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由电池供电的大型冲击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1636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由电池供电的大型冲击扳手,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撞击杆、配重锤头、中心轴、减速机构、马达、控制电路板和电池包,壳体包括带主手把的前壳和带副手把后壳,电池包可插入后壳;其中:电池包包括双电池组,电池包设在后壳,电池包位于副手把下方,电池包沿与撞击杆、中心轴、配重锤头和马达形成的轴心线平行的方向插入后壳。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冲击扳手将电池包设在后壳的副手把下方后,电池包的重量就由副手把承担,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中的冲击扳手的重量分布更均匀,由主手把和副手把共同负担冲击扳手的重量,因此缓解或减轻使用时出现的疲劳,方便使用者长期使用。方便使用者长期使用。方便使用者长期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由电池供电的大型冲击扳手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冲击扳手,具体涉及一种由电池供电的大型冲击扳手。

技术介绍

[0002]冲击扳手是一种常用的电动工具,其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机构中的主动冲击块不停敲打前部的从动冲击块,从而产生很大的扭矩,能够将一些很难打的螺丝或者螺母打紧。
[0003]由于在使用过程中,冲击扳手会产生剧烈振动,使用者在操作冲击扳手后,容易产生疲劳,影响操作者的使用,因此一些冲击扳手会设置辅助把手供使用者使用。如中国专利文献CN218658760U公开了一种冲击工具,包括壳体,在壳体上设有手柄部分和辅助手柄部分,使用者可以双手握持冲击扳手以便能抵住振动,可以更好的操控冲击扳手。但是该现有技术中,由于将电池组连接在壳体外部,电池组容易受到外界撞击,出现松动或损坏。
[0004]又有中国专利文献CN112643595A公开了一种电池供电的冲击扳手,该现有技术中,将电池基座位于工具的横向侧设置,电池的外表面不需要明显延伸超过定子周围的工具壳体的外表面,从而能够对电池进行包裹,对电池进行保护。然而在该现有技术中,具有以下不足:1.电池组被挤到更靠近工具的中心,因此工具的整体重量更集中于工具的前半部分,导致使用者握持主手柄时需要更大力才行,依旧存在容易产生疲劳的问题;2.由于辅助手柄是朝后设置的,因此在驱动一些位于较低位置的紧固件时,使用者并不方便握持辅助手柄,操作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冲击扳手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疲劳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由电池供电的大型冲击扳手,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撞击杆、配重锤头、中心轴、减速机构、马达、控制电路板和电池包,壳体包括带主手把的前壳和带副手把后壳,电池包可插入后壳;其中:电池包包括双电池组,电池包设在后壳,电池包位于副手把下方,电池包沿与撞击杆、中心轴、配重锤头和马达形成的轴心线平行的方向插入后壳。
[0006]本方案中,将电池包设在后壳的副手把下方后,电池包的重量就由副手把承担,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中的冲击扳手的重量分布更均匀,由主手把和副手把共同负担冲击扳手的重量,因此缓解或减轻使用时出现的疲劳,方便使用者长期使用。
[0007]优选地,后壳包括动力腔和导气腔,导气腔位于副手把下方的位置设有带插电座的安装槽,电池包插入安装槽并安装在导气腔内。
[0008]本方案中,导气腔的设置一方面能够对电池包进行覆盖,起到保护电池包的作用,另一方面利用导气腔对气流进行导向,实现对电池包的冷却,能够延长电池包的使用寿命,并且,安装槽内插电座的设置便于工艺的实现。
[0009]优选地,副手把的握持部朝上设置。
[0010]本方案中,副手把握持部朝向设置的方式方便对低处紧固件的操作。
[0011]优选地,动力腔与导气腔之间设有进风格栅。
[0012]本方案中,进气格栅的设置将动力腔与导气腔连通,从而实现了对动力腔的冷却,结构简单。
[0013]优选地,进风格栅朝向前壳的一侧沿靠近前壳的方向一侧设置控制电路板和马达,马达靠近前壳的一侧还设有风扇。
[0014]本方案中,利用风扇与进气格栅的配合形成控制电路板和马达的冷却风道,以对控制电路板和马达的冷却,结构简单。
[0015]优选地,后壳开设有出风格栅,出风格栅位于动力腔所在位置且置于马达前方设置。
[0016]本方案中,出风格栅的位置设置能够保证对控制电路板以及马达的冷却效果。
[0017]优选地,后壳两侧均设有出风格栅。
[0018]本方案中,后壳两侧均设置出风格栅的设计能够进一步保证对控制电路板以及马达的冷却效果。
[0019]优选地,主手把以及副手把均位于轴心线上方。
[0020]本方案中,主手把以及副手把在轴心线上方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方便对位于低处紧固件的操作。
[0021]优选地,电池包的两组电池组对称设置在导气腔的两侧。
[0022]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中,将电池包在副手把下方的设置后,由副手把分担电池包的重量,能够降低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疲劳;2、电池包中两组电池组在两侧的设置能够使得重量分布均匀,更方便使用者操作;3、导气腔的设置一方面能够对电池包进行保护,另一方面,利用导气腔、进气格栅与出气格栅形成的冷却风道还能够实现对电池包、控制电路板和马达的冷却,从而能够延长冲击扳手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由电池供电的大型冲击扳手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主视图;图3为图1的俯视图;图4为图3中A

