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6977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44
良好地矫正锁定臂的位置。连接器(1)具备:第1壳体(10);阴端子零件(27),其从后方插入第1壳体(10);第2壳体(50),其供第1壳体(10)嵌合;锁定臂(22),其设置于第1壳体(10)且与第2壳体(50)卡止,能够向将第1壳体(10)与第2壳体(50)锁定为嵌合状态的锁定位置、和解除锁定而使第1壳体(10)与第2壳体(50)能够脱离的解锁位置移位;以及矫正部(74),其配置成在第1壳体(10)与第2壳体(50)的嵌合状态下与锁定臂(22)中的解锁方向侧的面对置。中的解锁方向侧的面对置。中的解锁方向侧的面对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连接器


[0001]本公开涉及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现有的连接器。该连接器在阴侧连接器设置有具有锁定用凸部的锁定臂。阴侧连接器的锁定用凸部与在阳侧连接器的锁定用凹部形成的垂直面卡止。由此,保持阴侧连接器与阳侧连接器的嵌合状态。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0

6470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9

16929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4]锁定臂的前端部以及后端部通过结合部而与阴侧壳体连结。锁定臂的前后方向中央部不与阴侧壳体连结,而在与阴侧壳体之间形成空隙。因此,阴侧壳体例如在输送工序等中,如果长时间持续在锁定臂的前后方向中央部施加有外力的状态,那么锁定臂有可能变形而维持与阴侧壳体接近的状态。这样,锁定臂已经变形的阴侧连接器即便与阳侧连接器嵌合,锁定用凸部与锁定用凹部的垂直面的卡止也可能容易脱离。
[0005]本公开是基于上述的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良好地矫正已经变形的锁定臂的位置。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06]本公开的连接器具备:第1壳体;端子零件,其从后方插入所述第1壳体;第2壳体,其供所述第1壳体嵌合;锁定臂,其设置于所述第1壳体并且与所述第2壳体卡止,能够向将所述第1壳体与所述第2壳体锁定为嵌合状态的锁定位置、和解除所述锁定而使所述第1壳体与所述第2壳体能够脱离的解锁位置移位;和矫正部,其配置成在所述嵌合状态下与所述锁定臂中的所述解锁方向侧的面对置。专利技术效果
[0007]根据本公开,能够良好地矫正锁定臂的位置。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从前斜上方观察在实施方式1的第1壳体安装有阴端子零件以及止动件的状
态的立体图。图2是从后斜上方观察在实施方式1的第1壳体安装有阴端子零件以及止动件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从上方观察在实施方式1的第1壳体安装有阴端子零件以及止动件的状态的俯视图。图4是图3中的A

