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碎石取石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9309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碎石取石设备,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取石筒,取石筒包括筒和外筒,内筒侧壁设有开孔,内筒内腔设有齿轮板,内筒与外筒之间设有齿轮杆,齿轮杆顶端设有转杆;齿轮板中心有连接环,齿轮板表面铰接有弧形条,弧形条末端铰接有抵合板,抵合板另一端与连接环下侧铰接,连接环上设有储液盒,顶部设有进液孔,进液孔上设有柔性进液管;抵合板下侧设有夹石块;齿轮板内侧设有吸水囊;外筒与内筒之间设有储石组件,外筒底端侧壁设有充盈组件。通过设置齿轮、多块抵合板既可以对结石进行抓取,又可以对药液进行吸取,通过设置储石组件,无需取出取石筒即可收纳夹取的结石,减小病人痛苦,本装置操作简单,便于使用。便于使用。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碎石取石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碎石取石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胆结石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任何影响胆固醇与胆汁酸浓度比例改变和造成胆汁淤滞的因素都能导致结石形成,结石为胆固醇或以胆固醇为主的混合性结石和黑色胆色素结石,为泌尿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对人体造成了严重的疼痛和伤害。
[0003]目前对体内的结石取出时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喝药将结石溶解后排除,但此种方式难以完全溶解结石,易残留结石碎粒;另一种是通过取石设备深入结石腔内对结石进行抓取,但是取石时以硬拉的方式进行结石抓取,而且单次夹取结石后将夹取的结石进行置放时需要将取石设备整体取出,然后再重复插入结石腔,此种方式给病人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碎石取石设备,以解决目前的取石方法均不便将结石彻底排除的技术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碎石取石设备,包括取石筒,所述取石筒包括一侧开口的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侧壁设有贯穿底端的开孔,内筒内腔靠近底端处转动设有水平的齿轮板,内筒与外筒之间设有齿轮杆,齿轮杆一侧置于开孔内与齿轮板啮合,齿轮杆顶端设有穿出外筒顶壁的转杆;齿轮板中心设有连接环,齿轮板表面铰接有多个向内弯曲的弧形条,弧形条末端铰接有水平的抵合板,每个抵合板随弧形条的转动而闭合或开启,抵合板另一端还与连接环下侧铰接,连接环上设有储液盒,储液盒底部中心设有出液孔且出液孔边沿向下延伸,顶部设有进液孔,进液孔上设有穿出内筒顶壁的柔性进液管;抵合板下侧均设有扇形的夹石块,夹石块呈弧形且倾斜设置,尖端互相靠拢;齿轮板内侧还贴设有吸水囊,吸水囊的下侧设有吸口及吸液头,吸口处均设有单向阀,抵合板转动开启时对吸水囊进行挤压;外筒与内筒之间设有储石组件,外筒底端侧壁设有充盈组件。
[0006]进一步地,所述储石组件包括开设在内筒侧壁的第一槽口,第一槽口底部铰接有侧板,第一槽口上方开设有第二槽口,第二槽口内设有竖直的第一圆锥齿轮,第一圆锥齿轮中心穿插有连杆,连杆与第二槽口的两侧壁转动连接,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之间设有连通的连接孔,连杆两侧均绕设有太阳侧板顶部连接的连接线,第一圆锥齿轮上方啮合有与其垂直的第二圆锥齿轮,第二圆锥齿轮中心固定设有穿出外筒顶壁的转杆,内筒和外筒侧壁还设有水平的横板以及垂直于横板两端的竖板,横板与竖板形成储石腔。
[0007]进一步地,所述连杆两侧还设有凹筒,连接线绕设在凹筒上。
[0008]进一步地,所述充盈组件包括设在外筒底部外侧壁的环形槽,环形槽上贴设有交叉设置的充气囊和充水囊,充气囊上设有连通的充气管,充水囊上设有连通的充水管。
[0009]进一步地,所述充水管与充气管均设在外筒侧壁内且顶端穿出外筒顶壁。
[0010]进一步地,所述充气囊和充水囊未工作的初始状态与外筒的侧壁直径相同。
[0011]进一步地,所述夹石块的尖端均呈弧形。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3]1、本专利技术中由于齿轮杆与齿轮板啮合、齿轮板与弧形条铰接,所以转动齿轮杆可使得齿轮板转动以驱动抵合板的尖端闭合或开启;初始时,抵合板的尖端靠拢闭合对储液盒底部的出液孔封闭,打开扣盖通过柔性进液管向储液盒内储存药液;对结石腔取石时,转动转把控制抵合板远离开启,抵合板第一端、第二端的弧形段向齿轮板内侧移动时对吸水囊进行排气挤压使吸水囊内部形成负压,同时药液从出液孔流出进入结石腔,对结石进行溶解;结石溶解后,对残留的结石碎粒进行抓取时反向转动转把控制抵合板靠近,抵合板下端的夹石片相互靠拢对结石碎粒夹取,同时吸水囊由于抵合板的远离,可以吸气对药液进行吸取。
