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淀粉芽孢杆菌BAY-11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9593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解淀粉芽孢杆菌B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解淀粉芽孢杆菌BAY

11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病害防治领域,特别涉及植物真菌病害防治领域。

技术介绍

[0002]菊异茎点霉菌(Paraphoma chrysanthemicola)属于真菌界(eumycetes)半知菌亚门(Ileutemmyootina)腔胞纲(Coclomycetes)球壳孢目(Sphaeropsidales)球壳孢科(Sphaeropsidaceae)拟茎点霉属(Paraphoma),能够引起北苍术(Atractylodes chinensis(DC.)Koidz)传染性病害。
[0003]北苍术别名苍术、山刺草、枪头菜,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常以其根茎入药,具有消炎止痛、治疗风湿、消化功能紊乱、急性肠炎、夜盲症、流感、抗肿瘤等作用,并在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起到重要作用,野生北苍术多生长在海拔300至900米的山坡上,在稀疏的阔叶林或针叶混交林下,靠近山坡的悬崖或山坡上的草地上,主要分布于东三省、河北、山东、内蒙古等地山区,在山西和陕西两省也有少量分布。
[0004]近年来,野生北苍术逐渐减少,栽培北苍术药材在市场上的占有率不断升高,北苍术的野生变家种已成为必然趋势,为了保证北苍术的产量,多数药材种植户在北苍术的种植过程中使用化学药剂防治菊异茎点霉菌引起的传染性病害,但是并没有有效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之一提供了一种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菌株,其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5425。
[0006]对本专利技术的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菌株遗传改良后得到的工程菌可以赋予其更优和/或更多的性能,例如可以结合菌株自身的特性,根据实际应用增加和/或拓宽其抗病性能,或使其兼具杀虫或抗虫的性能。即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菌株遗传改良,使其兼具如上性能中的至少一种。由于该工程菌株以本专利技术的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株为改造对象,即向其中转入和/或敲除特定的基因和/或序列等,因此,遗传改良后的菌株仍然为解淀粉芽孢杆菌。
[0007]因此,本专利技术之二提供了一种对本专利技术之一所述的菌株进行遗传改良后得到的工程菌。例如,所述遗传改良后的工程菌可以为转入携带有功能基因的质粒后所得到的工程菌株,也可以为将功能基因重组到野生菌株的基因组中得到的工程菌株。
[0008]因此,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工程菌通过向如本专利技术之一所述的菌株转入功能基因得到。
[0009]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功能基因为用于防治为害植物害虫的基因、用于防治为害植物病原微生物的基因和用于增强所述菌株防治为害植物病原微生物效果的基因中的至少一种。
[0010]本专利技术之三提供了一种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如本专利技术之一所述的菌株或如本专利技术之二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工程菌。
[0011]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组合物的剂型为悬浮剂、粉剂和颗粒剂中的至少一种。
[0012]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组合物的剂型为油悬剂或可湿性粉剂。
[0013]本专利技术之四提供了一种如本专利技术之一所述的菌株、如本专利技术之二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工程菌和如本专利技术之三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组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在用于防治菊异茎点霉菌(Paraphoma chrysanthemicola)引起的植物病害中的应用。
[0014]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应用为在用于防治菊异茎点霉菌(Paraphoma chrysanthemicola)引起的北苍术(Atractylodes chinensis(DC.)Koidz)病害中的应用。
[0015]在本专利技术中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术语均属于现有技术中所指的通用术语。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首次发现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菌株可以用于防治菊异茎点霉菌(Paraphoma chrysanthemicola)引起的植物病害,特别是用于防治菊异茎点霉菌(Paraphoma chrysanthemicola)引起北苍术(Atractylodes chinensis(DC.)Koidz)病害。
附图说明
[0018]图1显示了生防菌株BAY

11对菊异茎点霉菌CZ

5菌株的抑制作用,其中左图为生防菌株BAY

11对峙培养结果,右图为对照的培养结果。
[0019]图2显示了生防菌株BAY

11对菊异茎点霉菌CZ

7菌株的抑制作用,其中左图为生防菌株BAY

11对峙培养结果,右图为对照的培养结果。
[0020]图3显示了生防菌株BAY

11基于16S rDNA的系统发育树。
[0021]图4显示了生防菌株BAY

11基于gyrB基因的系统发育树。
[0022]菌株保藏
[0023]本申请筛选的BAY

11菌株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5425,保藏日期为2022年07月27日,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其系统分类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通过优选的实施案例的形式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5]如无特别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试剂均可通过商业途径购买。
[0026]马铃薯培养基(PDA):马铃薯200g,切块,沸水煮15min,过滤,滤液中加入20g葡萄糖、15g琼脂粉,并补水定容至1000mL,高压蒸汽灭菌20min。
[0027]LB培养基:胰蛋白胨10g、酵母粉5g、NaCl 10g、琼脂15g,补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mL,pH 7.0,高压蒸汽灭菌20min。
[0028]病原菌菊异茎点霉菌(Paraphoma chrysanthemicola)CZ

5和CZ

7从承德北苍术种植地病株上分离得到。
[0029]实施例1
[0030]生防菌的分离
[0031]从河北省果园、中草药种植地、食用菌种植地、公园、小五台山等地采集共300余份土壤样品。
[0032]从每份采集的土壤样品中称取1g加入到50mL灭菌水中,充分振荡获得土壤悬浮液,放入水浴锅中75℃水浴30min,每15min摇匀一次。移液枪吸取200μL土壤悬液涂布于LB固体培养基平板上,28℃培养3d后,挑选乳白色、表面粗糙、边缘褶皱的菌落在LB固体培养基表面划线分离纯化。
[0033]共获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菌株,其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5425。2.一种对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株进行遗传改良后得到的工程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菌,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菌通过向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株转入功能基因得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程菌,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基因为用于防治为害植物害虫的基因、用于防治为害植物病原微生物的基因和用于增强所述菌株防治为害植物病原微生物效果的基因中的至少一种。5.一种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株或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工程菌。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莉景杜立新侯晓强郭媛媛
申请(专利权)人:廊坊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