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压型道路检查井及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检查井施工
,具体为一种抗压型道路检查井及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检查井是地下基础设置检修维护的常用施工结构,现有的检查井根据施工方式及结构包括多个种类,其中常用的砖砌检查井制作简单,且容易修缮,但是由于砌砖材质问题影响,抗压能力较差,为了提升抗压能力,现有部分检查井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的方式制作,不易塌陷和损坏,但是井口处设置的井盖与混凝土的一体式固定连接效果较差,容易出现井盖周围塌陷的问题,需要在长时间的使用后,对井盖处进行单独混凝土浇筑修复,且在混凝土内预埋固定螺栓的方式,在长时间道路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因变形导致的错位现象,导致后期的井盖更换安装会比较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检查井的井盖结构布置与整体缺划一体化设计,整体抗压效果较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压型道路检查井及制作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抗压型道路检查井,包括支撑基座,所述支撑基座嵌设有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压型道路检查井,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基座(1),所述支撑基座(1)嵌设有三通管道;所述支撑基座(1)的上表面为平面,且设置有竖直的管道,所述管道的内壁和外壁均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管道的内部设置有多个连接支撑器(4),所述连接支撑器(4)的底部与支撑基座(1)紧贴,顶部高于所述管道,且连接支撑器(4)靠近管道的侧面与管道的内壁紧贴;多个所述连接支撑器(4)关于管道的中心轴线周向环形布置,且相邻连接支撑器(4)的间隔相同;多个所述连接支撑器(4)的上端同时与一个井盖(6)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基座(1)、管道和井盖(6)的外侧浇灌有混凝土(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压型道路检查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包括设置在支撑基座(1)上的定位环台(2)和设置在定位环台(2)上的管道主体(3);所述管道主体(3)包括同心且间隔设置的第一环台(31)和第二环台(32),所述第一环台(31)的外径小于第二环台(32)的外径,所述第一环台(31)的内径小于第二环台(32)的内径,所述第一环台(31)的外径大于第二环台(32)的内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压型道路检查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撑器(4)包括竖直设置的柱形主体(41),所述柱形主体(41)背离中心轴线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外凸的外延支撑台(42),所述外延支撑台(42)的高度与第二环台(32)的厚度相同,且相对布置,所述外延支撑台(42)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相邻第一环台(31)的上下平面紧贴;所述柱形主体(41)的下端与支撑基座(1)紧贴,上端设置有顶部连接座(43),所述顶部连接座(43)高于管道主体(3)设置,且设置有连接孔,多个所述顶部连接座(43)的连接孔同时与一个井盖(6)固定;所述顶部连接座(43)靠近定位环台(2)中心轴线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凹槽(44),多个所述顶部连接座(43)的限位凹槽(44)同时与一个紧固板(5)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压型道路检查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撑器(4)设置六个,所述紧固板(5)为正六边形,所述限位凹槽(44)设置夹角为120
°
的两个竖直立面,且两个竖直立面的角平分线过定位环台(2)的圆心所在中心轴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压型道路检查井,其特征在于,单个所述连接支撑器(4)的宽度小于两个连接支撑器(4)的最小间距。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压型道路检查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轴线穿过第一环台(2)、第二环台(3)和定位环台(2)。7.根据权利要求1
‑
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抗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相均,高海峰,黄柏松,张加宾,杨帆,代渺,杜亮辉,郭中强,李超,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市政空间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