒液体在平面部12的表面上流动,首先通过第一层中的凸部14间的流路,接下来通过第二层中的凸部14间的流路。之后同样地构成为通过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微颗粒捕获装置,包括使含微颗粒液体通过并捕获所述含微颗粒液体所包含的微颗粒的片材,其中,所述片材构成为,具有平面部以及设置于所述平面部之上的多个凸部,从入口进入了的所述含微颗粒液体在所述片材的所述平面部的表面上且所述凸部和与该凸部相邻的另一所述凸部之间通过,并从出口排出,所述凸部构成为,在所述平面部上设为层状,各层包含多个所述凸部,使通过了入口侧的层的所述含微颗粒液体通过与所述入口侧的层相邻的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森隆幸
申请(专利权)人:NOK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