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动客车再生制动与刹车防抱死系统相匹配的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00465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纯电动客车再生制动与刹车防抱死系统相匹配的控制方法,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该控制方法创新性地提出将制动情景作为设定当前时刻再生制动力的预计退出时间的参数之一,从而对刹车防抱死系统激活时再生制动力退出过程进行细化调控,使再生制动力对气压制动力形成补充,优化了整体制动效果。相较于现有技术,该控制方法所涉及的控制因数少,易于部署,能够在保持刹车防抱死系统封闭的前提下,有效改善防抱死系统激活时的整车制动效果。动效果。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纯电动客车再生制动与刹车防抱死系统相匹配的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汽车
,特别涉及纯电动客车再生制动与刹车防抱死系统相匹配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纯电动客车制动过程中制动力来源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利用电机制动回收产生的再生制动力;另一种是通过气压制动系统产生的气压制动力。纯电动客车配备的刹车防抱死(ABS)系统,可对气压制动系统产生的气压制动力进行控制,在紧急制动过程中,通过调整气压制动力避免车轮抱死,保证车辆在紧急制动过程中的操纵稳定性。刹车防抱死系统的介入将导致平均气压制动力降低,整车制动距离延长。一般情况下,为避免与刹车防抱死系统发生冲突,整车控制系统在紧急制动过程中,需要控制电机立刻停止再生制动,这进一步削弱了整车的制动合力。对于再生制动力峰值与气压制动力峰值接近的大型纯电动客车,上述情况将导致车轮紧急制动下制动距离过长、低附着系数路面上制动整车前冲等问题。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诸如公开号为CN112109554 A的许多专利都公开了在刹车防抱死激活情况下,采取再生制动力与气压制动力相互匹配的技术方案。但是这些方案大部分需要整车控制系统与刹车防抱死系统同步调试、标定,并通过获取车轮滑移率匹配再生制动力,因此普遍存在控制参与因数多,控制算法复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纯电动客车再生制动与刹车防抱死系统相匹配的控制方法,其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纯电动客车再生制动与刹车防抱死系统相匹配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判断刹车防抱死系统工作信号是否激活,若激活则执行步骤S2,若未激活则执行步骤S3;S2、获取当前时刻的再生制动力 ,根据当前时刻的制动情景与车速综合设定当前时刻再生制动力的预计退出时间 ,采用公式(1)计算下一时刻的再生制动力 ,并执行步骤S4;式中: 为控制循环单次运行时间;S3、获取当前时刻的再生制动力 ,根据正常行驶策略计算下一时刻的再生制动力 ,并执行步骤S4;S4、电机控制器与电机执行下一时刻的再生制动力,执行完毕后,整车控制器
检测实时车速是否大于设定车速,若大于设定车速则重新执行步骤S1

S4,若小于设定车速则结束再生制动力控制。
[0006]进一步,当前时刻再生制动力的预计退出时间的设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21、判断是否首次计算当前时刻再生制动力的预计退出时间 ,若是则执行步骤S22,否则执行步骤S23;S22、设定再生制动力的最大预计退出时间,根据制动情景选取因数a,由此确认当前时刻再生制动力的预计退出时间 ;S23、获取上一时刻再生制动力的预计退出时间,由此确认当前时刻再生制动力的预计退出时间 。
[0007]进一步,在步骤S2中,制动情景包括如下两种:a、较高车速下的紧急制动;b、路面附着情况不佳时的缓速制动;制动情景的判断方法为:实时采集车速和制动踏板的开度;若车速高于预设值,且制动踏板的开度变化达到预设程度,则判断当前的制动情景为较高车速下的紧急制动;若车速未高于预设值,但制动踏板的开度变化达到预设程度,则判断当前的制动情景为路面附着情况不佳时的缓速制动。
[0008]进一步,在步骤S22中,再生制动力的最大预计退出时间 的取值范围为4

