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传感器组合的一体化货车车载智能检测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9118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多传感器组合的一体化货车车载智能检测仪,属于传感器技术领域,包括安装板、支撑腿、设置在安装板上的固定器、危险品检测仪、环境监测仪以及控制系统;安装板的底部设有放置槽,放置槽的两侧铰接支撑腿,支撑腿的底部设有轮子;危险品检测仪和环境监测仪均与安装板可拆卸连接;危险品检测仪和环境监测仪与控制系统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危险品检测仪和环境监测仪集成在安装板上,与一个控制系统连接,实现高度的集成化和智能化控制,节约控制器,数据处理更便捷。环境监测装置可利用多传感器实时监测车厢内的环境,危险品检测仪可在安装板和支撑腿的配合下移动批量扫描货物,无需手持扫描,省时省力,操作便捷。操作便捷。操作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传感器组合的一体化货车车载智能检测仪


[0001]专利技术属于货车环境监测
,具体涉及一种多传感器组合的一体化货车车载智能检测仪。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物流行业的高速发展,货品的安全检测十分重要,在快递行业,快递会在中转站进行安全检测后装车,所以货运车辆无需再进行安全检测。但是对于零散的自由运输业,货车司机不清楚运输的物品是否安全,需要在装车前对物品进行安全检测,传统的安全检测仪是手持的,其使用便捷,但是对于大型货车大量物品进行检测时存在耗时长、劳动量大的缺点。另外大型货车需要对车厢内的环境进行实时监控,需要安装车载环境监测仪。现有的货车车厢环境监测装置安装拆卸复杂。一个货车要配备安全检测仪和环境监测装置,过于复杂,各自需要单独的控制器,无法集成,装载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拟公开一种智能检测仪,将危险品检测和货车车厢环境监测功能集成为一体,其装载和使用便捷。
[0004]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多传感器组合的一体化货车车载智能检测仪,包括安装板、支撑腿、设置在安装板上的固定器、危险品检测仪、环境监测仪以及控制系统;安装板的底部设有放置槽,放置槽的两侧铰接支撑腿,支撑腿的底部设有轮子;危险品检测仪和环境监测仪均与安装板可拆卸连接;危险品检测仪和环境监测仪与控制系统连接;
[0006]固定器为安装板背部的电磁铁,电磁铁的开关设置在安装板的一侧。
[0007]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的内部设有空腔,在安装板的背部设置空腔的盖板;控制系统设置在空腔内,控制系统自带蓄电池为电磁铁、危险品检测仪、环境监测仪和控制系统自身提供电源。
[0008]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腿可伸缩,顶端连接有铰座,铰座与铰轴装配后将铰轴安装在放置槽内的两端;所述支撑腿底部的轮子为万向轮。
[0009]进一步地,所述轮子面向放置槽的外侧设有磁铁,安装板为铁质材料。
[0010]进一步地,所述环境监测仪通过安装架与安装板连接;所述安装板的上部设有T型的滑槽,滑槽的两端密封;所述安装架包括嵌装在滑槽内的滑杆、角度调节杆和悬挂杆;滑杆为L型,一端是和滑槽截面形状相同的T型滑块,另外一端连接角度调节杆,角度调节杆与滑杆端头通过旋转自锁结构连接;角度调节杆的底部设有螺纹沉孔,悬挂杆的顶部设有外螺纹与螺纹沉孔连接、底部固定环境监测仪;滑杆的T型滑块嵌装在滑槽内。
[0011]进一步地,所述悬挂杆可伸缩。
[0012]进一步地,所述环境监测仪包括旋转摄像头、温湿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其中旋转摄像头固定在悬挂杆底部;温湿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固定在旋转摄像头的外壳上;旋
转摄像头、温湿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均和控制系统内的单片机连接,向单片机传送信号。
[0013]进一步地,所述危险品检测仪通过第二安装架安装在安装板上;在安装板的前部设置第二滑槽,第二滑槽两端贯穿;第二安装架包括保护套,保护套的背部固定滑块,在滑块背部设置第二磁铁,滑块吸附固定在第二滑槽内;危险品检测仪可拆卸的安装在保护套内;本专利技术的危险品检测仪和控制系统的单片机连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滑块与保护套之间设有伸缩杆。
[0015]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显示屏、警报器、无线传输模块,显示屏可设置在安装板上或驾驶室内;单片机内预设报警程序用于监测温湿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单片机内预设图像处理算法用于处理旋转摄像头监控的图像信息;警报器设置在驾驶室内,单片机与无线通讯模块连接,单片机的信息利用无线通讯模块传输给警报器和显示屏;显示屏上显示环境监测仪和危险品检测仪的信息。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6]本专利技术将危险品检测仪和环境监测仪集成在安装板上,安装板设有可垂直张开的支撑腿,支撑腿下设有轮子可自由自动,使用时可推动安装板对货物扫描进行安全检测,相对于手持仪器使用更省力,更便捷,尤其适用于码垛好的货物。
[0017]本专利技术的危险品检测仪可任意拆卸手持使用、增减数量,伸缩长度,使用十分灵活方便,满足多场合。另外针对传送带运输的货品,可将本专利技术的安装板固定在车厢车门的上方,拉长第二安装架的伸缩杆,使得危险品检测仪更加靠近货品,进行扫描,使用十分方便。当货物装载完成后,可将危险品检测仪拆卸保存,以备下次使用。
[0018]本专利技术的安装板上设置电磁铁,利用电磁铁的通电带磁,断电磁消的原理,将安装板固定在货车车厢内的任意位置(货车车厢一般为铁质车厢),拆卸安装十分方便。
[0019]本专利技术的环境监测仪通过安装架与安装板活动连接,利用滑杆、角度调节杆和悬挂杆实现环境监测仪的灵活调节从而扩大监测范围,另外配合旋转摄像头,可多角度的监测车厢内环境,操作灵活、便捷。悬挂杆可自由拆卸,方便环境检测仪的拆卸和安装。
[0020]本专利技术将危险品检测仪和环境监测仪集成在安装板上,与一个控制系统连接,实现高度的集成化和智能化控制,节约控制器,数据处理更便捷。环境监测装置可实时监测车厢内的环境,利用多传感器组合检测车厢内的温度、湿度、烟雾等信息,利用摄像头采集车厢内图像,将信息传送给单片机,单片机处理后传送给显示屏和警报器,实现车厢内环境的监测。危险品检测仪可将数据传送给控制系统,在显示屏上显示信息,实现数据的存储,便于后期的查询和管理。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支撑腿处于张开状态;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支撑腿处于收纳状态;
[0023]图3是图1中安装板的结构图一;
[0024]图4是图1中安装板的结构图二;
[0025]图5是图4中安装板在A

