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詹富生专利>正文

旅行伴侣电动箱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3356 阅读:3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旅行伴侣电动箱车,包括车把、前叉、前轮、同轴电动机后轮、电池及控制器等;另设置了一个由车架前管、车架上叉、车架下管、车架下叉、车架后叉等构成的车架;在车架上叉及车架下叉的交点设有A转轴;在车架上叉与车架前管之间设有A铰链;车架上叉与车架后叉由所设B转轴连接;在车架下叉与车架后叉之间设有可在长槽中滑动的小轴及滑套,在车架下管与车架前管之间设有B铰链;车架下管与车架下叉由所设C转轴连接;所设定位碟与车架下叉固定;对应定位碟设有定位销;在车架前管下部设有脚踏管;另设有与车架上叉固定的箱体,箱体上设有鞍座及小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多用实用,既是电动车,又是行李箱,功能之间的转换方法简单快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车,尤其是一种旅行伴侣电动箱车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尚未见比较理想的既能骑行代步、又能很方便地出入地铁火车公 交车、又能很方便地携带行李、还能很方便地转换功能的电动车;现有的折叠电动车,都还 没有同时具备这些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旅行伴侣电动箱车,解决目前缺乏此类实用工具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旅行伴侣电动箱车,包括车把、前叉、前轮、同轴电动机后 轮、电池及控制器等;另设置了一个由车架前管、车架上叉、车架下管、车架下叉、车架后叉 等构成的车架;在车架上叉及车架下叉的交点设有A转轴;在车架上叉与车架前管之间设 有A铰链;车架上叉与车架后叉由所设B转轴连接;在车架下叉与车架后叉之间设有小轴 及滑套,小轴及滑套与车架下叉固定并置于车架后叉的长槽之中,可在长槽中滑动;在车架 下管与车架前管之间设有B铰链;车架下管与车架下叉由所设C转轴连接,以C转轴为中心 设有带A定位缺口及B定位缺口的定位碟,定位碟与车架下叉固定;在车架下管对应于A定 位缺口处设有定位销;在车架前管下部设有脚踏管;另设有一箱体,箱体与车架上叉固定, 箱体的上角设有鞍座,下角设有两个小轮,两个小轮供拉箱时使用。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多用、实用;不仅是一个好骑的电动车,而且还是一个好 用的行李箱。(2)骑车到拉箱之间的转换方法简单、快速,男女老少都能轻松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作为电动车骑行时的结构位置示意2为本专利技术折叠成行李箱的过程示意3为本专利技术作为行李箱拉行时的结构位置示意4为本专利技术图3的俯视结构位置示意5为本专利技术图I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6为本专利技术图1.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中1车把、2车架上叉、3A转轴、4鞍座、5箱体、6车架下叉、7小轴及滑套、8长 槽、9电池及控制器、IOB转轴、11小轮、12同轴电动机后轮、13车架后叉、14B定位缺口、15C 转轴、16定位碟、17定位销、18A定位缺口、19车架下管、20前轮、21前叉、22脚踏管、23B铰 链、24车架前管、25A铰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旅行伴侣电动箱车,包括车把1、前叉21、 前轮20、同轴电动机后轮12、电池及控制器9等;另设置了一个由车架前管24、车架上叉2、 车架下管19、车架下叉6、车架后叉13等构成的车架;在车架上叉2及车架下叉6的交点设 有A转轴3 ;在车架上叉2与车架前管24之间设有A铰链25,车架上叉2与车架后叉13由 所设B转轴10连接;在车架下叉6与车架后叉13之间设有小轴及滑套7,小轴及滑套7与 车架下叉6固定并置于车架后叉13的长槽8之中,可在长槽8中滑动;在车架下管19与车 架前管24之间设有B铰链23 ;车架下管19与车架下叉6由所设C转轴15连接,以C转轴 15为中心设有带A定位缺口 18及B定位缺口 14的定位碟16,定位碟16与车架下叉6固 定;在车架下管19对应于A定位缺口 18处设有定位销17 ;在车架前管24下部设有脚踏管 22 ;另设有一箱体5,箱体5与车架上叉2固定,箱体5的上角设有鞍座4,下角设有两个小 轮11,两个小轮11供拉箱时使用。