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华啸威专利>正文

食品级可发性聚苯乙烯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99070 阅读:4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食品级可发性聚苯乙烯颗粒及其生产方法,它是用90~110份的苯乙烯、100~130份的脱盐水、1.2~1.4份的磷酸钙、0.3~0.5份的过氧化苯甲酰、0.3~0.5份的过氧化二异丙苯、0.3~0.6份的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4.0~5.0份的戊烷和0.2~0.4份的表面润滑剂,经混合、反应、过滤等步骤而制成。这种食品级可发性聚苯乙烯颗粒,适用范围较广。可用作生产咖啡杯、饮料杯、冰淇淋杯和方便面碗之类食品容器的原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食品容器的生产原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说,是用来生产咖啡杯、饮料杯、冰淇淋杯和方便面碗之类食品容器的原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用来盛装咖啡、饮料、冰淇淋和方便面之类食品的容器大都是纸制品。 虽然用纸制品可制作咖啡、饮料、冰淇淋和方便面之类食品的容器,但纸制品在生产过程中 会产生大量污水,会对环境带来污染。 中国021385947号专利技术专利说明书公开了一种阻燃型可发性聚苯乙烯颗粒,这种 阻燃型可发性聚苯乙烯颗粒是用苯乙烯、磷酸钙、缓冲剂、单硬脂酸甘油酯、焦磷酸钠、过氧 化苯甲酰、过氧化二异丙苯、溴素和戊烷而制成。将这种阻燃型可发性聚苯乙烯颗粒发泡 后,可制成包装品。由于这种阻燃型可发性聚苯乙烯颗粒的原料中含有溴素,而且象苯乙烯 等单体难以充分反应。经检测,未反应的单体含量有3000 5000PPm之多,经发泡后制成 的包装品有异味。而且苯乙烯和溴素之类的化工原料为有毒有害物质,如果用作食品包装, 有毒有害物质易积留在人体内,会对人身健康带来不利。因此,只能用做工业包装品的生产 原料,不能用作食品包装品的生产原料,适用范围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食品级可发性聚苯乙烯颗粒。这种食品级可发性 聚苯乙烯颗粒,适用范围广。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提供一种制备食品级可发性聚苯乙烯颗粒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本专利技术的食品级可发性聚苯乙烯颗粒的特点是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苯乙烯90 110份; 脱盐水100 130份; 磷酸f丐1. 2 1. 4份; 过氧化苯甲酰O. 3 0. 5份; 过氧化二异丙苯0. 3 0. 5份; 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O. 3 0.6份; 戊烷4. 0 5. 0份; 表面润滑剂0. 2 0. 4份; 其中表面润滑剂是按照聚烯烃硬脂酸甘油酯=7 : 3的重量比例混合而成;所述聚烯 烃是粉末状聚烯烃;所述脱盐水的电导率小于10 ii s/cm。 制备食品级可发性聚苯乙烯颗粒的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先将脱盐水倒入反应釜内,在均匀搅拌的同时,依次加入磷酸钙、苯乙烯、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二异丙苯和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并按照0. 6 1. 2°C /分钟的升温速度对反应釜进行加温;当温度升至85 9(TC时,恒温保持300 360分钟,使物料形成颗粒; 之后,加入戊烷,并继续对反应釜加温,使反应釜的温度达到120 13(TC、压力达到0. 60 0. 80Mpa,并在此温度和压力下保持240 300分钟; 之后,对反应釜进行降温,使反应釜内的物料温度降至45°C以下; 之后,对反应釜内的物料进行过滤,滤除物料中的水分; 最后,加入表面润滑剂,并进行均匀混合,得到食品级可发性聚苯乙烯颗粒。采取以上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本专利技术的食品级可发性聚苯乙烯颗粒是用苯乙烯、脱盐水、磷酸f丐、过氧化苯 甲酰、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戊烷和表面润滑剂而制成,不含溴素等毒有 害物质。同时,采用高温聚合工艺及复合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和过氧化二异丙苯,使 苯乙烯等单体能充分完全反应。经检测,未反应的单体含量小于500PPm。这么少的单体,不 会积聚在人体内。这种可发性聚苯乙烯颗粒经发泡后制成的包装品无任何异味,如果用作 食品包装,不会危害人身健康。