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V压敏胶及制备方法、UV压敏胶带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99723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有小分子电子传输材料的UV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UV压敏胶带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含有小分子电子传输材料的UV压敏胶,其由以下组分按重量份组成:4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UV压敏胶及制备方法、UV压敏胶带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树脂
,具体涉及一种UV压敏胶及制备方法、UV压敏胶带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消费类电子领域和屏显领域中,对内部构件用胶的抗静电性能,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这些部件及材料在干燥环境下使用,需将产生静电很好导出,并具有长效抗静电效果。因此,需要开发出导电性良好,且在使用过程中,抗静电性能损耗小的压敏胶,从而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减少对器件的损害。
[0003]目前常见抗静电胶带多以盐类抗静电剂调配为主。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202011395475.7公开了一种抗静电有机硅压敏胶,该方法采用阴阳盐类制备离子液体,并与碳纳米管物理交联制备导电凝胶,加入少量便具有抗静电效果,但该方法需要大量有机溶剂作为分散介质,且碳纳米管的引入会使压敏胶颜色变深,不利于其在光学设备上的使用。
[0004]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201810811970.8公开了一种无溶剂UV固化低剥离力抗静电压敏胶制备方法,该方法加入高氯酸锂,制得胶面抗静电值为107‑
10
Ω的抗静电胶带。但高氯酸锂属于无机盐,与无溶剂油性压敏胶相容性差,对压敏胶剥离力造成负面影响,故只能作为低粘保护膜使用,限制其商用范围。
[0005]此外,以导电高分子聚合物,如聚噻吩、聚苯胺和聚(3,4

乙撑二氧噻吩)等,其分子结构内含有共轭大π键,自身具有导电性,不需要外加导电填充物,但由于其具有较大的分子量,难在无溶剂压敏胶中溶解。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202010068314.0公开了一种抗静电压敏胶带,将1,6

己二醇二丙烯酸盐凝胶和聚(3,4

乙撑二氧噻吩)混合均匀成为络合物,加入压敏胶中,带来抗静电效果。但该方法需将聚(3,4

乙撑二氧噻吩)与水溶性有机盐结合,增加了工艺的繁复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有小分子电子传输材料的UV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UV压敏胶带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选用的小分子电子传输材料,不仅与无溶剂压敏胶溶解性好,且制备得到的UV压敏胶透过性好,同时具有较佳的抗静电效果,可很好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带来的困扰。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0008]第一方面,一种含有小分子电子传输材料的UV压敏胶,其由以下组分按重量份组成:40

60份丙烯酸改性聚氨酯树脂,30

45份丙烯酸稀释单体,0.5

1份光引发剂,0.1

0.3份稳定剂和5

15份小分子电子传输材料;
[0009]所述小分子电子传输材料结构式如(I)所示:
[0010][0011]式中,R1为C6

C10的烷基链,n为1或2的整数,X为氟或氯原子。
[0012]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丙烯酸改性聚氨酯树脂Mn分子量区间为25000

45000,且含有碳碳双键。
[0013]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丙烯酸稀释单体包括丙烯酸、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N

乙烯基吡咯烷酮、丙烯酰吗啉、丙烯酸四氢呋喃酯、乙氧基乙氧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1,6

[0014]己二醇二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5]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光引发剂包括2

羟基
‑2‑
甲基
‑1‑
苯基
‑1‑
丙酮、
[0016]1‑
羟基环已基苯基酮、二苯基

(2,4,6

三甲基苯甲酰)氧磷、2,4,6

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7]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稳定剂为对甲氧基苯酚。
[0018]第二方面,含有小分子电子传输材料的UV压敏胶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小分子电子传输材料加入丙烯酸稀释单体中,再与丙烯酸改性聚氨酯树脂、光引发剂、稳定剂混合,混合后再搅拌,
[0019]得到抗静电UV压敏胶。
[0020]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搅拌为室温下搅拌1

2小时。
[0021]第三方面,一种压敏胶带,其包括基材以及固化在所述基材上的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UV压敏胶。
[0022]第四方面,压敏胶带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UV压敏胶涂覆在基材上,通过UV固化灯照射固化,制得抗静电UV压敏胶带。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4]本专利技术选用特定的小分子电子传输材料,为首次合成并首次在压敏胶中使用,因其具有长烷基链,合成简单,分子量固定,相较于导电高分子聚合物,无需经过盐化处理,便可与无溶剂的UV压敏胶混溶,在胶水制备过程中,未见有不溶物,所制备胶膜,未见对光学性能有所影响;而且,在特定的小分子电子传输材料结构式中,因在结构末端为带有强拉电子基团,形成拉电子

给电子

拉电子(Acceptor

Donor

Acceptor)的A

D

A结构,可作为很有效的电子传输结构,获得抗静电效果较佳的UV压敏胶。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个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a为本专利技术小分子电子传输材料ICDOT

4F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b为本专利技术小分子电子传输材料ICDOT

4Cl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专利技术小分子电子传输材料的合成路径示意图;图中,NBS为N

溴代琥珀酰亚胺,LDA为二异丙基氨基锂,THF为四氢呋喃,Tol为甲苯,CF为氯仿,Pyridine为吡啶;
[0029]图3a为本专利技术小分子电子传输材料ICDOT

4F的结构氢谱谱图;
[0030]图3b为本专利技术小分子电子传输材料ICDOT

4Cl的结构氢谱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所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人提出了一种含有小分子电子传输材料的UV压敏胶,其由以下组分按重量份组成:40

60份丙烯酸改性聚氨酯树脂,30

45份丙烯酸稀释单体,0.5

1份光引发剂,0.1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有小分子电子传输材料的UV压敏胶,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组分按重量份组成:40

60份丙烯酸改性聚氨酯树脂,30

45份丙烯酸稀释单体,0.5

1份光引发剂,0.1

0.3份稳定剂和5

15份小分子电子传输材料;所述小分子电子传输材料结构式如(I)所示:式中,R1为C6

C10的烷基链,n为1或2的整数,X为氟或氯原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小分子电子传输材料的UV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改性聚氨酯树脂Mn分子量区间为25000

45000,且含有碳碳双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含有小分子电子传输材料的UV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稀释单体包括丙烯酸、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N

乙烯基吡咯烷酮、丙烯酰吗啉、丙烯酸四氢呋喃酯、乙氧基乙氧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1,6

己二醇二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有小分子电子传输材料的UV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发剂包括2

羟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江张子靖何云蔚胡涢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通泰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