A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1、定义:双电池组:本专利技术中的电池包包括两组电池组,两组电池组对称设置在冲击扳手的两侧。
[0025]轴心线:经过圆心,垂直于圆平面的线,本专利技术中轴心线指连接撞击杆、中心轴、配重锤头和马达中心的直线。
[0026]2、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前壳1、主手把2、后壳3、副手把4、电池包5、撞击
杆6、配重锤头7、中心轴8、减速机构9、马达10、控制电路板11、进风格栅12、出风格栅13、插电座14、动力腔15、导风腔16。
[0027]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

图4所示:一种由电池供电的大型冲击扳手,包括壳体,壳体包括带主手把2的铝合金的前壳1和带副手把4的塑料的后壳3,副手把4的握持部朝上设置。
[0028]壳体内设有撞击杆6、配重锤头7、中心轴8、减速机构9、马达10、控制电路板11和电池包5,撞击杆6、配重锤头7、中心轴8、减速机构9、马达10、控制电路板11和电池包5在壳体内从工作端到握持端依次设置,电池包5可插入后壳3。具体的,电池包5设在后壳3,电池包5位于副手把4下方,电池包5沿与撞击杆6、中心轴8、配重锤头7和马达10形成的轴心线平行的方向插入后壳3,主手把2以及副手把4均位于轴心线上方。
[0029]后壳3包括动力腔15和导气腔,导气腔位于副手把4下方的位置设有带插电座14的安装槽,电池包5插入安装槽并安装在导气腔内。电池包5包括双电池组,电池包5的两组电池组对称设置在导气腔的两侧。
[0030]动力腔15与导气腔之间设有进风格栅12,进风格栅12朝向前壳1的一侧沿靠近前壳1的方向一侧设置控制电路板11和马达10,马达10靠近前壳1的一侧还设有风扇。后壳3两侧均开设有出风格栅13,出风格栅13位于动力腔15所在位置且置于马达10前方设置。
[0031]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安装电池包5时,将两组电池组分别沿轴心线平行的方向插入后壳3上安装槽内的插电座14,完成电池包5在后壳3上的安装。
[0032]使用时,使用者一手握主手把2,另一手握持住副手把4即可。在使用过程中,风扇转动,从而往壳体内吸风,冲击扳手外部的气流经过导风腔16后流过进风格栅12后进入到动力腔15内,气流在进入到冲击扳手后,依次流过电池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由电池供电的大型冲击扳手,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撞击杆、配重锤头、中心轴、减速机构、马达、控制电路板和电池包,所述壳体包括带主手把的前壳和带副手把后壳,所述电池包可插入所述后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包括双电池组,所述电池包设在后壳,所述电池包位于所述副手把下方,所述电池包沿与所述撞击杆、中心轴、配重锤头和马达形成的轴心线平行的方向插入所述后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电池供电的大型冲击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包括动力腔和导气腔,所述导气腔位于所述副手把下方的位置设有带插电座的安装槽,所述电池包插入所述安装槽并安装在所述导气腔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由电池供电的大型冲击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手把的握持部朝上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由电池供电的大型冲击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益民
申请(专利权)人:百力重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