骑行代步时,本专利技术的状况如图1所示前轮20及同轴电动机后轮12都着地;定 位销17卡在A定位缺口 18内,车架下管19与车架下叉6相对固定,整个车架具有三角形 的稳定性,骑行安全可靠。当需要折叠拉行时,则如图1图2所示,先将定位销17拨离A定位缺口 18,再将车 把1前叉21及前轮20共同绕车架前管24中心旋转180度,再按图1箭头方向用力,并接 着按图2箭头方向继续用力;在车架下管19与车架下叉6转动折叠时,小轴及滑套7在车 架后叉13的长槽8之中滑动,带动车架后叉13转动,前轮20及同轴电动机后轮12同时折 叠进入箱体5,而两个小轮11着地,如图3所示;随后将定位销17拨入B定位缺口 14内,整 个车架即被卡住不会自然散开;手握车把1,本专利技术即可拉行,如同拉普通的行李箱一样; 箱体5除了包容电池及控制器9、前轮20及同轴电动机后轮12外,还有近三分之二的空间 可以摆放行李。权利要求一种旅行伴侣电动箱车,包括车把(1)、前叉(21)、前轮(20)、同轴电动机后轮(12)、电池及控制器(9)等;其特征是另设置了一个由车架前管(24)、车架上叉(2)、车架下管(19)、车架下叉(6)、车架后叉(13)等构成的车架;在车架上叉(2)及车架下叉(6)的交点设有A转轴(3);在车架上叉(2)与车架前管(24)之间设有A铰链(25),车架上叉(2)与车架后叉(13)由所设B转轴(10)连接;在车架下叉(6)与车架后叉(13)之间设有小轴及滑套(7),小轴及滑套(7)与车架下叉(6)固定并置于车架后叉(13)的长槽(8)之中,可在长槽(8)中滑动;在车架下管(19)与车架前管(24)之间设有B铰链(23);车架下管(19)与车架下叉(6)由所设C转轴(15)连接,以C转轴(15)为中心设有带A定位缺口(18)及B定位缺口(14)的定位碟(16),定位碟(16)与车架下叉(6)固定;在车架下管(19)对应于A定位缺口(18)处设有定位销(17);在车架前管(24)下部设有脚踏管(22);另设有一箱体(5),箱体(5)与车架上叉(2)固定,箱体(5)的上角设有鞍座(4),下角设有两个小轮(11)。全文摘要一种旅行伴侣电动箱车,包括车把、前叉、前轮、同轴电动机后轮、电池及控制器等;另设置了一个由车架前管、车架上叉、车架下管、车架下叉、车架后叉等构成的车架;在车架上叉及车架下叉的交点设有A转轴;在车架上叉与车架前管之间设有A铰链;车架上叉与车架后叉由所设B转轴连接;在车架下叉与车架后叉之间设有可在长槽中滑动的小轴及滑套,在车架下管与车架前管之间设有B铰链;车架下管与车架下叉由所设C转轴连接;所设定位碟与车架下叉固定;对应定位碟设有定位销;在车架前管下部设有脚踏管;另设有与车架上叉固定的箱体,箱体上设有鞍座及小轮。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多用实用,既是电动车,又是行李箱,功能之间的转换方法简单快速。文档编号B62K11/00GK101870316SQ20091003897公开日2010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27日专利技术者詹富生 申请人:詹富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旅行伴侣电动箱车,包括车把(1)、前叉(21)、前轮(20)、同轴电动机后轮(12)、电池及控制器(9)等;其特征是:另设置了一个由车架前管(24)、车架上叉(2)、车架下管(19)、车架下叉(6)、车架后叉(13)等构成的车架;在车架上叉(2)及车架下叉(6)的交点设有A转轴(3);在车架上叉(2)与车架前管(24)之间设有A铰链(25),车架上叉(2)与车架后叉(13)由所设B转轴(10)连接;在车架下叉(6)与车架后叉(13)之间设有小轴及滑套(7),小轴及滑套(7)与车架下叉(6)固定并置于车架后叉(13)的长槽(8)之中,可在长槽(8)中滑动;在车架下管(19)与车架前管(24)之间设有B铰链(23);车架下管(19)与车架下叉(6)由所设C转轴(15)连接,以C转轴(15)为中心设有带A定位缺口(18)及B定位缺口(14)的定位碟(16),定位碟(16)与车架下叉(6)固定;在车架下管(19)对应于A定位缺口(18)处设有定位销(17);在车架前管(24)下部设有脚踏管(22);另设有一箱体(5),箱体(5)与车架上叉(2)固定,箱体(5)的上角设有鞍座(4),下角设有两个小轮(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富生
申请(专利权)人:詹富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