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规模化获得十字花科作物小孢子植株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994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规模化获得十字花科作物小孢子植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小孢子培养胚充分成熟,同时在非无菌条件下进行小孢子胚的萌发与再生,从而获得小孢子培养植株。该方法包括以下内容、步骤及结果:(1)小孢子的分离;(2)小孢子的培养;(3)小孢子幼胚的成熟培养;(4)小孢子成熟胚的萌发与再生方法;(5)成熟胚的再生频率为20%至10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为一种获得十字花科作物小孢子植株的方法,特别涉及小孢子培养单倍体、双单倍体植株的规模化生产。属于生物学领域。
技术介绍
小孢子培养是指直接从花蕾或花药中获得游离的、新鲜的小孢子群体而进行培养的方法。通过小孢子培养,在不进行人工染色体加倍的情况下,可以获得单倍体植株;这一获得单倍体植株的方法可用于诱变筛选、抗源创造、胚胎发生机理、遗传分析、基因定位等方面的研究。同时,小孢子培养也可以通过人工染色体加倍(或自然加倍),获得基因型纯合的双单倍体;所以,利用这种小孢子培养方法,无需对杂交育种进行多代自交,只需利用这种双单倍体植株的种子在田间种植能产生性状稳定一致的纯系(DH系),特别适用于难以稳定性状的纯合。同时,应用这一技术可使育种时间大为缩短,育种进程迅速加快。另外,利用小孢子培养获得的DH群体,还是遗传分析及分子标记遗传图谱研究的理想材料。因此,小孢子培养技术正受到从事遗传、育种、生理、病理等方面工作者的高度重视。自从Liehter对甘蓝型油菜小孢子培养获得成功后,该技术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和完善,小孢子再生胚的频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加拿大和西欧国家的科学家对影响小孢子胚胎发生的很多因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规模化获得十字花科作物小孢子植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小孢子培养胚充分成熟,同时在非无菌条件下进行小孢子胚的萌发与再生,获得小孢子培养植株,该方法包括以下内容、步骤和结果:    (1)小孢子的分离;    (2)小孢子的培养;    (3)小孢子幼胚的成熟培养;    (4)小孢子成熟胚的萌发与再生方法;    (5)成熟胚的再生频率为20%至1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规模化获得十字花科作物小孢子植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小孢子培养胚充分成熟,同时在非无菌条件下进行小孢子胚的萌发与再生,获得小孢子培养植株,该方法包括以下内容、步骤和结果(1)小孢子的分离;(2)小孢子的培养;(3)小孢子幼胚的成熟培养;(4)小孢子成熟胚的萌发与再生方法;(5)成熟胚的再生频率为20%至1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规模化获得十字花科作物小孢子植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小孢子培养这个过程指的是分离的小孢子在染色体加倍或不加倍情况下,通过胚状体诱导培养产生幼胚的过程;这个过程在20天-30天。(2)小孢子幼胚的成熟培养在获得幼胚后即在无菌条件下进行胚的萌发及植株再生,再在液体培养基中,在无光照或弱光照条件下,使小孢子胚进一步成熟,培养时间为20-50天;从小孢子分离开始计算,使小孢子培养总时间达到40-70天,这个过程能大大提高小孢子胚的萌发与植株再生频率。(3)非无菌条件下进行小孢子胚的萌发与再生在获得成熟胚后,在非无菌条件下进行小孢子胚的萌发与植株再生,即该过程不是在人工合成的高压灭菌的培养基上完成,而是将成熟胚播(栽)于含水与营养成分的纸、沙土、腐殖土非无菌要求的基质上,在保持相对湿度大于40%、温度10-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敬乔陈苇刘丽董云松李根泽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