因此,既能用作工业包装品的生产原料,也可用作食品包装 品的生产原料,适用范围不受限制。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选取90份的苯乙烯、100份的脱盐水、1. 2份的磷酸钙、0. 3份的过氧化苯甲酰、0. 3 份的过氧化二异丙苯、0. 3份的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4. 0份的戊烷和0. 2份的表面润滑剂。 其中所述表面润滑剂是按照聚烯烃硬脂酸甘油酯=7 : 3的重量比例混合而成;所述 聚烯烃是粉末状聚烯烃;所述各原料的份数均为重量份。 先将脱盐水倒入反应釜内,在均匀搅拌的同时,依次加入磷酸钙、苯乙烯、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和过氧化二异丙苯,并按照o.6t:/分钟的升温速度对反应釜进行加温。当温度升至85t:时,恒温保持300分钟,使物料形成粒径为30 60目的颗粒。 之后,加入戊烷,并继续对反应釜加温,使反应釜的温度达到12(TC、压力达到 0. 60Mpa,并在此温度和压力下保持240分钟。 之后,停止加温,采用夹套冷却方法对反应釜进行降温,使反应釜内的物料温度降 至40。C。 之后,采用离心式过滤机对物料进行过滤,滤除物料中的水分,并用热空气气流对 经过滤的物料进行干燥处理。 最后,加入表面润滑剂,并进行均匀搅拌,使表面活性剂与物料混合均匀,得到食品级可发性聚苯乙烯颗粒。 实施例二 选取100份的苯乙烯、115份的脱盐水、1. 3份的磷酸钙、0. 4份的过氧化苯甲酰、 0. 4份的过氧化二异丙苯、0. 5份的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4. 5份的戊烷和0. 3份的表面润 滑剂。其中所述表面润滑剂是按照聚烯烃硬脂酸甘油酯=7 : 3的重量比例混合而成; 所述聚烯烃是粉末状聚烯烃;所述各原料的份数均为重量份。 先将脱盐水倒入反应釜内,在均匀搅拌的同时,依次加入磷酸钙、苯乙烯、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和过氧化二异丙苯,并按照o.9t:/分钟的升温速度对反应釜进行加温。当温度升至87t:时,恒温保持330分钟,使物料形成粒径为30 60目的颗粒。 之后,加入戊烷,并继续对反应釜加温,使反应釜的温度达到125t:、压力达到 0. 70Mpa,并在此温度和压力下保持270分钟。 之后,停止加温,采用夹套冷却方法对反应釜进行降温,使反应釜内的物料温度降 至43。C。 之后,采用离心式过滤机对物料进行过滤,滤除物料中的水分,并用热空气气流对 经过滤的物料进行干燥处理。 最后,加入表面润滑剂,并进行均匀搅拌,使表面活性剂与物料混合均匀,得到食品级可发性聚苯乙烯颗粒。 实施例三 选取110份的苯乙烯、130份的脱盐水、1. 4份的磷酸钙、0. 5份的过氧化苯甲酰、 0. 5份的过氧化二异丙苯、0. 6份的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5. 0份的戊烷和0. 4份的表面润 滑剂。其中所述表面润滑剂是按照聚烯烃硬脂酸甘油酯=7 : 3的重量比例混合而成; 所述聚烯烃是粉末状聚烯烃;所述各原料的份数均为重量份。 先将脱盐水倒入反应釜内,在均匀搅拌的同时,依次加入磷酸钙、苯乙烯、过氧化 苯甲酰、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和过氧化二异丙苯,并按照1.2t:/分钟的升温速度对反应釜 进行加温。当温度升至9(TC时,恒温保持360分钟,使物料形成粒径为30 60目的颗粒。 之后,加入戊烷,并继续对反应釜加温,使反应釜的温度达到13(TC、压力达到 0. 80Mpa,并在此温度和压力下保持300分钟。 之后,停止加温,采用夹套冷却方法对反应釜进行降温,使反应釜内的物料温度降 至44。C。 之后,采用离心式过滤机对物料进行过滤,滤除物料中的水分,并用热空气气流对 经过滤的物料进行干燥处理。 最后,加入表面润滑剂,并进行均匀搅拌,使表面活性剂与物料混合均匀,得到食 品级可发性聚苯乙烯颗粒。权利要求食品级可发性聚苯乙烯颗粒,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苯乙烯90~110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食品级可发性聚苯乙烯颗粒,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苯乙烯90~110份;   脱盐水100~130份;   磷酸钙1.2~1.4份;   过氧化苯甲酰0.3~0.5份;   过氧化二异丙苯0.3~0.5份;   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0.3~0.6份;  戊烷4.0~5.0份;   表面润滑剂0.2~0.4份;   所述表面润滑剂是按照聚烯烃∶硬脂酸甘油酯=7∶3的重量比例混合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铭杨琪吴钧
申请(专利权)人:华啸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