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食用菜籽粉的工艺方法及自动萃取机技术

技术编号:3800965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产食用菜籽粉的工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去油得到部分脱脂油菜籽粉;步骤2、放入自动萃取机中,加入食品级75%乙醇溶液搅拌使蛋白质变得不溶后;步骤3、继续用乙醇浓度为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产食用菜籽粉的工艺方法及自动萃取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油料综合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生产食用菜籽粉的工艺方法及自动萃取机。

技术介绍

[0002]菜籽是我国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其占我国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都居世界之一。全脱皮菜籽中含油约为42%,还有约58%是非油脂成分(其中以营养价值高的蛋白质为主,粗蛋白高达35

45%)。因此,对于约58%非油脂成分的利用是提高原料利用率和综合效益的关键所在。目前,在我国对于非油脂成分或称为脱脂物还只是作为饲料或肥料被廉价处理,没有被用作食品或食品添加剂。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菜籽仁脱脂物中含有过量的硫甙和植酸。虽然这两种成分的含量适当时具有健康功能作用,但是其过量会导致中毒;过量硫甙导致甲状腺肿大,过量植酸导致微量矿质营养素缺乏。这表明,将这两种物质的含量降至安全食用范围是使油菜籽仁脱脂物能达到食品级的关键所在。
[0003]此外,硫甙在酶的作用下能分解产生具有很强毒性的噁唑烷酮。所以,在加工油菜籽的过程中,首先灭掉酶的活性对于生产食品级菜籽粉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食用菜籽粉的工艺方法及自动萃取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菜籽仁脱脂物中含有过量的硫甙和植酸,食用容易造成中毒的问题,进而不利于脱脂物的使用。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生产食用菜籽粉的工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步骤1、将完全脱皮的双低油菜籽仁通过灭酶和杀菌处理后,并通过去油方法将其油脂含量降低至10

21%,得到部分脱脂油菜籽粉,备用;
[0008]步骤2、将步骤1中部分脱脂油菜籽粉放入自动萃取机中,按4:1液料比加入食品级75%乙醇水溶液浸泡脱脂油菜籽粉并搅拌5分钟

5小时使蛋白质变得不溶后,加入水使乙醇浓度变为0

29.94%或加乙醇使其浓度变为95

100%;
[0009]步骤3、将乙醇溶液完全排出后,继续用乙醇浓度为0

29.94%或95

100%的水溶液洗脱若干次,直到取样检测固形物中的硫甙葡萄糖甙含量以干基计<0.3mmol/kg(<120mg/kg)为止;
[0010]步骤4、将乙醇溶液洗脱后所得固体物质中的乙醇通过蒸馏完全除去后用盐酸或柠檬酸溶液进行酸化;
[0011]步骤5、将酸化过的固体物质中加入适量的食品级植酸酶使其浓度以干物质计达到0.01

2.00%,处理30

60分钟后于80℃加热10分钟使酶失活;
[0012]步骤6、将经酶处理过的固体物质干燥至含5

6%水分后,粉碎成粉,得到食用油菜籽粉。
[0013]采用上述方法,可通过食品级乙醇水溶液与脱脂油菜籽粉中反应洗脱硫甙,使其含量以干基计<0.3mmol/kg(<120mg/kg),同时通过植酸酶处理脱去部分植酸使其植酸浓度以干物质计达到<1.50%,从而使部分脱脂的菜籽粉达到食品级。
[0014]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的去油方法为新水法或冷榨法去油。
[0015]优选的,所述步骤4所述的蒸馏除去乙醇工序在真空条件下进行;盐酸和柠檬酸溶液浓度分别为0.1N和0.2M;且酸化至pH2

