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路路堑边坡储水式生态排水沟及铺设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边坡生态防护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公路路堑边坡储水式生态排水沟及铺设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黄土高原区土质松散,垂直节理发育,干燥时坚硬稳固,遇水易溶解,导致公路边坡怕水,但公路边坡植被建植又需水,且该区域干旱少雨,植被建植本就困难,应尽可能多的截留雨水用以公路边坡植被恢复,目前,该区域公路边坡排水系统多分级修筑截排水沟和边沟,分级截排水沟多以浆砌石矩形沟为主,路侧边沟以预制盖板边沟或浆砌石混凝土矩形沟为主,多从排水角度考虑,坡面植被群落靠自然恢复,以草本及生物结皮居多,偶有宽平台台阶会设置种植槽栽植灌木,但种植槽远离截排水沟,截水沟截留雨水未能充分利用,植被生长效果一般,人工栽植的草本易退化,难以满足黄土高原区公路边坡生态建设可持续性发展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公路路堑边坡储水式生态排水沟。
[0004]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公路路堑边坡储水式生态排水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公路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路路堑边坡储水式生态排水沟,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边坡上的截水沟本体(1),所述截水沟本体(1)内腔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种植槽本体(2),所述种植槽本体(2)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透气隔水层(3),所述种植槽本体(2)内腔的底部设置有连通口(4),所述种植槽本体(2)底部与截水沟本体(1)接触面之间设置有止渗阀,止渗阀包括贯穿设置在种植槽本体(2)内腔一侧的通气管道(5),所述通气管道(5)的一端贯穿至截水沟本体(1)的内腔,所述通气管道(5)位于种植槽本体(2)内腔一端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平衡滑片(6),所述通气管道(5)位于种植槽本体(2)内腔一端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止渗坎(7),所述平衡滑片(6)的左侧固定环连接有连通杆(8),所述连通杆(8)的左端贯穿至止渗坎(7)的左侧并固定连接有止渗片(9),所述止渗片(9)与连通口(4)相适配,所述通气管道(5)位于种植槽本体(2)内腔一端的表面连通有开口向上的平衡气孔(11),所述透气隔水层(3)的底部与平衡气孔(11)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路堑边坡储水式生态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道(5)位于种植槽本体(2)内腔一端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止挡(12),所述止挡(12)抵在平衡滑片(6)的右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公路路堑边坡储水式生态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道(5)位于截水沟本体(1)内腔一端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细筛网(1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公路路堑边坡储水式生态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水沟本体(1)右侧的顶部设置有铺设在边坡上的反坡平台(14),所述截水沟本体(1)左侧的顶部设置有铺设在边坡上的顺坡水泥抹面(1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公路路堑边坡储水式生态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水沟本体(1)内腔两侧的底部均设置有沟底倾角坡(16)。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公路路堑边坡储水式生态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槽本体(2)内腔的底部设置有槽底集水坡面(17),所述槽底集水坡面(17)为内高外低;截水沟内沿流水方向末端设置汇水反坡(19)。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公路路堑边坡储水式生态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杆(8)的表面套设有弹簧(10),所述弹簧(10)的两端分别与止渗坎(7)和平衡滑片(6)接触。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公路路堑边坡储水式生态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气孔(11)位于平衡滑片(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宏钧,李云鹏,陈济丁,孔亚平,刘涛,严远方,陶双成,陈建业,
申请(专利权)人:交科院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