A处的横截面剖视图;
[0026]图6是图1中支撑腿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7是图1中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悬挂杆和角度调节杆处于分离状态;
[0028]图8是图1中第二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控制系统的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31]如图1

5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多传感器组合的一体化货车车载智能检测仪,包括安装板1、支撑腿2、设置在安装板1上的固定器、危险品检测仪4、环境监测仪3以及控制系统;安装板1的底部设有放置槽101,放置槽101的两侧铰接支撑腿2,支撑腿2的底部设有轮子201;危险品检测仪4和环境监测仪3均与安装板1可拆卸连接;危险品检测仪4和环境监测仪3与控制系统连接。
[0032]支撑腿2张开与安装板1呈垂直状态时,可推动安装板1移动,对货品进行移动扫描;支撑腿2闭合后嵌装在放置槽101内,不占用空间,方便收纳;固定器为安装板1背部的电磁铁5,电磁铁5的开关设置在安装板1的一侧;打开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传感器组合的一体化货车车载智能检测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1)、支撑腿(2)、设置在安装板(1)上的固定器、危险品检测仪(4)、环境监测仪(3)以及控制系统;安装板(1)的底部设有放置槽(101),放置槽(101)的两侧铰接支撑腿(2),支撑腿(2)的底部设有轮子(201);危险品检测仪(4)和环境监测仪(3)均与安装板(1)可拆卸连接;危险品检测仪(4)和环境监测仪(3)与控制系统连接;固定器为安装板(1)背部的电磁铁(5),电磁铁(5)的开关设置在安装板(1)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传感器组合的一体化货车车载智能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内部设有空腔(102),在安装板(1)的背部设置空腔(102)的盖板(103);控制系统设置在空腔(102)内,控制系统自带蓄电池为电磁铁(5)、危险品检测仪(4)、环境监测仪(3)和控制系统自身提供电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传感器组合的一体化货车车载智能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2)可伸缩,顶端连接有铰座(202),铰座(202)与铰轴(203)装配后将铰轴(203)安装在放置槽(101)内的两端;所述支撑腿(2)底部的轮子(201)为万向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传感器组合的一体化货车车载智能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子(201)面向放置槽(101)的外侧设有磁铁(204),安装板(1)为铁质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传感器组合的一体化货车车载智能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监测仪(3)通过安装架(6)与安装板(1)连接;所述安装板(1)的上部设有T型的滑槽(104),滑槽(104)的两端密封;所述安装架(6)包括嵌装在滑槽(104)内的滑杆(601)、角度调节杆(602)和悬挂杆(603);滑杆(601)为L型,一端是和滑槽(104)截面形状相同的T型滑块(607),另外一端连接角度调节杆(602),角度调节杆(602)与滑杆(601)端头通过旋转自锁结构(604)连接;角度调节杆(602)的底部设有螺纹沉孔(605),悬挂杆(603)的顶部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赵多叶迦勒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施多德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