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0878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27
在连接器中,防止在端子部件的组装不良状态下将保持件安装于壳体,减少不合格品的产生。连接器(10)具有壳体(22)、端子部件(38)和保持件(62),其中,壳体划定出沿规定的方向延伸的端子收容室(34);端子部件沿规定的插入方向(A)插入端子收容室(34);保持件通过从与插入方向(A)正交的方向(B)插入壳体(22)而被安装于壳体(22),以与设置于端子部件(38)的卡止部(46B)卡合来防止端子部件(38)脱落,端子部件(38)是包含凸形状部(80)的板材的折弯成型件,凸形状部在保持件(62)相对于壳体(22)的插入方向(B)的一侧具有顶部,凸形状部(80)面向端子部件(38)的插入方向(A)的端面构成卡止部(46B)。(46B)。(46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连接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connector),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用于电连接的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作为用于电连接的连接器,已知一种具有电绝缘性的壳体、导电性的端子部件和保持件(retainer)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壳体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端子收容室;所述端子部件被插入端子收容室;所述保持件被安装于壳体(例如,专利文献1~3)。
[0003]保持件通过在与所述一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下方向)相对于壳体插入,面向前后方向的保持件侧端面与设置于端子部件的端子侧端面相向,从而阻止端子部件从端子收容室脱出。[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0004]专利文献1:WO2018/207651专利文献2:P2019

192613A专利文献3:P2020

24866A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0005]在端子部件未被插入至端子收容室的前后方向上的规定的位置的状态下,即,在端子部件的组装不良状态下,当想要将保持件组装于壳体时,保持件压到端子部件上,当用强力推压保持件时,端子部件的、被保持件压上的部分发生变形,从而即使在端子部件的组装不良状态下也有可能将保持件安装于壳体。
[0006]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在连接器中防止保持件在端子部件的组装不良状态下被安装于壳体,从而减少不合格品的产生。[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0007]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10)具有壳体(22)、端子部件(38)和保持件(62),其中,所述壳体划定出沿规定的方向延伸的端子收容室(34);所述端子部件沿规定的插入方向(A)插入所述端子收容室;所述保持件通过从与所述插入方向正交的方向(B)插入所述壳体而被安装于所述壳体,以与设置于所述端子部件的卡止部(46B)卡合来防止所述端子部件脱落,其中,所述端子部件包含凸形状部(80),该凸形状部在所述保持件相对于所述壳体的插入方向的一侧具有顶部,所述凸形状部面向所述端子部件的插入方向的端面构成所述卡止部。
[0008]根据该结构,构成卡止部的凸形状部的保持件插入方向上的压曲强度(buckling strength)变高,从而防止在端子部件的组装不良状态下将保持件安装于壳体,减少不合格品的产生。
[0009]在上述连接器中,优选为所述端子部件是板材的折弯成型件。
[0010]根据该结构,易于制造包含凸形状部的端子部件。
[0011]在上述连接器中,优选为所述端子部件具有:位于左右的第1侧壁(42)及第2侧壁(44);和从所述第1侧壁向所述第2侧壁的一侧倾斜的第1延伸片(72)及从所述第2侧壁向所述第1侧壁的一侧倾斜的第2延伸片(74),所述第1延伸片和所述第2延伸片在各自的自由端侧沿所述端子部件的插入方向以彼此偏置的方式互相支承而构成所述凸形状部。
[0012]根据该结构,构成保持件插入方向上的压曲强度高的凸形状部,防止在端子部件的组装不良状态下将保持件安装于壳体。
[0013]在上述连接器中,优选为所述第1延伸片在所述自由端侧沿所述第2延伸片折弯而与所述第2延伸片重合,所述第2延伸片在所述自由端侧沿所述第1延伸片折弯而与所述第1延伸片重合。
[0014]根据该结构,凸形状部的保持件插入方向上的压曲强度进一步变高,防止在端子部件的组装不良状态下将保持件安装于壳体。
[0015]在上述连接器中,优选为所述端子部件具有:位于左右的第1侧壁(42)及第2侧壁(44);和从所述第1侧壁向所述第2侧壁呈拱状延伸且其自由端被支承于所述第2侧壁的第1延伸片(76),所述第1延伸片构成所述凸形状部。
[0016]根据该结构,构成卡止部的凸形状部的保持件插入方向上的压曲强度变高,从而防止在端子部件的组装不良状态下将保持件安装于壳体,减少不合格品的产生。
[0017]在上述连接器中,优选为还具有从所述第2侧壁向所述第1侧壁延伸的第2延伸片(78),所述第1延伸片通过所述第2延伸片被支承于所述第2侧壁。
[0018]根据该结构,构成卡止部的凸形状部的保持件插入方向上的压曲强度变高,从而防止在端子部件的组装不良状态下将保持件安装于壳体,减少不合格品的产生。
[0019]在上述连接器中,优选为所述第2延伸片包含自由端(78A),该自由端通过设置于所述第1延伸片的基端部的切口部(76A)而被支承于所述第1侧壁。
[0020]根据该结构,凸形状部的保持件插入方向上的压曲强度进一步变高,防止在端子部件的组装不良状态下将保持件安装于壳体。
[0021]在上述连接器中,优选为所述卡止部包含沿与所述插入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卡止端面(46B),所述保持件具有相对于所述插入方向倾斜且与所述卡止端面抵接的倾斜端面(66B)。
[0022]根据该结构,通过保持件相对于壳体的插入,辅助地进行端子部件相对于壳体的插入。
[0023]在上述连接器中,优选为所述端子部件具有相对于所述插入方向面向后方的端面(56A),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面向后方的端面相向且由悬臂梁构成的矛形片(58),该矛形片包含与所述面向后方的端面相向的自由端(58A)。
[0024]根据该结构,除了保持件以外,也通过矛形片进行端子部件相对于壳体的卡止。[专利技术效果][002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防止在端子部件的组装不良状态下将保持件安装于连接器壳体,减少不合格品的产生。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的实施方式1的立体图。图2是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沿图1的线III

