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交流充电桩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2119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交流充电桩壳体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汽车交流充电桩壳体,包括主壳体,该汽车交流充电桩壳体,通过在主壳体的缓冲警报腔内设置有缓冲防护壳,在缓冲防护壳内壁与缓冲警报腔内壁之间固定有多个缓冲弹簧,以及缓冲防护壳与缓冲警报腔之间设置有警报机构,在汽车逼近该充电桩壳体时,随着汽车的挤压接触,缓冲防护壳会与缓冲弹簧配合对冲击力进行缓冲,并通过警报机构对司机进行警示提醒,通过在主壳体两侧面均开设有散热孔和排水槽口,且在主壳体两侧壁内均开设有散热通道,使散热孔和排水槽口与设备安装腔之间通过散热通道相连通,能够通过排水槽口将通过散热孔进入的雨水液体排出。孔进入的雨水液体排出。孔进入的雨水液体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交流充电桩壳体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交流充电桩壳体
,具体为一种汽车交流充电桩壳体。

技术介绍

[0002]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充电桩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交流充电桩属于充电桩的一种,采用传导方式为具有车载充电装置的电动汽车提供交流电源的专用供电装置。
[0003]目前市场上的一些汽车交流充电桩壳体,其壳体结构大多较为简单,无法对汽车的接触进行缓冲,并对汽车司机进行警示提醒,一些注意力不高的司机有可能撞上充电桩,造成充电桩的损坏,且目前的一些汽车交流充电桩壳体,由于其散热孔位置缺少能够对水进行排导的结构,导致外界雨水液体很容易通过散热孔进入充电桩壳体内部,对内部设备造成损坏。
[0004]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汽车交流充电桩壳体,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市场上的一些汽车交流充电桩壳体,其壳体结构大多较为简单,无法对汽车的接触进行缓冲,并对汽车司机进行警示提醒,一些注意力不高的司机有可能撞上充电桩,造成充电桩的损坏,且目前的一些汽车交流充电桩壳体,由于其散热孔位置缺少能够对水进行排导的结构,导致外界雨水液体很容易通过散热孔进入充电桩壳体内部,对内部设备造成损坏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交流充电桩壳体,包括主壳体,所述主壳体正面靠近顶部的位置设置有操作显示屏,且所述主壳体两侧面均设置有充电线缆,所述充电线缆一端连接有充电枪头,所述主壳体内部开设有设备安装腔和缓冲警报腔,所述缓冲警报腔内顶壁和内底壁上均开设有滑槽,所述缓冲警报腔内设置有缓冲防护壳,所述缓冲防护壳内壁与缓冲警报腔内壁之间固定有多个缓冲弹簧,且所述缓冲防护壳与缓冲警报腔之间设置有警报机构,所述缓冲防护壳上下表面均设置有与滑槽滑动连接的滑块,所述主壳体两侧面均开设有散热孔和排水槽口,且所述主壳体两侧壁内均开设有散热通道,所述散热孔和排水槽口与设备安装腔之间通过散热通道相连通。
[0007]进一步地,所述警报机构包括警报喇叭和电源箱,所述警报喇叭固定在缓冲防护壳内壁上,所述电源箱固定在缓冲警报腔内壁上,且所述电源箱内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警报
喇叭上设置有两个铁柱,所述电源箱上设置有两个塑料套管,两个所述铁柱分别与两个塑料套管相对应,且所述塑料套管内靠近一端的位置活动设置有第一铁块,所述塑料套管内靠近电源箱的位置固定有第二铁块,所述第一铁块与第二铁块之间固定有连接弹簧,且所述第二铁块侧面连接有导电铜丝,两个所述导电铜丝分别与蓄电池的正负极相连接,两个所述铁柱分别与警报喇叭的正负极相连接,且所述铁柱与塑料套管滑动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缓冲防护壳的正面设置为弧形结构,且所述缓冲防护壳的正面上设置有缓冲橡胶垫。
[0009]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橡胶垫的表面上设置有多个警示反光贴。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主壳体的两侧面对称设置有束线结构,所述束线结构包括线缆托盘和绕线柱,所述绕线柱位于线缆托盘的上方,且所述绕线柱的一端连接有限位板,所述主壳体的两侧面对称开设有与绕线柱滑动连接的调节滑槽,所述调节滑槽内开设有与限位板滑动连接的限位槽。
[0011]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孔位于设备安装腔的下方,所述排水槽口位于散热孔的下方。
[0012]进一步地,所述排水槽口设置为倾斜结构。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在主壳体的缓冲警报腔内设置有缓冲防护壳,在缓冲防护壳内壁与缓冲警报腔内壁之间固定有多个缓冲弹簧,以及缓冲防护壳与缓冲警报腔之间设置有警报机构,在汽车逼近该充电桩壳体时,随着汽车的挤压接触,缓冲防护壳会与缓冲弹簧配合对冲击力进行缓冲,并通过警报机构对司机进行警示提醒,通过在主壳体两侧面均开设有散热孔和排水槽口,且在主壳体两侧壁内均开设有散热通道,使散热孔和排水槽口与设备安装腔之间通过散热通道相连通,能够通过排水槽口将通过散热孔进入的雨水液体排出。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汽车交流充电桩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图1的局部结构A放大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汽车交流充电桩壳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本技术汽车交流充电桩壳体的第一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本技术汽车交流充电桩壳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9]图6是本技术汽车交流充电桩壳体的第二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各标记对应的名称:
[0021]1、主壳体;101、设备安装腔;102、缓冲警报腔;103、散热孔;104、排水槽口;105、散热通道;106、调节滑槽;2、操作显示屏;3、充电线缆;4、充电枪头;5、缓冲防护壳;6、缓冲弹簧;7、滑块;8、警报喇叭;9、电源箱;10、铁柱;11、塑料套管;12、第一铁块;13、第二铁块;14、连接弹簧;15、导电铜丝;16、缓冲橡胶垫;17、警示反光贴;18、束线结构;181、线缆托盘;182、绕线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本技术的实施例:
[0024]实施例一
[0025]如图1

