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检测透明膜的光电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8938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透明膜的光电传感器,包括有主腔体、发射管、接收管和感应罩,主腔体为密闭柱体,一端端面上设置有开口,另一端设置有连接主腔体内部电路板的引脚;开口上设置有发射管和接收管,发射管设置在接收管的四周;感应罩将主腔体和主腔体设置有发射管和接收管的端面覆盖在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多个发射管的设置,提高了光线的发射范围,易于接收管接收反馈信号,提高了检测透明膜的成功率。膜的成功率。膜的成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检测透明膜的光电传感器


[0001]本技术涉及传感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检测透明膜的光电传感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光电传感器通常只有一个发射器和一个接收器,在传感器前方没有待检测物时,发射器发出的光不会被反射回来,接收器就不会接收到反射回来的光,在有检测物时,发射器发出的光被反射,接收器接收到反射回来的光,当检测物是透明薄膜时,一个发射器和一个接收器的配置极易导致在检测透明薄膜时,反射回来的光不易被接收器接收到,导致检测的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检测透明膜的光电传感器,能够提高接收器接收信号的效率,提高检测成功率。
[0004]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检测透明膜的光电传感器,包括有主腔体、发射管、接收管和感应罩,所述主腔体为密闭柱体,一端端面上设置有开口,另一端设置有连接主腔体内部电路板的引脚,所述开口上设置有发射管和接收管,所述发射管设置在接收管的四周;所述感应罩将主腔体和主腔体设置有发射管和接收管的端面覆盖在内。
[0005]作为优选,所述主腔体外壁设置有螺纹,所述主腔体靠近设置有引脚的端面外壁设置有限位块。
[0006]作为优选,所述感应罩包括有透镜和侧壁,所述透镜正对主腔体上设置有发射管和接收管的端面;所述侧壁与主腔体螺纹连接。
[0007]作为优选,所述透镜采用易于聚光的淡黑色透镜。
[0008]作为优选,所述接收管设置在主腔体端面中心,所述发射管不少于三个,所述发射管以接收管为中心对称设置。
[0009]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多个发射管的设计,更加有利于接收管接收反馈的光信号,更易检测到透明膜,同时淡黑色的透镜更加利于发射管聚光后发射出去。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立体图;
[0011]图2是本技术侧视图;
[0012]图3是本技术发射管和接收管端面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阐述。
[0014]如图1

3所示,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本技术包括有主腔体1、发射管2、接收管3和感应罩4,主腔体1为高度8.3厘米,端面圆的直径13.8厘米的圆
柱体,主腔体1一侧端面上设置有五个开口,其中在端面圆心处开口设置有接收管3,其余四个开口以圆心为对称中心对称设置在端面上,每个开口上设置有发射管2;主腔体1的另一侧端面上设置有引脚5,引脚5与主腔体1内部电路板连接;在主腔体1的外壁上设置有螺纹结构,同时在主腔体1靠近设置有引脚5的端面外壁设置有限位块6,限位块6高度2厘米。
[0015]在本实施例中感应罩4将主腔体1和主腔体1设置有发射管2和接收管3的端面覆盖在内,感应罩4包括有透镜41和侧壁42,透镜41为直径16.5厘米的圆形,正对主腔体1上设置有发射管2和接收管3的端面,侧壁42长度为6.8厘米,通过螺纹与主腔体1连接,主腔体1上的限位块6能够防止感应罩4在与主腔体1螺纹连接时过于深入导致的透镜41与发射管2以及接收管3的碰撞。
[0016]本实施例在工作中时,发射管2发射出光线,由于透镜41采用的是淡黑色透镜,发射的光线更加容易聚集,更加容易检测到在本技术前是否存在有透明膜,当存在透明膜时发射出的光线反射回本技术,由于发射管2分布在接收管3的四周,因此发射的范围会较大,反射回来的光线的范围也会较大,这样更利于接收管3接收到光线,从而反馈检测到透明膜的信号,提高了检测的成功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检测透明膜的光电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主腔体(1)、发射管(2)、接收管(3)和感应罩(4),所述主腔体(1)为密闭柱体,一端端面上设置有开口,另一端设置有连接主腔体(1)内部电路板的引脚(5),所述开口上设置有发射管(2)和接收管(3),所述发射管(2)设置在接收管(3)的四周;所述感应罩(4)将主腔体(1)和主腔体(1)设置有发射管(2)和接收管(3)的端面覆盖在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检测透明膜的光电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腔体(1)外壁设置有螺纹,所述主腔体(1)靠近设置有引脚(5)的端面外壁设置有限位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赵多潘斌武叶迦勒叶小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施多德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