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炉煤粉的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00210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15
本申请涉及高炉炼金技术领域,揭示了一种高炉煤粉的使用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类煤粉,将所述第一类煤粉通过高炉进行燃烧;计算获取高炉风口回旋区供热的第一有效值;计算获取高炉块状带供热的第二有效值;计算获取高炉渣铁界面的耗热值;根据第一有效值、第二有效值和耗热值计算出第一类煤粉的评价值K;获取不同种类的多组煤粉,将多组煤粉依次计算出其对应的评价值K;所述高炉根据所述评价值K选择适合的煤粉进行使用。本申请将不同种类的煤粉计算出其对应的评价值K,通过评价值K评价了煤粉对高炉各区域的影响,根据评价值K采购人员选择适合的煤粉种类进行采购使用。员选择适合的煤粉种类进行采购使用。员选择适合的煤粉种类进行采购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炉煤粉的使用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高炉炼金
,特别地,涉及一种高炉煤粉的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高炉用煤粉在高炉风口前分解、燃烧生成CO、N2、H2气体,气体进一步进入高炉上部区域还原铁矿石,部分CO和H2反应生成CO2和H2O,灰分、硫进入炉渣耗热,过去对煤粉的评价重点放在总体有效热值方面,并且有效热值为考虑煤气利用率的影响,仅评价了不同煤粉的固定有效热值大小和性价比。
[0003]然而,对于两种煤粉,即使有效热值相同,其在高炉不同区域放出的热量分配也不同,块状带的CO和H2的再次反应对高炉的影响更大,对高炉作业长的操作方向也更大。因此,有必要对高炉煤粉块状带热值占总有效热值的比例进行研究,从而更好地根据高炉自身特点选择煤粉种类。另外对于同一种煤粉,不同时段,煤气利用率在实时变化,有必要对煤粉有效热值联动煤气利用率进行调整,从而指导高炉作业长实时调整煤粉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炉煤粉的使用方法,将不同种类的煤粉计算出其对应的评价值K,通过评价值K评价了煤粉对高炉各区域的影响,根据评价值K选择适合的煤粉种类进行采购使用。
[0005]本申请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申请的实践而习得。
[0006]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高炉煤粉的使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类煤粉,将所述第一类煤粉通过高炉进行燃烧;计算获取高炉风口回旋区供热的第一有效值;计算获取高炉块状带供热的第二有效值;计算获取高炉渣铁界面的耗热值;根据第一有效值、第二有效值和耗热值计算出第一类煤粉的评价值K;获取不同种类的多组煤粉,将多组煤粉依次计算出其对应的评价值K;所述高炉根据所述评价值K选择适合的煤粉进行使用。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计算获取高炉风口回旋区供热的第一有效值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计算获取第一类煤粉中的化合物分解耗热;计算获取第一类煤粉中的碳不完全燃烧放热;计算获取第一类煤粉中的水煤气反应耗热;根据所述化合物分解耗热、碳不完全燃烧放热和水煤气反应耗热计算出高炉风口回旋区供热的第一有效值。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根据所述化合物分解耗热、碳不完全燃烧放热和水煤气反应耗热计算出高炉风口回旋区供热的第一有效值中,采用如下公式计算第一有效值:
[0009][0010]其中,Q
t
为第一有效值,Q
f
为化合物分解耗热,Q
C
为碳不完全燃烧放热,Q
H2O
为水煤气反应耗热。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计算获取高炉块状带供热的第二有效值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计算获取碳不完全燃烧生成的CO离开高炉风口回旋区后的CO燃烧放热;计算获取第一类煤粉中的H2燃烧放热;试验获取CO利用率和H2利用率;根据所述CO燃烧放热、H2燃烧放热、CO利用率和H2利用率计算出高炉块状带供热的第二有效值。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根据所述CO燃烧放热、H2燃烧放热、CO利用率和H2利用率计算出高炉块状带供热的第二有效值中,采用如下公式计算第二有效值:
[0013][0014]其中,Q
p
为第二有效值,Q
CO,i
为CO燃烧放热,η
CO
为CO利用率,为H2燃烧放热,为H2利用率。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计算获取高炉渣铁界面的耗热值中,所述方法包括:计算获取第一类煤粉中的灰分显热;计算获取第一类煤粉中的灰分从煤粉载气温度加热到炉渣温度产生的相变焓和熔化焓;根据所述灰分显热、相变焓和熔化焓计算获取第一类煤粉中的灰分形成炉渣带出热;计算获取第一类煤粉中的脱硫耗热;根据所述灰分形成炉渣带出热和所述脱硫耗热计算出高炉渣铁界面的耗热值。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根据所述灰分形成炉渣带出热和所述脱硫耗热计算出高炉渣铁界面的耗热值中,采用如下公式计算:
[0017]Q
O
=Q
A
+Q
S

