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硅锰尾气制甲醇的脱硫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03483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硅锰尾气制甲醇的脱硫系统,涉及化工脱硫工业领域,包括脱油脱苯槽单元,热换器,脱苯气蒸汽加热器,脱硫槽单元和脱硫保护槽;脱油脱苯槽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热换器的进口相连;热换器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脱苯气蒸汽加热器的进口相连;脱苯气蒸汽加热器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脱硫槽单元的进口相连;脱硫槽单元的出口与所述脱硫保护槽的进口通过管道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投资较低,可提高脱硫装置运行效率和企业经济效益。行效率和企业经济效益。行效率和企业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硅锰尾气制甲醇的脱硫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化工脱硫工业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硅锰尾气制甲醇的脱硫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使用硅锰尾气制甲醇生产工艺中,含硫化合物的存在会影响低压甲醇合成催化剂寿命,脱硫净化是保证甲醇生产长周期、运行稳定的关键。
[0003]硅锰尾气中的含硫化合物包括无机硫和有机硫,无机硫即硫化氢(H2S),有机硫包括二硫化碳(CS2)、羰基硫(COS)、硫醇(C2H5SH)、噻吩(C4H4S)等。以往的研究工作及实际应用技术大多是针对某种硫化物的单独脱除,能够同时脱除硫化氢(H2S)、羰基硫(COS)及硫醇(C2H5SH)多种硫化物的实例较少。现有技术中,同时除去多种硫化物通常采用多套独立的设备分别进行,脱硫工序复杂,运行成本高,且脱硫效率也无法达到排放要求,仅适用于含硫量低、净化度高的场合。
[0004]硅锰尾气制甲醇工艺中,尾气中的硫含量波动较大,且脱硫要求高(总硫含量≤0.1ppm),现有的脱硫系统工艺装置复杂,占地面积大,企业的运行投资成本较高。因此,研究开发高效的一步法脱硫系统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0005]中国专利CN110152679A提供了一种脱硫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脱硫催化剂为负载活性物质的炭;所述活性物质包括铁、钴和钼。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脱硫催化剂以炭为基础,针对气源中需要同时脱除多种硫化物而研制,可将气源中羰基硫、硫醇和硫化氢在同一工艺条件下一体化脱除。使用本专利技术中的脱硫催化剂在脱硫工艺过程中无需水解,不必预精脱硫化氢,羰基硫和硫化氢一步催化氧化为单质硫,硫醇氧化成多硫化物,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工业用脱硫催化剂。本专利技术对活性物质的质量比要求严格,且对PH值的把控也有一定条件,即仍存在脱硫工序复杂,运行成本高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基于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硅锰尾气制甲醇的脱硫系统。
[0007]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基于硅锰尾气制甲醇的脱硫系统,包括脱油脱苯槽单元,热换器,脱苯气蒸汽加热器,脱硫槽单元和脱硫保护槽;
[0009]所述脱油脱苯槽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热换器的进口相连;
[0010]所述热换器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脱苯气蒸汽加热器的进口相连;
[0011]所述脱苯气蒸汽加热器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脱硫槽单元的进口相连;
[0012]所述脱硫槽单元的出口与所述脱硫保护槽的进口通过管道相连。
[0013]进一步地,所述脱油脱苯槽单元包括若干个脱油脱苯槽,若干个脱油脱苯槽并联连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脱硫槽单元包括第一脱硫槽组和第二脱硫槽组,所述第一脱硫槽
组和所述第二脱硫槽组串联连接。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脱硫槽组包括若干个第一脱硫槽,所述若干个第一脱硫槽并联连接或串联连接;所述第二脱硫槽组包括若干个第二脱硫槽,所述若干个第二脱硫槽并联连接或串联连接。
[0016]进一步地,所述脱硫槽单元连接有脱硫保护槽,用于防止脱硫槽单元的硫穿透影响后续生产,保护甲醇生产装置的正常运行。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具体体现在:
