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玄专利>正文

一种下肢动脉闭塞症介入治疗用手术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8717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下肢动脉闭塞症介入治疗用手术工具,包括:导线,导线的外侧设置有对血栓清除的除栓组件,除栓组件的外侧设置有对除栓组件清除后的血栓吸取的吸栓组件,此时结合微型电机的拉动,这样使得球囊二与丝网位置同步移动,从而使得球囊二对内部残留部分进行刮除,且球囊二表面采用医用橡胶材质,这样更加贴合血管,且不会对血管造成刮伤,从而实现了血管血栓处的整体清除,则避免了以往在清除时,记忆金属丝网通过记忆复位,从而使得张开后血管贴合,因此医务人员在拉动记忆金属丝网时,可能导致记忆金属丝网划伤血管内膜,从而引发内出血的现象,这样有效地提高了该工具在使用时的安全性。使用时的安全性。使用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肢动脉闭塞症介入治疗用手术工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下肢动脉闭塞症介入
,具体为一种下肢动脉闭塞症介入治疗用手术工具。

技术介绍

[0002]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凝状态、血液粘着性增高及高龄等是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危险因素。其中吸烟与糖尿病的危害最大,二者均可使周围动脉疾病的发生率增高3~4倍,合并存在危险性更高。其次是高脂血症,尤其是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与全身多部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密切相关。及时发现导致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并加以控制,能够延缓动脉硬化的进程,降低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发生风险。
[0003]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引起下肢动脉狭窄、闭塞,进而导致肢体慢性缺血。随着社会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老龄化,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逐年提高,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斑块形成阻塞局部血管以后引起下肢供血不足的一种疾病。应该针对病因进行治疗,然而目前介入治疗是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治疗方法,它属于一种微创手术。
[0004]然而现有的介入手术如下:
[0005]1、导管溶栓:通过微创的方法局麻下穿刺,放一个导管,直接放进静脉血栓里边,经导管可以注射溶栓药,溶栓药直接作用到血栓上,把血栓清除,但这是一种简单的手术,对血栓的清除效率并不是特别高;
[0006]2、机械血栓清除法:使用一个专门吸栓的导管,通过经皮局麻下的穿刺,把这根导管沿着导丝放进血栓里边,把血栓完全抽吸出来,这个手术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血栓抽出以后,对于剩下的残余狭窄,可同时做支架的处理,如果有较多的血栓残留,也可以再置一个溶栓导管,进一步的清除掉血栓。
[0007]当医务人员进行机械血栓清除法时,先将一根导线沿着存在血栓的血管内部前进,当导线穿过血栓点一段距离后,然后将外管沿着导线前进,当到达距离血栓点一段距离时停止前进,然后将内管沿着外管与导线之间伸入前进,当内管移动至外管前端外部时,则使得内管前端的球囊通过记忆框架自主张开,从而将血管的上段血液与下段血液之间隔离,这样可以避免后续除栓碎片回流至血管内,球囊打开完毕后,则可以将网管沿内管与导线之间伸入血管内,当网管穿过血栓点后,则可以将网管激发,这样使得网管上的记忆金属丝网张开,然后拉动网管,从而将血栓与血管之间分离,分离后的血栓通过金属丝网的移动且配合内管的吸取,则使得血栓能够有效从患者体内抽出,从而完成了血栓清除,但是该方式在清除时,记忆金属丝网通过记忆复位,从而使得张开后血管贴合,因此医务人员在拉动记忆金属丝网时,可能导致记忆金属丝网划伤血管内膜,从而引发内出血的现象。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下肢动脉闭塞症介入治疗用手术工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肢动脉闭塞症介入治疗用手术工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下肢动脉闭塞症介入治疗用手术工具,包括:导线,导线的外侧设置有对血栓清除的除栓组件,除栓组件的外侧设置有对除栓组件清除后的血栓吸取的吸栓组件,吸栓组件的外侧设置有对吸栓组件导向的导管组件。
[0010]优选的,导管组件包括在导线外部滑动连接的外管,外管的尾端固定安装有密封头一。
[0011]优选的,吸栓组件包括在外管内滑动连接的内管,内管的首端固定连接有球囊一。
[0012]优选的,内管的尾端固定安装有密封头二,内管的尾部出栓口处固定安装有吸管。
[0013]优选的,除栓组件包括在内管内滑动连接的套管一,套管一的首端外侧固定安装有丝网。
[0014]优选的,套管一内滑动连接有套管二,套管二的首端固定安装有球囊二,套管一与套管二的外侧设置有对套管一与套管二拉动移位的动力组件。
[0015]优选的,套管一的尾端固定安装有皮套一,套管二的尾端固定连接有皮套二。
[0016]优选的,动力组件包括在套管一外侧设置的安装块,安装块上滑动连接有多个相同大小的滑块,其中两个滑块上均固定安装有定位板一,另一个滑块上固定连接有定位板二,定位板一的另一端均与皮套一相连,定位板二的另一端与皮套二相连,安装块上开设有与多个滑块相配合的滑槽,滑槽内转动连接有单向丝杆。