[0018]其中,Q
O
为耗热值;Q
A
为灰分形成炉渣带出热;Q
S
为脱硫耗热。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根据第一有效值、第二有效值和耗热值计算出第一类煤粉的评价值K中,采用如下公式计算评价值K:
[0020][0021]其中,Q
p
为第二有效值、Q
t
为第一有效值、Q
O
为耗热值。
[0022]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高炉根据所述评价值K选择适合的煤粉进行使用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一有效值、第二有效值和耗热值计算出动态有效热值;根据所述动态有效热值实时调整煤粉喷吹量,保证高炉热量动态平衡。
[0023]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根据所述第一有效值、第二有效值和耗热值计算出动态有效热值中,采用如下公式计算动态有效热值:
[0024]Q
e
=Q
t
+Q
p

Q
O

[0025]其中,Q
e
为动态有效热值,Q
t
为第一有效值,Q
p
为第二有效值,Q
O
为耗热值。
[0026]由以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的有益效果在于:将不同种类的煤粉计算出其对应的评价值K,通过评价值K评价了煤粉对高炉各区域的影响,有效的指导了采购人员对煤粉的选购,根据所使用的高炉选择适合高炉的评价值K,根据评价值K选择适合的煤粉种类进行采购使用。另外,针对同一煤粉,随着煤气利用率的改变,热值同样发生变化,计算出煤粉的动态有效热值,根据动态有效热值实时指导高炉作业,调整该煤粉喷吹量,有效保障了高炉热量平衡。
[0027]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0028]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性实施例,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0029]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申请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31]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没有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方法、装置、实现或者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炉煤粉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类煤粉,将所述第一类煤粉通过高炉进行燃烧;计算获取高炉风口回旋区供热的第一有效值;计算获取高炉块状带供热的第二有效值;计算获取高炉渣铁界面的耗热值;根据第一有效值、第二有效值和耗热值计算出第一类煤粉的评价值K;获取不同种类的多组煤粉,将多组煤粉依次计算出其对应的评价值K;所述高炉根据所述评价值K选择适合的煤粉进行使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计算获取高炉风口回旋区供热的第一有效值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计算获取第一类煤粉中的化合物分解耗热;计算获取第一类煤粉中的碳不完全燃烧放热;计算获取第一类煤粉中的水煤气反应耗热;根据所述化合物分解耗热、碳不完全燃烧放热和水煤气反应耗热计算出高炉风口回旋区供热的第一有效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化合物分解耗热、碳不完全燃烧放热和水煤气反应耗热计算出高炉风口回旋区供热的第一有效值中,采用如下公式计算第一有效值:其中,Q
t
为第一有效值,Q
f
为化合物分解耗热,Q
C
为碳不完全燃烧放热,为水煤气反应耗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计算获取高炉块状带供热的第二有效值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计算获取碳不完全燃烧生成的CO离开高炉风口回旋区后的CO燃烧放热;计算获取第一类煤粉中的H2燃烧放热;试验获取CO利用率和H2利用率;根据所述CO燃烧放热、H2燃烧放热、CO利用率和H2利用率计算出高炉块状带供热的第二有效值。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CO燃烧放热、H2燃烧放热、CO利用率和H2利用率计算出高炉块状带供热的第二有效值中,采用如下公式计算第二有效值:其中,Q
p
为第二有效值,Q
CO,i
为CO燃烧放热,η
CO
为CO利用率,为H2燃烧放热,为H2利用率。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洪修程洪全贾国利龚卫民贾新王荣刚罗德庆冯伟张小林冯静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