[0018](1)本申请采用改性活性炭作为催化剂,该脱硫催化剂可以将气源中的硫化氢(H2S),二硫化碳(CS2)、羰基硫(COS)、硫醇(C2H5SH)、噻吩(C4H4S)等各类硫化物在同一工艺条件下一体化脱除;
[0019](2)本申请采用多组脱硫槽,既可保证脱硫产品气的质量,又可保证脱硫剂的使用效率;
[0020](3)本申请采用脱硫保护槽,有助于增加系统内的脱硫级数,防止尾气中的硫含量波动异常出现硫穿透现象,进一步确保出口气体硫含量在要求范围内。
[0021](4)本申请不必预精脱硫化氢(H2S),羰基硫(COS)和硫化氢(H2S)一步催化氧化为单质硫,硫醇(C2H5SH)氧化成多硫化物,生成的单质硫及多硫化物沉积在活性炭发达的微孔中,其它大分子硫也可以通过吸附作用沉积在活性炭的微孔中脱除,后工段不会再产生任何SO2气体,是一种环境友好的精脱硫技术。
[0022](5)本申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投资较低,可提高脱硫装置运行效率和企业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如下:1.脱油脱苯槽单元;2.热换器;3.脱苯气蒸汽加热器;4.脱硫槽单元;41.第一脱硫槽组;42.第二脱硫槽组;5.脱硫保护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技术的目的和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6]实施例1
[0027]根据图1所示的一种基于硅锰尾气制甲醇的脱硫系统,包括脱油脱苯槽单元1,热换器2,脱苯气蒸汽加热器3,脱硫槽单元4和脱硫保护槽5;所述脱油脱苯槽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热换器2的进口相连;所述热换器2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脱苯气蒸汽加热器3的进口相连,所述换热器2目的是使脱苯气温度加热至60℃,即脱苯气经过脱苯气/变换气换热器2与来自变换的变换气换热至60℃进入到脱硫槽单元4。所述脱苯气蒸汽加热器3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脱硫槽单元4的进口相连;所述脱硫槽单元4的出口与所述脱硫保护槽5的进口通过管道相连,在正常脱硫槽单元4后设置脱硫保护槽5是为了防止脱硫槽硫穿透影响后续生产,保护了甲醇生产装置的正常运行。
[0028]所述脱油脱苯槽单元1包括若干个脱油脱苯槽,若干个脱油脱苯槽并联连接。所述
脱硫槽单元4包括第一脱硫槽组41和第二脱硫槽组42,所述第一脱硫槽组41和所述第二脱硫槽组42串联连接。所述第一脱硫槽组41包括若干个第一脱硫槽,所述若干个第一脱硫槽并联连接或串联连接;所述第二脱硫槽组42包括若干个第二脱硫槽,所述若干个第二脱硫槽串联连接或并联连接。当系统内硫含量过高或者脱硫槽装置出现异常控制生产负荷时,第一脱硫槽组41或者是第二脱硫槽组42可以变换为串联操作。
[0029]具体的,脱油脱苯槽以满足脱油脱苯为目的即可,根据设计值,针对碳氢能源使用两个脱油脱苯槽并联可达到该指标要求。若气量增大,可多并联几槽减轻压力。
[0030]根据图1所示,本系统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31]步骤S1:原料气经脱油脱苯槽单元1脱除气体中夹带的苯、萘、焦油等大分子物质;
[0032]步骤S2:脱苯气与变换气换热后到脱硫槽单元4脱除总硫;
[0033]步骤S3:脱硫后的原料气进入到脱硫保护槽5进行脱氧;
[0034]优选的,步骤S1中所述原料气的温度为40℃,压力为2.6MPa(g),所述出口气体苯含量控制到≤1ppm。
[0035]优选的,步骤S2中换热后温度为60℃,经过脱硫槽后的原料气中总硫含量≤0.1ppm。
[0036]优选的,步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硅锰尾气制甲醇的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脱油脱苯槽单元,热换器,脱苯气蒸汽加热器,脱硫槽单元和脱硫保护槽;所述脱油脱苯槽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热换器的进口相连;所述热换器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脱苯气蒸汽加热器的进口相连;所述脱苯气蒸汽加热器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脱硫槽单元的进口相连;所述脱硫槽单元的出口与所述脱硫保护槽的进口通过管道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硅锰尾气制甲醇的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油脱苯槽单元包括若干个脱油脱苯槽,若干个脱油脱苯槽并联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所述的一种基于硅锰尾气制甲醇的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槽单元包括第一脱硫槽组和第二脱硫槽组;所述第一脱硫槽组包括若干个第一脱硫槽;所述第二脱硫槽组包括若干个第二脱硫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婷韦超广颜艺专赵长森牛强
申请(专利权)人:鄂尔多斯市瀚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