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尔公司专利>正文

用于撞击变形的座椅靠背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0496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20
本申请涉及用于撞击变形的座椅靠背框架。座椅靠背框架设有多个直立构件和使多个直立构件互连的至少一个横向构件。多个直立构件中的至少一个直立构件具有薄弱区域,以控制座椅靠背框架在撞击情况下的变形。靠背框架在撞击情况下的变形。靠背框架在撞击情况下的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撞击变形的座椅靠背框架


[0001]各种实施例涉及一种设计用于在撞击情况下控制变形的座椅靠背框架。
[0002]背景
[0003]Pistilli等人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开号US 2021/0188143 A1(于2021年6月24日发布给李尔公司)公开了一种具有撞击能量管理的交通工具座椅组件。
[0004]概述
[0005]根据实施例,座椅靠背框架设有多个直立构件和使多个直立构件互连的至少一个横向构件。多个直立构件中的至少一个直立构件具有薄弱区域,以控制座椅靠背框架在撞击情况下的变形。
[0006]根据进一步的实施例,薄弱区域在沿多个直立构件中的至少一个直立构件的长度的中间处形成。
[0007]根据另一进一步的实施例,多个直立构件中的至少一个直立构件沿其长度具有大致均匀的横截面。薄弱区域的横截面小于该大致均匀的横截面。
[0008]根据另一进一步的实施例,多个直立构件中的至少一个直立构件具有管状横截面。薄弱区域是压扁的。
[0009]根据更进一步的实施例,压扁的薄弱区域面向座椅靠背框架的后部方向。
[0010]根据另一进一步的实施例,多个直立构件中的至少一个直立构件还设有结构丝(structural wire)。薄弱区域相对于结构丝的长度弯曲。
[0011]根据另一进一步的实施例,多个直立构件还设有外侧直立构件和与外侧直立构件横向间隔开的至少一个内侧直立构件。薄弱区域形成在至少一个内侧直立构件中。
[0012]根据更进一步的实施例,薄弱区域不形成在外侧直立构件中。
[0013]根据另一进一步的实施例,多个直立构件还设有外侧直立构件和多个内侧直立构件,每个内侧直立构件与外侧直立构件横向间隔开。薄弱区域形成在多个内侧直立构件中的每一个内侧直立构件中。
[0014]根据另一实施例,座椅组件设有具有多个直立构件的座椅靠背框架,和使多个直立构件互连的至少一个横向构件。多个直立构件中的至少一个直立构件具有薄弱区域,以控制座椅靠背框架在撞击情况下的变形。多个直立构件还设有外侧直立构件和与外侧直立构件横向间隔开的至少一个内侧直立构件。薄弱区域形成在至少一个内侧直立构件中。闩锁机构在外侧直立构件处或在与外侧直立构件相邻的至少一个横向构件处附接到座椅靠背框架。
[0015]根据另一实施例,座椅组件设有具有多个直立构件的座椅靠背框架和使多个直立构件互连的至少一个横向构件。多个直立构件中的至少一个直立构件具有薄弱区域,以控制座椅靠背框架在撞击情况下的变形。多个直立构件还设有外侧直立构件和多个内侧直立构件,每个内侧直立构件与外侧直立构件横向间隔开。薄弱区域形成在多个内侧直立构件中的每一个内侧直立构件中。闩锁机构在外侧直立构件处或在与外侧直立构件相邻的至少一个横向构件处附接到座椅靠背框架。
[0016]根据另一实施例,一种座椅组件,其设有座椅靠背框架,该座椅靠背框架具有多个直立构件和使多个直立构件互连的至少一个横向构件。多个直立构件中的至少一个直立构件具有薄弱区域,以控制座椅靠背框架在撞击情况下的变形。闩锁机构在多个直立构件中的外侧直立构件处或在与外侧直立构件相邻的至少一个横向构件处附接到座椅靠背框架。薄弱区域形成在与外侧直立构件横向间隔开的内侧直立构件中。
[0017]根据另一实施例,一种座椅组件,其设有带有外侧直立构件的座椅靠背框架。至少一个内侧直立构件与外侧直立构件横向间隔开。至少一个横向构件使外侧直立构件和至少一个内侧直立构件互连。闩锁机构在外侧直立构件处或在与外侧直立构件相邻的至少一个横向构件处附接到座椅靠背框架。至少一个内侧直立构件具有薄弱区域,以控制座椅组件在撞击情况下的变形。
[0018]根据进一步的实施例,至少一个内侧直立构件还设有多个内侧直立构件,每个内侧直立构件与外侧直立构件横向间隔开。薄弱区域形成在多个内侧直立构件中的每一个内侧直立构件中。
[0019]根据另一进一步的实施例,薄弱区域在沿至少一个内侧直立构件的长度的中间处形成。
[0020]根据又另一进一步的实施例,至少一个内侧直立构件具有管状横截面。薄弱区域是压扁的。
[0021]根据更进一步的实施例,压扁的薄弱区域面向座椅组件的后部方向。
[0022]根据另一进一步的实施例,至少一个内侧直立构件还设有结构丝。薄弱区域相对于结构丝的长度弯曲。
[0023]根据另一进一步的实施例,薄弱区域不形成在外侧直立构件中。
[0024]根据另一实施例,一种座椅组件,其设有座椅靠背框架,该座椅靠背框架具有外侧直立构件、与外侧直立构件横向间隔开的多个内侧直立构件、以及使外侧直立构件和多个内侧直立构件互连的至少一个横向构件。闩锁机构在外侧直立构件处或在与外侧直立构件相邻的至少一个横向构件处附接到座椅靠背框架。多个内侧直立构件中各自具有在沿其长度的中间处的薄弱区域,以控制座椅组件在撞击情况下的变形。薄弱区域不形成在外侧直立构件中。多个内侧直立构件中的至少一个内侧直立构件具有管状横截面。管状内侧直立构件的薄弱区域面向座椅组件的后部方向是压扁的。
[0025]附图简述
[0026]图1是根据实施例的座椅组件的前透视图;
[0027]图2是示出了部分拆卸的图1的座椅组件的前侧立视图;
[0028]图3是图1的座椅组件的后侧立视图;
[0029]图4是图1的座椅组件的一部分的放大局部前透视图;
[0030]图5是示出了带有货物的图1的座椅组件在撞击情况之前的右侧立视图;
