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桩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7007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电桩外壳,包括主体和安装架;安装架包括第一铰接臂和第二铰接臂;第一铰接臂的上端铰接设置在主体的后部上侧,第二铰接臂的下端与第一铰接臂的下端铰接;第二铰接臂上设有用于与墙体固定的连接孔;第二铰接臂的上端设有卡扣,主体的上侧对应卡扣设有卡接槽。充电桩外壳相对传统直接固定在墙体上的充电桩外壳来说,该外壳可以相对墙体进行移动,当在对主体进行维护或维修时,可以通过安装架来改变与墙体的距离,从而无需额外拆卸也可以对主体进行维护,十分方便。十分方便。十分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桩外壳


[0001]本技术涉及充电桩
,具体涉及一种充电桩外壳。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应用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诸如采用电能驱动的新能源汽车,在节能环保上相比传统采用汽油驱动的汽车具有突出的优势。
[0003]电驱动的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使得汽车充电桩的设置越来越多,传统的汽车充电桩均是通过立柱支撑设置或是直接固定墙体上设置,对于直接固定在墙体上的充电装置来说,充电桩的后部几乎直接与墙体相互接触,且充电桩的后侧常是整个外壳的打开部分,即设有多种固定螺丝,对于几乎与墙体相互接触的充电桩来说,在后期的维护时还需要整个将充电桩外壳从墙体上拆下,十分不方便,另外充电桩的散热性能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充电桩外壳,以解决传统充电桩外壳后期维护不便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充电桩外壳,包括主体和安装架;
[0007]所述安装架包括第一铰接臂和第二铰接臂;所述第一铰接臂的上端铰接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后部上侧,所述第二铰接臂的下端与所述第一铰接臂的下端铰接;所述第二铰接臂上设有用于与墙体固定的连接孔;
[0008]所述第二铰接臂的上端卡扣,所述主体的上侧对应卡扣设有卡接槽。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铰接臂、所述第二铰接臂均前后间隔设有两个;
[0010]所述卡扣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铰接臂的上端。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铰接臂的上端设有第一铰接柱;所述主体的后侧对应所述第一铰接柱设有第一铰接套筒,所述第一铰接柱对应铰接在所述第一铰接套筒中;
[0012]所述第一铰接臂的下端设有第二铰接柱,所述第二铰接臂的下端设有第二铰接套筒,所述第二铰接柱对应铰接在所述第二铰接套筒中。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铰接套筒和所述第二铰接套筒上径向旋设有分别用于抵接所述第一铰接柱和所述第二铰接柱的顶丝。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铰接臂上设有连接柄,所述连接孔设置在所述连接柄上。
[0015]进一步地,所述主体的后侧与左右两侧均设有散热腔,所述散热腔内贯穿设有散热片组,所述散热片组的前端位于充电桩外壳的内部,后端位于充电桩外壳的外部。
[0016]进一步地,所述主体后侧面上方设有便于挂设的挂设孔。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8]充电桩外壳相对传统直接固定在墙体上的充电桩外壳来说,该外壳可以相对墙体进行移动,当在对主体进行维护或维修时,可以通过安装架来改变与墙体的距离,从而无需
额外拆卸也可以对主体进行维护,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该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图1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1]图3是图1中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2]图中各标记对应的名称:
[0023]1、主体,10、第一铰接套筒,100、顶丝,11、卡接槽,12、挂设孔,13、散热腔,14、散热片组,2、第一铰接臂,20、第一铰接柱,21、第二铰接柱,3、第二铰接臂,30、间隙,31、第二铰接套筒,4、连接柄,40、连接孔,5、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本技术的实施例:
[0026]如图1

图3所示,一种充电桩外壳,包括主体1和安装架。
[0027]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架设置在主体1的后侧,具体的,安装架包括第一铰接臂2和第二铰接臂3,第一铰接臂2的上端铰接设置在主体1的后部上侧,第二铰接臂3的下端与第一铰接臂2的下端铰接;第二铰接臂3上设有用于与墙体固定的连接孔40。
[0028]第二铰接臂3的上端设有卡扣5,主体1的上侧对应卡扣5设有卡接槽11。
[0029]第一铰接臂2、第二铰接臂3均前后间隔设有两个;卡扣5设置在两个第二铰接臂3的上端,本实施例中的卡扣5共设有一个,其长度方向沿左右方向设置。
[0030]第一铰接臂2的上端设有第一铰接柱20;主体1的后侧对应第一铰接柱20设有第一铰接套筒10,第一铰接柱20对应铰接在第一铰接套筒10中;铰接后的第一铰接臂2的下端可以绕着其上端在上下方向上进行转动;第一铰接臂2的下端设有第二铰接柱21,第二铰接臂3的下端设有第二铰接套筒31,第二铰接柱21对应铰接在第二铰接套筒31中。
[0031]第二铰接臂3上设有连接柄4,连接柄4和第二铰接臂3共面设置,连接孔40设置在连接柄4上,安装时,螺丝可以穿过连接孔40将第二教铰接臂固定在墙体上。
[0032]在本实施中,每一个第二铰接臂3的中间均设有一个间隙30,在进行铰接时,当主体1无限接近墙体时,第一铰接臂2可以收缩在所对应的第二铰接臂3的间隙30中,以使整个安装架在收缩状态时结构更加紧凑。
[0033]为了保证可以任意调节主体1到墙体之间的距离,并且可以使主体1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在第一铰接套筒10和第二铰接套筒31上径向旋设有分别用于抵接第一铰接柱20和第二铰接柱21的顶丝100,当调整主体1与墙体之间的距离恰当时,将第一铰接套筒10和第二铰接套筒31上的顶丝100进行旋紧,即可限制第一铰接套筒10和第一铰接柱20、第二铰接套筒31和第二铰接柱21的转动,从而使主体1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
[0034]主体1的后侧与左右两侧均设有散热腔13,散热腔13内贯穿设有散热片组14,散热
片组14的前端位于充电桩外壳的内部,后端位于充电桩外壳的外部;正常工作时,为了保证充电桩外壳的温度恒定,在主体1的后侧和左右两侧均设置了散热片组14,散热片组14一端位于主体1的内部,另一端位于主体1的外部,可以有效将主体1内的热量向外进行传导。
[0035]主体1后侧面上方设有便于挂设的挂设孔12,若存在可以进行挂设的墙体预留工具时,可以将第一铰接臂2、第二铰接臂3直接铰接贴合在主体1的后侧面上,从而将整个主体1直接挂设在预留工具上。
[0036]工作原理:安装时,采用螺丝或其他固定螺栓通过连接孔40将第二铰接臂3固定在墙体上,随后将主体1向后推动,直至第二铰接臂3上端的卡扣5恰好卡接在主体1上端的卡接槽11中,此时主体1将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当需要对装置进行维修时,可以用力将卡扣5向上拨动,直至卡扣5与卡接槽11的脱离,随后即可以对主体1的后侧进行维修或者维护,如需使得主体1处于半悬浮的状态,还可以将第一铰接套筒10、第二铰接套筒31上的顶丝100旋紧,将铰接锁死。该充电桩外壳相对传统直接固定在墙体上的充电桩外壳来说,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桩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和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包括第一铰接臂和第二铰接臂;所述第一铰接臂的上端铰接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后部上侧,所述第二铰接臂的下端与所述第一铰接臂的下端铰接;所述第二铰接臂上设有用于与墙体固定的连接孔;所述第二铰接臂的上端设有卡扣,所述主体的上侧对应卡扣设有卡接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桩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臂、所述第二铰接臂均前后间隔设有两个;所述卡扣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铰接臂的上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充电桩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臂的上端设有第一铰接柱;所述主体的后侧对应所述第一铰接柱设有第一铰接套筒,所述第一铰接柱对应铰接在所述第一铰接套筒中;所述第一铰接臂的下端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雁朋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久弘塑胶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