A线剖视图。图5是示出在实施方式1中,安装有阴端子零件以及止动件的第1壳体与第2壳体嵌合的状态的侧视剖视图。图6是从前斜上方观察的在实施方式2的第1壳体安装有阴端子零件以及止动件的状态的立体图。图7是示出在实施方式2中,安装有阴端子零件以及止动件的第1壳体与第2壳体的嵌合状态的侧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首先,并列记载并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本公开的连接器具备:(1)第1壳体;端子零件,其从后方插入第1壳体;第2壳体,其供第1壳体嵌合;锁定臂,其设置于第1壳体并且与第2壳体卡止,能够向将第1壳体与所述第2壳体锁定为嵌合状态的锁定位置、和解除锁定而使第1壳体与第2壳体能够脱离的解锁位置移位;和矫正部,其配置成在嵌合状态下与锁定臂中的解锁方向侧的面对置。根据该结构,即使锁定臂已成为移位到解锁位置的状态,也能通过矫正部将锁定臂矫正到锁定位置。
[0010](2)优选,本公开的连接器的矫正部设置于使端子零件成为防脱状态的止动件。根据该结构,通过将矫正部设置于止动件,能够抑制部件数量的增加。
[0011](3)优选,本公开的连接器的锁定臂在前后方向中央部具有在嵌合状态下与第2壳体卡止的凸部,通过设置于前端部的前侧连结部、以及设置于后端部的左右两侧的一对后侧连结部这3处与第1壳体连结,止动件从后方安装于第1壳体,在止动件使端子零件成为防脱状态时,矫正部的顶端比凸部位于后方。根据该结构,矫正部能够一边矫正锁定臂的位置一边容许设置有锁定臂的凸部的区域向解锁位置移位,因此能够使嵌合状态的壳体彼此脱离。
[0012](4)优选,本公开的连接器的矫正部配置于止动件的左右方向中央部,止动件具有:一对卡止部,所述一对卡止部各自与第1壳体的左右两侧卡止而保持防脱状态;和一对移动限制部,所述一对移动限制部配置成比一对卡止部靠左右方向中央并且夹着矫正部,限制矫正部向后方移动。根据该结构,即使在卡止部与第1壳体卡止的状态下端子零件被向后方拉动,也能通过移动限制部保持将配置于止动件的左右方向中央部的矫正部,配置成与锁定臂中的解锁方向侧的面对置的状态,能够确保将锁定臂保持在已矫正到锁定位置的状态。
[0013](5)优选,本公开的连接器的矫正部设置于第2壳体,锁定臂在前后方向中央部具有在嵌合状态下与第2壳体卡止的凸部,矫正部的顶端是在嵌合状态下仅与未形成凸部的
区域对应的位置。根据该结构,矫正部能够一边将锁定臂的位置矫正到锁定位置,一边容许设置有锁定臂的凸部的区域向解锁位置移位,因此能够使嵌合状态的壳体彼此脱离。
[0014](6)优选,本公开的连接器的锁定臂通过设置于前端部的左右两侧的一对前侧连结部与第1壳体连结,当使第1壳体与第2壳体成为嵌合状态时,矫正部从前方插入一对前侧连结部之间。根据该结构,锁定臂当中前侧连结部附近的部分被前侧连结部抑制向解锁位置变形,因此,矫正部容易插入于一对前侧连结部之间。
[0015][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详细][实施方式1]以下,结合图1~图5对将本公开具体化而得的实施方式1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前后的方向,将图3中的左方定义为前方,右方定义为后方。关于上下的方向,将图3中的跟前侧定义为上方,里侧定义为下方。关于左右的方向,将图3中的上方定义为左方,将下方定义为右方。
[0016]本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1具备合成树脂制的第1壳体10、设置于第1壳体10的锁定臂22、作为端子零件的多个阴端子零件27、合成树脂制的止动件70、和合成树脂制的第2壳体50。
[0017]如图1所示,第1壳体10是单个构件,将整体呈块状的端子收纳部11和后述的锁定臂22形成为一体。在端子收纳部11内,沿着左右方向并排形成有多个端子收纳室12。在端子收纳室12的下表面形成有能够向上下方向弹性变形的矛状件13(参见图4。)。端子收纳室12的后端在第1壳体10的后端面开口。
[0018]在第1壳体10的左右两外侧面形成有朝向第1壳体10的左右方向中央凹陷而成的一对凹部17。在各凹部17设置有第1被卡止部18,该第1被卡止部18朝向从左右方向中央向左方以及右方的方向(以下,也称为左右方向外方)突出,止动件70所具有的卡止部72卡止于第1被卡止部18。在第1壳体10的端子收纳部11的外表面16(上表面)向上突出地设置有一对第2被卡止部14。各第2被卡止部14配置于锁定臂22的后端部的左方以及右方。
[0019]锁定臂22与第1壳体10形成为一体。锁定臂22具有臂主体部23、前侧连结部24、一对后侧连结部25以及凸部26。臂主体部23沿着端子收纳部11的外表面16(上表面)沿着前后方向延伸。前侧连结部24从臂主体部23的前端部向下方伸出,与端子收纳部11的外表面16(上表面)连结。一对后侧连结部25在臂主体部23的后端部的左右两侧各配置1个,从臂主体部23的后端部向下方伸出,并且与端子收纳部11的外表面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连接器,其中,具备:第1壳体;端子零件,其从后方插入所述第1壳体;第2壳体,其供所述第1壳体嵌合;锁定臂,其设置于所述第1壳体并且与所述第2壳体卡止,能够向将所述第1壳体与所述第2壳体锁定为嵌合状态的锁定位置、和解除所述锁定而使所述第1壳体与所述第2壳体能够脱离的解锁位置移位;以及矫正部,其配置成在所述嵌合状态下与所述锁定臂中的解锁方向侧的面对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矫正部设置于使所述端子零件成为防脱状态的止动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锁定臂在前后方向中央部具有在所述嵌合状态下与所述第2壳体卡止的凸部,通过设置于前端部的前侧连结部以及设置于后端部的左右两侧的一对后侧连结部这3处与所述第1壳体连结,所述止动件从后方安装于所述第1壳体,在所述止动件使所述端子零件成为所述防脱状态时,所述矫正部的顶端比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村哲矢野崎新史齐藤大亮中村英人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