[0031]图6是示出了带有货物的图1的座椅组件在撞击情况期间的右侧立视图;
[0032]图7是图1的座椅组件在图6的撞击情况期间的放大局部右侧立视图;
[0033]图8是示出了图1的座椅组件在图6的撞击情况之后的后侧立视图;
[0034]图9是示出了图1的座椅组件在图6的撞击情况之后的局部右侧立视图;和
[0035]图10是示出了图1的座椅组件在图6的撞击情况之后的局部俯视图。
[0036]详细描述
[0037]根据需要,本文公开了本专利技术的详细实施例;然而,应理解,所公开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本专利技术可以以各种形式和替代形式来体现。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一些特征可能被放大或缩小以示出特定部件的细节。因此,本文所公开的具体的结构细节和功能细节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性的,而是仅仅作为用于教导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以各种方式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代表性基础。
[0038]图1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座椅组件20。座椅组件20是用于安装在诸如陆地交通工具、飞行器、水运工具等交通工具内的交通工具座椅组件20。座椅组件20是以后排座椅组件20示出的;然而,座椅组件20可以用于交通工具内的任何座位排(seating row)中。座椅组件20是以长凳式座椅组件(bench seat assembly)20描绘的,该长凳式座椅组件具有用于支撑多达三个就座的乘员的长凳式座椅底部22。然而,也可以使用任何数量的座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座椅靠背框架,包括:多个直立构件;以及至少一个横向构件,所述至少一个横向构件使所述多个直立构件互连;并且其中,所述多个直立构件中的至少一个直立构件具有薄弱区域,以控制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在撞击情况下的变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靠背框架,其中,所述薄弱区域在沿所述多个直立构件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直立构件的长度的中间处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靠背框架,其中,所述多个直立构件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直立构件沿其长度具有大致均匀的横截面;并且其中,所述薄弱区域的横截面小于所述大致均匀的横截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靠背框架,其中,所述多个直立构件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直立构件具有管状横截面;并且其中,所述薄弱区域是压扁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靠背框架,其中,压扁的所述薄弱区域面向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后部方向。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靠背框架,其中,所述多个直立构件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直立构件包括结构丝;并且其中,所述薄弱区域相对于所述结构丝的长度弯曲。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靠背框架,其中,所述多个直立构件还包括:外侧直立构件;和至少一个内侧直立构件,所述至少一个内侧直立构件与所述外侧直立构件横向间隔开;并且其中,所述薄弱区域形成在所述至少一个内侧直立构件中。8.一种座椅组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座椅靠背框架;以及闩锁机构,所述闩锁机构在所述外侧直立构件处或在与所述外侧直立构件相邻的所述至少一个横向构件处附接到所述座椅靠背框架。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座椅靠背框架,其中,所述薄弱区域不形成在所述外侧直立构件中。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靠背框架,其中,所述多个直立构件还包括:外侧直立构件;和多个内侧直立构件,每个内侧直立构件与所述外侧直立构件横向间隔开;并且其中,所述薄弱区域形成在所述多个内侧直立构件中的每一个内侧直立构件中。11.一种座椅组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座椅靠背框架;以及闩锁机构,所述闩锁机构在所述外侧直立构件处或在与所述外侧直立构件相邻的所述至少一个横向构件处附接到所述座椅靠背框架上。12.一种座椅组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靠背框架;以及
闩锁机构,所述闩锁机构在所述多个直立构件中的外侧直立构件处或在与所述外侧直立构件相邻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丹羽将之
申请(专利权)人:李尔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