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起重运输驱动卷扬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0422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卷扬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大型起重运输驱动卷扬机,通过刹车盘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延长轴,收束转轴与动力系统连接,使得动力系统在带动收束装置进行时会通过传动皮带的传动效果驱动同步装置同步进行转动,同步装置在转动的过程中会带动从动齿轮同步进行转动,进而带动正螺纹管和反螺纹管同步进行转动,由于正螺纹管开设螺纹,使得牵引绳会沿着螺纹的旋紧方向移动,从而保证收束套筒在收起牵引绳过程中牵引绳能够在正螺纹管的导向作用下逐层缠绕在收束套筒的表面,使得牵引绳能够较为整齐的堆叠起来,避免出现收束套筒在收起牵引绳由于缺少引导导致相互挤压缠绕造成牵引绳表面受力不均造成过度磨损的问题,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型起重运输驱动卷扬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卷扬设备
,具体为一种大型起重运输驱动卷扬机。

技术介绍

[0002]卷扬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业设备,通常被人们称为绞车,能够产生非常大的牵引力,是起重设备,起吊设备或牵引设备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传统卷扬机结构由动力系统,减速系统,收束套筒这三个基本结构构成,运行过程中动力系统输出转速通过减速系统进行减速,从而形成较高的扭矩并带动收束套筒进行转动,从而收起牵引绳并完成起重起吊作业,这种结构的卷扬机是目前适用范围最广的一种,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成本低廉等优点。
[0003]虽然现有的卷扬机具有诸多的优点,但是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依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在卷扬机对牵引绳进行收束的过程中由于缺少引导,导致牵引绳在收束套筒表面缠绕时过于杂乱无章,牵引绳随意堆叠,并且在重物的作用下牵引绳之间相互挤压摩擦,这极大消耗牵引绳的使用寿命从而导致牵引绳提前报废,使得使用成本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大型起重运输驱动卷扬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型起重运输驱动卷扬机,具备引导牵引绳进行有规律收束的优点,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型起重运输驱动卷扬机,包括基座板,所述基座板顶部靠近一侧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一侧开设有圆形通孔且该圆形通孔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旋进装置,所述旋进装置外表面靠近两端的位置上且通过轴承活动套接有同步装置,所述同步装置与旋进装置相配合,所述基座板顶部位于支撑架之间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复位板,所述复位板与同步装置相对应,所述基座板顶部靠近另一侧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架Ⅱ,所述支撑架Ⅱ的一侧开设有圆形通孔且该圆形通孔的内部通过轴承活动套接有收束装置,所述支撑架Ⅱ一侧且位于收束装置上方和下方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一端开设有圆形通孔且该圆形通孔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刹车装置。
[0006]优选的,所述旋进装置包括旋进转轴,所述旋进转轴与支撑架活动套接,所述旋进转轴外表面靠近两端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一侧靠近顶部和底部的位置上分别开设有圆形通孔且该圆形通孔的内部分别活动套接有正螺纹管和反螺纹管,所述正螺纹管和反螺纹管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同步装置相啮合,所述正螺纹管和反螺纹管外表面靠近一端的位置上均活动套接有复位装置。
[0007]优选的,所述正螺纹管和反螺纹管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正螺纹管和反螺纹管外表面活动套接的复位装置分别位于两端。
[0008]优选的,所述复位装置包括接触套筒,所述接触套筒与正螺纹管的外表面活动套
接,所述接触套筒一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同步板,所述同步板底部与转盘的外表面相贴合,所述同步板一侧远离接触套筒一端的位置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同步装置相配合,所述接触套筒一侧位于同步板下方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转盘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同步装置包括同步转轴,所述同步转轴通过轴承与旋进装置活动套接,所述同步转轴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从动皮带轮,所述从动皮带轮通过传动皮带与收束装置连接,所述同步转轴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环形齿轮,所述环形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同步转轴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同步板,所述同步板的一侧开设有同步孔且同步孔以环形阵列的方式分布,所述同步孔与卡槽相配合。
[0010]优选的,所述收束装置包括收束转轴,所述收束转轴外表面固定套接有收束套筒,所述收束转轴外表面位于收束套筒两侧的位置上固定套接有刹车盘,所述刹车盘与刹车装置相配合,所述收束转轴外表面位于刹车盘两侧的位置上固定套接有主动皮带轮,所述从动皮带轮通过传动皮带与主动皮带轮相连接,所述刹车盘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延长轴。
[0011]优选的,所述刹车装置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一侧且靠近一端的位置上活动套接有接触滚筒,所述接触滚筒的外表面与收束套筒的外表面相接触,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一侧且靠近顶部和底部的位置上均固定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行程板,所述行程板一侧位于中间的位置上活动套接有行程杆,所述行程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刹车块,所述刹车块与刹车盘相配合,所述刹车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刹车弹簧且刹车弹簧的一端与行程杆固定连接。