[0017]优选的,安装块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握杆,皮套一的外侧设置有安装在两个定位板一上的空轴电机。
[0018]优选的,安装块背离握杆的一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微型电机,单向丝杆的一端延伸至安装块的外侧,并与微型电机的输出轴相连。
[0019]本专利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0]本专利技术,当医务人员在使用该下肢动脉闭塞症介入治疗用手术工具对患者下肢血栓进行手术时,则可以先将导线沿着存在血栓的血管内部前进,当导线穿过血栓点一段距离后,然后将外管沿着导线前进,当到达距离血栓点一段距离时停止前进,然后将内管沿着外管与导线之间伸入前进,当内管移动至外管前端外部时,则使得球囊一通过内部记忆框架呈张开的状态,球囊一打开完毕后,则可以将套管一、套管二沿内管与导线之间伸入血管内,当套管一上丝网、套管二上的球囊二穿过血栓点后,则可以将球囊二通过套管一延长一段距离,这样使得球囊二通过记忆框架呈张开的状态,则使得血栓前后段处于与血液截断状态,然后将丝网激发,这样使得丝网上的记忆金属丝网张开,其中在该工具中增加了球囊二,且球囊二、球囊一张开的距离大于丝网,这样使得丝网张开后无法与血管内壁接触,结合空轴电机的转动,从而使得丝网转动后能够快速对血栓处进行粉碎工作,然后结合内管的吸取,从而加快血栓的清除工作,且丝网清除后血管内壁没接触处可能存在存留血栓,此时结合微型电机的拉动,这样使得球囊二与丝网位置同步移动,从而使得球囊二对内部残留部分进行刮除,且球囊二表面采用医用橡胶材质,这样更加贴合血管,且不会对血管造成刮伤,从而实现了血管血栓处的整体清除,则避免了以往在清除时,记忆金属丝网通过记忆
复位,从而使得张开后血管贴合,因此医务人员在拉动记忆金属丝网时,可能导致记忆金属丝网划伤血管内膜,从而引发内出血的现象,这样有效地提高了该工具在使用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整体爆炸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2外管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2套管一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4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1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本专利技术图6右视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8为本专利技术图7套管一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9]图9为本专利技术图6导轮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0]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收线组件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31]图中:1

导线;2

导管组件;21...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肢动脉闭塞症介入治疗用手术工具,包括:导线(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1)的外侧设置有对血栓清除的除栓组件(4),所述除栓组件(4)的外侧设置有对除栓组件(4)清除后的血栓吸取的吸栓组件(3),所述吸栓组件(3)的外侧设置有对吸栓组件(3)导向的导管组件(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动脉闭塞症介入治疗用手术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组件(2)包括在导线(1)外部滑动连接的外管(21),所述外管(21)的尾端固定安装有密封头一(2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动脉闭塞症介入治疗用手术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栓组件(3)包括在外管(21)内滑动连接的内管(31),所述内管(31)的首端固定连接有球囊一(3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下肢动脉闭塞症介入治疗用手术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31)的尾端固定安装有密封头二(32),所述内管(31)的尾部出栓口处固定安装有吸管(3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动脉闭塞症介入治疗用手术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栓组件(4)包括在内管(31)内滑动连接的套管一(41),所述套管一(41)的首端外侧固定安装有丝网(4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下肢动脉闭塞症介入治疗用手术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一(41)内滑动连接有套管二(44),所述套管二(44)的首端固定安装有球囊二(45),所述套管一(41)与套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玄
申请(专利权)人:朱玄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