6.5。
[0016]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的杀菌处理在微波或65

130℃条件下进行。
[0017]优选的,所述脱皮双低油菜籽仁通过灭酶处理用于灭掉硫甙分解酶以阻止其转化成毒性强的噁唑烷酮。
[0018]优选的,所述自动萃取机包括外筒和旋转设置于外筒内的内筒,且内筒侧面开设有若干通孔,内筒内置有搅拌装置,且自动萃取机的下方设有排液口和排料口。
[0019]采用上述结构设计,所述自动萃取机用于将部分脱脂油菜籽粉通过乙醇溶液浸泡使其蛋白质变得不熔后,溶液从排液口排出,固体物从排料口排出。
[0020]优选的,所述内筒的上下两端均通过轴承旋转装设于外筒的上下两端,所述搅拌装置通过升降装置活动装设于外筒上。
[0021]优选的,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转动轴、搅拌杆和调速电机,所述调速电机通过安装板装设于升降装置上,所述转动轴的上端与调速电机连接驱动,下端活动装设于内筒的底部,所述搅拌杆成型于转动轴上。
[0022]优选的,所述排料口设置于内筒的底部,所述排液口设置于外筒上,且位于内筒与外筒之间位置处。
[002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自动萃取装置,包括上述生产食用菜籽粉的工艺方法中的自动萃取装置。
[002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5]本专利技术首先将脱皮菜籽仁进行部分脱脂处理,然后在自动萃取机中用适当浓度的乙醇处理部分脱脂菜籽粉使其蛋白质变型失去溶解性,再继续添加一定浓度的乙醇溶液洗脱硫甙使其浓度达到可安全食用范围以内使其含量以干基计<0.3mmol/kg(<120mg/kg),同时通过植酸酶处理脱去部分植酸使其植酸浓度以干物质计达到<1.50%,从而使部分脱脂的菜籽粉达到食品级。进而使脱脂菜籽粉可以用于食用,填补了脱皮脱脂菜籽粉用于食品方面的空白,所得食品级菜籽粉可用于混合谷物棒、什锦燕麦片或类似食品、膨化谷物制品、各类快餐食品、无面筋饼干、各类面包、各类蛋白肉制品等,用量最高可达到20%。
附图说明
[0026]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7]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自动萃取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8]外筒1、内筒2、通孔2a、搅拌装置3、转动轴3a、搅拌杆3b、调速电机3c、安装板3d、排液口4、排料口5、轴承6、升降装置7。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0030]实施例1
[0031]一种生产食用菜籽粉的工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2]步骤1、将完全脱皮的双低油菜籽仁通过灭酶和杀菌处理,通过灭酶处理用于灭掉硫甙分解酶以阻止其转化成毒性强的噁唑烷酮,杀菌处理在65℃条件下进行或采用微波杀菌处理。并通过去油方法将其油脂含量降低至21%,得到部分脱脂油菜籽粉,备用;本实施例中,去油方法为新水法或冷榨法去油。所述新水法原理为将物料和水混合物进行搅拌,使物料搅拌后充分吸水,水完全被物料中的亲水性物质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通过氢键作用吸收,在氢键的驱动下吸水的固体物聚团,使油脂从聚集的湿固体物料的表面排出而出油。本实施例选取的双低油菜籽仁为低硫甙、低介酸的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食用菜籽粉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完全脱皮的双低油菜籽仁通过灭酶和杀菌处理后,并通过去油方法将其油脂含量降低至10

21%,得到部分脱脂油菜籽粉,备用;步骤2、将步骤1中部分脱脂油菜籽粉放入自动萃取机中,按4:1液料比加入食品级75%乙醇水溶液浸泡脱脂油菜籽粉并搅拌5分钟

5小时使蛋白质变得不溶后,加入水使乙醇浓度变为0

29.94%或加乙醇使其浓度变为95

100%;步骤3、将乙醇溶液完全排出后,继续用乙醇浓度为0

29.94%或95

100%的水溶液洗脱若干次,直到取样检测固形物中的硫甙葡萄糖甙含量以干基计<0.3mmol/kg(<120mg/kg)为止;步骤4、将乙醇溶液洗脱后所得固体物质中的乙醇通过蒸馏完全除去后用盐酸或柠檬酸溶液进行酸化;步骤5、将酸化过的固体物质中加入食品级植酸酶使其浓度以干物质计达到0.01

2.00%,处理30

60分钟后于80℃加热10分钟使酶失活;步骤6、将经酶处理过的固体物质干燥至含5

6%水分后,粉碎成粉,得到食用油菜籽粉。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食用菜籽粉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去油方法为新水法或冷榨法去油。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食用菜籽粉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所述的蒸馏除去乙醇工序在真空条件下进行;盐酸和柠檬酸溶液浓度分别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文标
申请(专利权)人:鼎新思远重庆粮油食品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