6s;紧急制动对应的因数a的取值范围为0.45

0.55,缓速制动对应因数a的取值范围为0.2

0.3。
[0009]进一步,在步骤S4中,所述设定车速为5km/h。
[0010]和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控制方法对刹车防抱死系统激活时再生制动力退出过程进行细化调控,使再生制动力对气压制动力形成补充,优化了整体制动效果。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控制因数少,易于部署,能够在保持刹车防抱死系统封闭的前提下,有效改善防抱死系统激活时的整车制动效果。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现有技术中再生制动力与气压制动力相匹配的控制流程图。
[0012]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控制流程示意图。
[0013]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再生制动力的预计退出时间的设定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全面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描述到许多细节,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无需这些细节也可实现本专利技术。
[0015]图1为现有技术中再生制动力与气压制动力相匹配的控制流程图,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纯电动客车再生制动与刹车防抱死系统相匹配的控制方法,实际运行于图1中左侧虚线框中的流程。该控制方法的信号输入来源包括以下两个:1、刹车防抱死系统控制器发出的工作信号,该输入信号激活时说明刹车防抱死系统开始工作;2、整车当前行驶车速。该控制方法的输出信号为整车再生制动力。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构思为:在防抱死系统激活时,通过综合判断制动情景,细化调控再生制动力的退出过程,保留部分再生制动力作为对气压制动力的补充,从而缩短制动距离、避免整车前冲。
[0016]如图2所示,该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判断刹车防抱死系统工作信号是否激活,若激活则执行步骤S2,若未激活则执行步骤S3;S2、获取当前时刻的再生制动力 ,根据当前时刻的制动情景与车速综合设定当前时刻再生制动力的预计退出时间 ,采用公式(1)计算下一时刻的再生制动力 ,并执行步骤S4;式中:为控制循环单次运行时间;S3、获取当前时刻的再生制动力,根据正常行驶策略计算下一时刻的再生制动力 ,并执行步骤S4;S4、电机控制器与电机执行下一时刻的再生制动力,执行完毕后,整车控制器检测实时车速是否大于设定车速,若大于设定车速则重新执行步骤S1

S4,若小于设定车速则结束再生制动力控制。
[0017]步骤S2为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步骤,其实质在于结合具体的制动情景对再生制动力的退出控制流程进行细化调控,创新性地提出将制动情景作为设定当前时刻再生制动力的预计退出时间 的参数之一。该设计构思来源于对大型纯电动客车在实际行驶过程中防抱死系统激活情景的总结,行驶过程中防抱死激活主要发生在以下两类制动情景中:a、较高车速下的紧急制动;b、路面附着情况不佳时(如雨雪天气、坑洼路面)的缓速制动。前者由于车速较高,紧急制动下对车轮施加较大制动力,造成车轮滑移率迅速升高,激活防抱死系统;后者由于路面附着系数不佳,制动过程中车轮打滑,激活防抱死系统。
[0018]制动情景的判断方法为:实时采集车速和制动踏板的开度;若车速高于预设值,且制动踏板的开度变化达到预设程度,则判断当前的制动情景为较高车速下的紧急制动;若车速未高于预设值,但制动踏板的开度变化达到预设程度,则判断当前的制动情景为路面附着情况不佳时的缓速制动。
[0019]对于较高车速下的紧急制动情景,要求制动距离尽可能缩短,整车制动力需维持在较高水平,当前时刻再生制动力的预计退出时间的设定值应较长,从而提高单位时间内平均再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纯电动客车再生制动与刹车防抱死系统相匹配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判断刹车防抱死系统工作信号是否激活,若激活则执行步骤S2,若未激活则执行步骤S3;S2、获取当前时刻的再生制动力,根据当前时刻的制动情景与车速综合设定当前时刻再生制动力的预计退出时间,采用公式(1)计算下一时刻的再生制动力,并执行步骤S4;式中:为控制循环单次运行时间;S3、获取当前时刻的再生制动力,根据正常行驶策略计算下一时刻的再生制动力,并执行步骤S4;S4、电机控制器与电机执行下一时刻的再生制动力,执行完毕后,整车控制器检测实时车速是否大于设定车速,若大于设定车速则重新执行步骤S1

S4,若小于设定车速则结束再生制动力控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电动客车再生制动与刹车防抱死系统相匹配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前时刻再生制动力的预计退出时间的设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21、判断是否首次计算当前时刻再生制动力的预计退出时间,若是则执行步骤S22,否则执行步骤S23;S22、设定再生制动力的最大预计退出时间,根据制动情景选取因数a,由此确认当前时刻再生制动力的预计退出时间;S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嗣帅陈厚波陈晓冰叶伟宏林汉坤林靓陈清清卢禄晟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金龙汽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