[0012]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刹车盘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延长轴,收束转轴与动力系统连接,使得动力系统在带动收束装置进行时会通过传动皮带的传动效果驱动同步装置同步进行转动,此时通过环形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使得同步装置在转动的过程中会带动从动齿轮同步进行转动,进而带动正螺纹管和反螺纹管同步进行转动,由于正螺纹管的外表面开设有螺纹,使得牵引绳会沿着螺纹的旋紧方向移动,从而保证收束套筒在收起牵引绳过程中牵引绳能够在正螺纹管的导向作用下逐层缠绕在收束套筒的表面,使得牵引绳能够较为整齐的堆叠起来,避免出现收束套筒在收起牵引绳由于缺少引导导致相互挤压缠绕造成牵引绳表面受力不均造成过度磨损的问题,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
[0013]2、本专利技术通过接触套筒与正螺纹管的外表面活动套接,使得牵引绳在沿正螺纹管螺纹旋进的过程中会与接触套筒相接触,并推动接触套筒发生移动,并且在接触套筒移动的过程中同步板会同步发生位移,直至接触套筒达到行程极限,此时通过同步孔与卡槽相配合,使得卡槽与同步孔发生卡接并使同步板和接触套筒无法进行复位,由于同步装置此时处于转动的状态,使得同步装置通过卡槽与同步孔卡接而带动旋进装置同步进行转动,直至旋进装置旋转一百八十度后卡槽与位于底部的复位板相接触,并在复位板的推挤下使得卡槽与同步孔之间脱离卡接的状态,使得接触套筒和同步板能够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发生复位,由于旋转一百八十度,使得此时正螺纹管位于下方而反螺纹管位于上方,使得正螺纹管与牵引绳脱离接触而反螺纹管与牵引绳相接触,由于正螺纹管和反螺纹管的螺纹方向相反,此时牵引绳在反螺纹管的旋进反向移动,从而在收束套筒的表面继续缠绕一层牵引绳,直至与反螺纹管外表面套接的复位装置相接触,从而使旋进装置继续进行转动,使
得牵引绳能够在收束套筒的表面整齐的层层堆叠,提高了该装置的自动化。
[0014]3、本专利技术通过接触滚筒的外表面在初始状态下与收束套筒的外表面相接触,使得收束套筒在收起牵引绳的过程中牵引绳的厚度会增加,从而推动接触滚筒向远离收束套筒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刹车块与刹车盘之间的作用力提高,从而降低收束套筒的转速,避免由于收束套筒表面缠绕的牵引绳厚度增加导致牵引绳的运动速度提高而导致牵引绳与正螺纹管和反螺纹管之间摩擦过大造成其损坏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
[0015]4、从动皮带轮通过传动皮带与主动皮带轮相连接,使得动力系统在驱动收束装置进行转动的过程中会带动旋进装置和同步装置同步进行转动,从而保证收束装置和正螺纹管、反螺纹管之间的转速能够便于适配,也避免了为同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起重运输驱动卷扬机,包括基座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板(1)顶部靠近一侧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的一侧开设有圆形通孔且该圆形通孔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旋进装置(3),所述旋进装置(3)外表面靠近两端的位置上且通过轴承活动套接有同步装置(4),所述同步装置(4)与旋进装置(3)相配合,所述基座板(1)顶部位于支撑架(2)之间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复位板(5),所述复位板(5)与同步装置(4)相对应,所述基座板(1)顶部靠近另一侧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架Ⅱ(6),所述支撑架Ⅱ(6)的一侧开设有圆形通孔且该圆形通孔的内部通过轴承活动套接有收束装置(7),所述支撑架Ⅱ(6)一侧且位于收束装置(7)上方和下方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限位块(8),所述限位块(8)的一端开设有圆形通孔且该圆形通孔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刹车装置(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起重运输驱动卷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进装置(3)包括旋进转轴(31),所述旋进转轴(31)与支撑架(2)活动套接,所述旋进转轴(31)外表面靠近两端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转盘(32),所述转盘(32)一侧靠近顶部和底部的位置上分别开设有圆形通孔,且该圆形通孔的内部分别活动套接有正螺纹管(33a)和反螺纹管(33b),所述正螺纹管(33a)和反螺纹管(33b)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从动齿轮(34),所述从动齿轮(34)与同步装置(4)相啮合,所述正螺纹管(33a)和反螺纹管(33b)外表面靠近一端的位置上均活动套接有复位装置(3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型起重运输驱动卷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正螺纹管(33a)和反螺纹管(33b)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正螺纹管(33a)和反螺纹管(33b)外表面活动套接的复位装置(35)分别位于两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型起重运输驱动卷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装置(35)包括接触套筒(351),所述接触套筒(351)与正螺纹管(33a)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所述接触套筒(351)一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同步板(352),所述同步板(352)底部与转盘(32)的外表面相贴合,所述同步板(352)一侧远离接触套筒(351)一端的位置上开设有卡槽(353),所述卡槽(353)与同步装置(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明政黄明亮张庆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奔蓝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