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狭窄空间深基坑观测井装置及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9202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狭窄空间深基坑观测井装置,其包括PE管体,PE管体呈圆管装,PE管体的内侧壁为连续的光滑面,PE管体的外侧壁呈具有凸楞环的波纹形,凸楞环在PE管体长度方向的两侧面分别具有斜面结构从而形成等腰梯形且凸楞环靠近PE管体的一端宽于远离PE管体的一端,PE管体的外侧包有第一层滤网,第一层滤网的外侧包有第二层滤网,PE管体上开有若干出水孔。结构独特,强度高,内壁光滑,摩擦阻力小,流通量大,结构强度高,抗不均匀沉降能力强;抗泄露效果好,可耐多种化学介质的侵蚀;管内不结垢,基本不用疏通,埋地使用寿命达五十年以上,可以多次循环使用,解决了狭窄空间观测井施工难的问题,且绿色环保,经济效益好。经济效益好。经济效益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狭窄空间深基坑观测井装置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观测井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狭窄空间深基坑观测井装置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观测井是用以观测地下水位或兼测地下水开采量、水质、水温等的水井。
[0003]现有技术可参照公告号为CN211874472U的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高潜水位地区断层气观测井结构,包括回气管、取气管、冷凝管、丝网过滤器、观测井套管、井口盖板、进气单向阀、出气单向阀以及圆锥形浮漂。该高潜水位地区断层气观测井结构利用冷凝管和丝网过滤器能够对取气管抽吸的清流进行冷凝,减少水汽进入断层气测量仪器;利用圆锥形浮漂、垂线以及配重块的设计,能够在圆锥形浮漂漂浮时,确保圆锥形浮漂的锥底面朝上,防止积水进入进气软管;利用进气单向阀和出气单向阀能够在观测井套管内外侧气压不等时进行单向进气或出气,并在气压基本平衡后维持封闭状态;利用透气孔能够便于观测井溢出的气体散溢到观测井套管内。
[0004]然而,目前的观测井采用钢管或者混凝土砂石滤管,存在以下问题,对于狭窄空间深基坑观测井来说制作成本较高,狭窄空间深基坑施工难,采用其他材质制作的结构强度较难达到要求,且由于深基坑存在不均匀沉降,观测井受到扭力容易破裂,因此目前的观测井存在制作成本高、狭窄空间深基坑施工难而采用其他材料又难达到强度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狭窄空间深基坑观测井装置及施工方法,用以解决目前的观测井存在制作成本高、狭窄空间深基坑施工难而采用其他材料又难达到强度的缺点。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狭窄空间深基坑观测井装置,包括PE管体,所述PE管体呈圆管装,PE管体的内侧壁为连续的光滑面,PE管体的外侧壁呈具有凸楞环的波纹形,凸楞环在PE管体长度方向的两侧面分别具有斜面结构从而形成等腰梯形且凸楞环靠近PE管体的一端宽于远离PE管体的一端,PE管体的外侧包有第一层滤网,第一层滤网的外侧包有第二层滤网,PE管体上开有若干出水孔,出水孔位于PE管体上的凸楞环之间,PE管体的顶端超出地表面,PE管体的顶端盖有PE井盖,PE井盖上开有透气孔。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PE管制成的内侧光滑,外侧螺纹状的结构,结构独特,强度高,内壁光滑,摩擦阻力小,流通量大,结构强度高,抗不均匀沉降能力强;抗泄露效果好,可耐多种化学介质的侵蚀;管内不结垢,基本不用疏通,埋地使用寿命达五十年以上,可以多次循环使用,解决了狭窄空间观测井施工难的问题,且绿色环保,经济效益好。
[0008]优选的,所述PE管体由头管和若干拼接管依次连接而成,头管的顶端与PE井盖连接,拼接管的顶端一体设置有承插接口,承插接口包括扩口管和平直管,平直管包在头管或前一拼接管的底端,扩口管将平直管与拼接管的本体连接。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PE管体能够多节拼接连接,不需要整体吊装,施工方便,
结构强度高。
[0010]优选的,平直管与头管或前一拼接管的底端之间设置有橡胶密封圈。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PE管体之间密封效果好,避免影响抽水。
[0012]优选的,所述PE井盖具有伸至头管侧边的翻边且翻边的内侧固定有橡胶密封条。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PE井盖和PE管体之间的密封效果好,避免影响抽水。
[0014]优选的,所述PE管体、第一层滤网和第二层滤网之间具有间隙且通过尼龙绳固定绑扎连接在一起,尼龙绳设置在凸楞环之间。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具有凸楞环的限制,能够通过尼龙绳捆绑滤网且能够设置两层滤网,过滤结构施工方便,过滤效果好,连接操作方便,拆卸周转快捷。
[0016]优选的,所述第一层滤网和第二层滤网的规格不小于60目。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保证较好的过滤效果。
[0018]优选的,所述头管伸出地表面的高度不小于20cm。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结构强度比较高。
[0020]优选的,所述PE管体的公称外径110mm