[0014]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齿轮、多块抵合板既可以对结石进行抓取,又可以对药液进行吸取,通过设置储石组件,无需取出取石筒即可收纳夹取的结石,减小病人痛苦,本装置操作简单,便于使用。
[0015]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从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专利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16]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储液盒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储石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充盈组件剖视图。
[0024]附图中标记如下:内筒1、开孔11、齿轮板12、齿轮杆13、转杆14、连接环15、弧形条16、抵合板17、夹石块171、储液盒18、出液孔181、进液孔182、柔性进液管19、吸水囊20、吸液头201、外筒2、进液口21、扣盖22、储石组件3、第一槽口31、侧板32、第二槽口33、第一圆锥齿轮34、第一圆锥齿轮341、连杆35、连接线36、凹筒37、转把38、横板39、竖板40、充盈组件4、充气囊42、充水囊43、充气管44、充水管45。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如图1~7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碎石取石设备,包括取石筒,所述取石筒包括一侧开口的内筒1和外筒2,所述外筒2的顶壁和筒壁螺纹连接,所述内筒1侧壁设有贯穿内筒1底端的开孔11,内筒1内腔靠近底端处转动设有水平的齿轮板12,内筒1与外筒2之间设有齿轮杆13,齿轮杆13一侧置于开孔11内且与齿轮板12啮合,齿轮杆13顶端设有穿出外筒2顶壁的
转杆14;齿轮板12中心设有两个平行的连接环15,齿轮板12表面铰接有五个向内弯曲的弧形条16,弧形条16末端铰接有水平的抵合板17,所述抵合板17的第一端、第二端、第三端均为尖端且三端之间的连接段均为弧形段,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弧形段与齿轮板12内侧贴合,抵合板17第一端、第三端的弧形段与相邻抵合板17第二端、第三端的弧形端配合,五个抵合板17的第三端可随齿轮板12的转动靠拢或远离,抵合板17第一端与弧形条16末端铰接;
[0026]抵合板17第二端铰接在两个连接环15之间,上侧的连接环15上固定设有圆柱状的储液盒18,储液盒18底部中心设有出液孔181且出液孔181边沿向下延伸,延伸长度与连接环15的厚度相同,储液盒18顶部设有进液孔182,进液孔182上设有贯穿内筒1顶壁的柔性进液管19,外筒2顶壁在柔性进液管19对应位置设有进液口21,进液口21边沿铰接有扣盖22;抵合板17下侧均设有扇形的夹石块171,夹石块171呈弧形且倾斜设置,夹石块171的尖端倒圆角且互相靠拢,夹石块171的尖端上还设有针孔摄像头(图中未示出),齿轮板12内侧还贴设五个吸水囊20,吸水囊20的下侧设有吸口(图中未示出)及对药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碎石取石设备,包括取石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石筒包括一侧开口的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侧壁设有贯穿底端的开孔,内筒内腔靠近底端处转动设有水平的齿轮板,内筒与外筒之间设有齿轮杆,齿轮杆一侧置于开孔内与齿轮板啮合,齿轮杆顶端设有穿出外筒顶壁的转杆;齿轮板中心设有连接环,齿轮板表面铰接有多个向内弯曲的弧形条,弧形条末端铰接有水平的抵合板,每个抵合板随弧形条的转动而闭合或开启,抵合板另一端还与连接环下侧铰接,连接环上设有储液盒,储液盒底部中心设有出液孔且出液孔边沿向下延伸,顶部设有进液孔,进液孔上设有穿出内筒顶壁的柔性进液管;抵合板下侧均设有扇形的夹石块,夹石块呈弧形且倾斜设置,尖端互相靠拢;齿轮板内侧还贴设有吸水囊,吸水囊的下侧设有吸口及吸液头,吸口处均设有单向阀,抵合板转动开启时对吸水囊进行挤压;外筒与内筒之间设有储石组件,外筒底端侧壁设有充盈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碎石取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石组件包括开设在内筒侧壁的第一槽口,第一槽口底部铰接有侧板,第一槽口上方开设有第二槽口,第二槽口内设有竖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进沈海山代华飞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天津代谢病防治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