III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的保持件组装过程的一例的剖视图(相当于沿图1的线III

III的剖视图)。图5是沿图1的线V

V的剖视图。图6是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所使用的保持件的上下翻转的立体图。图7是从上方观察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所使用的端子部件的立体图。图8是从下方观察该端子部件的立体图。图9是该端子部件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图10的(A)是沿图9的线X(A)

X(A)的剖视图,(B)是沿图9的线X(B)

X(B)的剖视图。图11是从上方观察实施方式2的连接器所使用的端子部件的立体图。图12是该端子部件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图13的(A)是沿图12的线XIII(A)

XIII(A)的剖视图,(B)是沿图12的线XIII(B)

XIII(B)的剖视图。图14是从上方观察实施方式3的连接器所使用的端子部件的立体图。图15是该端子部件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图16的(A)是沿图15的线XVI(A)

XVI(A)的剖视图,(B)是沿图15的线XVI(B)

XVI(B)的剖视图。图17是从上方观察实施方式4的连接器所使用的端子部件的立体图。图18是该端子部件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图19是沿图18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连接器,具有壳体、端子部件和保持件,其中,所述壳体划定出沿规定的方向延伸的端子收容室;所述端子部件沿规定的插入方向插入所述端子收容室;所述保持件通过从与所述插入方向正交的方向插入所述壳体而被安装于所述壳体,以与设置于所述端子部件的卡止部卡合来防止所述端子部件脱落,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部件包含凸形状部,该凸形状部在所述保持件相对于所述壳体的插入方向的一侧具有顶部,所述凸形状部面向所述端子部件的插入方向的端面构成所述卡止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部件是板材的折弯成型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部件具有:位于左右的第1侧壁及第2侧壁;和从所述第1侧壁向所述第2侧壁的一侧倾斜的第1延伸片及从所述第2侧壁向所述第1侧壁的一侧倾斜的第2延伸片,所述第1延伸片和所述第2延伸片在各自的自由端侧沿所述端子部件的插入方向以彼此偏置的方式互相支承而构成所述凸形状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延伸片在所述自由端侧沿所述第2延伸片折弯而与所述第2延伸片重合,所述第2延伸片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榎本真也西村纪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端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