370mm,厚度为5mm

15mm,透气孔的孔径为1cm。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尺寸合理,成本低,强度高,满足要求,寿命长。
[0022]一种狭窄空间深基坑观测井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采用全站仪测放井位,并埋设护口管;步骤二、安装钻机,钻进成孔,成孔完毕后清孔换浆;步骤三、吊放观测井井管,在连接处采用承插接口对接,依次对接完毕后,在井管外围填粘性土,然后进行洗井;步骤四、安装抽水泵及抽水管,试抽成功后回填中粗砂。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特点和有益效果为:1、采用PE管制成的内侧光滑,外侧螺纹状的结构,结构独特,强度高,内壁光滑,摩擦阻力小,流通量大,结构强度高,抗不均匀沉降能力强;抗泄露效果好,可耐多种化学介质的侵蚀;管内不结垢,基本不用疏通,埋地使用寿命达五十年以上,可以多次循环使用,解决了狭窄空间观测井施工难的问题,且绿色环保,经济效益好;2、PE管体能够多节拼接连接,不需要整体吊装,施工方便,结构强度高;3、由于具有凸楞环的限制,能够通过尼龙绳捆绑滤网且能够设置两层滤网,过滤结构施工方便,过滤效果好,连接操作方便,拆卸周转快捷。
[0024]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和其它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中所特别指出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

A的示意图;图3是图1中B

B的示意图;图4是图1中C

C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1、PE管体;2、凸楞环;3、第一层滤网;4、第二层滤网;5、出水孔;6、地表面;7、PE井盖;8、透气孔;9、头管;10、拼接管;11、承接插口;12、扩口管;13、平直管;14、橡胶密封圈;15、橡胶密封条;16、尼龙绳。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的实施例仅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
[0028]如图1

4,一种狭窄空间深基坑观测井装置,包括PE管体1,PE管体1呈圆管装,PE管体1的内侧壁为连续的光滑面,PE管体1的外侧壁呈具有凸楞环2的波纹形,凸楞环2在PE管体1长度方向的两侧面分别具有斜面结构从而形成等腰梯形且凸楞环2靠近PE管体1的一端宽于远离PE管体1的一端,PE管体1的外侧包有第一层滤网3,第一层滤网3的外侧包有第二层滤网4,PE管体1上开有若干出水孔5,出水孔5位于PE管体1上的凸楞环2之间,PE管体1的顶端超出地表面6,PE管体1的顶端盖有PE井盖7,PE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狭窄空间深基坑观测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PE管体(1),所述PE管体(1)呈圆管装,PE管体(1)的内侧壁为连续的光滑面,PE管体(1)的外侧壁呈具有凸楞环(2)的波纹形,凸楞环(2)在PE管体(1)长度方向的两侧面分别具有斜面结构从而形成等腰梯形且凸楞环(2)靠近PE管体(1)的一端宽于远离PE管体(1)的一端,PE管体(1)的外侧包有第一层滤网(3),第一层滤网(3)的外侧包有第二层滤网(4),PE管体(1)上开有若干出水孔(5),出水孔(5)位于PE管体(1)上的凸楞环(2)之间,PE管体(1)的顶端超出地表面(6),PE管体(1)的顶端盖有PE井盖(7),PE井盖(7)上开有透气孔(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狭窄空间深基坑观测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E管体(1)由头管(9)和若干拼接管(10)依次连接而成,头管(9)的顶端与PE井盖(7)连接,拼接管(10)的顶端一体设置有承插接口,承插接口包括扩口管(12)和平直管(13),平直管(13)包在头管(9)或前一拼接管(10)的底端,扩口管(12)将平直管(13)与拼接管(10)的本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狭窄空间深基坑观测井装置,其特征在于:平直管(13)与头管(9)或前一拼接管(10)的底端之间设置有橡胶密封圈(1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狭窄空间深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科黄潇耿东各张秀川李卓文吕宁朱明华赵宝于代盛周金汉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