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交流充电桩壳体,包括主壳体1,主壳体1正面靠近顶部的位置设置有操作显示屏2,且主壳体1两侧面均设置有充电线缆3,充电线缆3一端连接有充电枪头4,主壳体1内部开设有设备安装腔101和缓冲警报腔102,缓冲警报腔102内顶壁和内底壁上均开设有滑槽,缓冲警报腔102内设置有缓冲防护壳5,缓冲防护壳5内壁与缓冲警报腔102内壁之间固定有多个缓冲弹簧6,缓冲防护壳5的正面设置为弧形结构,且缓冲防护壳5的正面上设置有缓冲橡胶垫16,在汽车逼近该汽车交流充电桩壳体使,会首先与缓冲橡胶垫16和缓冲防护壳5进行接触,然后缓冲防护壳5受力对缓冲弹簧6进行挤压,缓冲弹簧6受力进行压缩,来对冲击力进行缓冲;
[0026]缓冲防护壳5与缓冲警报腔102之间设置有警报机构,缓冲防护壳5上下表面均设置有与滑槽滑动连接的滑块7,警报机构包括警报喇叭8和电源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交流充电桩壳体,包括主壳体(1),所述主壳体(1)正面靠近顶部的位置设置有操作显示屏(2),且所述主壳体(1)两侧面均设置有充电线缆(3),所述充电线缆(3)一端连接有充电枪头(4),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1)内部开设有设备安装腔(101)和缓冲警报腔(102),所述缓冲警报腔(102)内顶壁和内底壁上均开设有滑槽,所述缓冲警报腔(102)内设置有缓冲防护壳(5),所述缓冲防护壳(5)内壁与缓冲警报腔(102)内壁之间固定有多个缓冲弹簧(6),且所述缓冲防护壳(5)与缓冲警报腔(102)之间设置有警报机构,所述缓冲防护壳(5)上下表面均设置有与滑槽滑动连接的滑块(7),所述主壳体(1)两侧面均开设有散热孔(103)和排水槽口(104),且所述主壳体(1)两侧壁内均开设有散热通道(105),所述散热孔(103)和排水槽口(104)与设备安装腔(101)之间通过散热通道(105)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交流充电桩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警报机构包括警报喇叭(8)和电源箱(9),所述警报喇叭(8)固定在缓冲防护壳(5)内壁上,所述电源箱(9)固定在缓冲警报腔(102)内壁上,且所述电源箱(9)内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警报喇叭(8)上设置有两个铁柱(10),所述电源箱(9)上设置有两个塑料套管(11),两个所述铁柱(10)分别与两个塑料套管(11)相对应,且所述塑料套管(11)内靠近一端的位置活动设置有第一铁块(12),所述塑料套管(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雁朋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久弘塑胶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