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检测的双极板气密性检测设备及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98853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续检测的双极板气密性检测设备及其方法,属于氢氧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包括机箱和下检测模具:机箱一端为上料位,机箱另一端顶部为检测位;机箱内安装有双工位组件,双工位组件包括驱动组件、第一活动式支撑组件和第二活动式支撑组件,机箱在上料处连接有限位下压组件,限位下压组件包括检测组件和位置校准组件;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两组下检测模具交错供料,使得检测设备方便进行连续检测,检测效率高。检测效率高。检测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检测的双极板气密性检测设备及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氢氧燃料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连续检测的双极板气密性检测设备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双极板是氢氧燃料电池中的重要配件,双极板的气密性是评价电池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需要对氢气流道、氧气流道和冷却水流道进行气密性检测。
[0003]中国专利技术CN202011359790.4公开了一种双极板气密性检测设备。一种双极板气密性检测设备包括上机架、下机架、下检测机构、第一上检测机构和气体输送机构,所述第一上检测机构包括第一上治具、第一连接杆和第一驱动模组,下检测机构与第一上检测机构压合双极板,从上下端封闭第一入口、第一出口、第二入口、第二出口、第三入口和第三出口,气体输送机构分别对氢气流道、氧气流道和冷却水流道输送气体以进行气密性检测,从而实现自动检测,提高检测效率,解决气密性检测大多数是采用人工手动操作,但是人工手动操作耗费时间长,效率低的问题。
[0004]但是,上述专利依旧存在以下问题:其检测顺序时上料、检测和下料,检测与上料和下料无法同时检测,无法进行连续检测,检测效率不高。
[0005]基于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连续检测的双极板气密性检测设备及其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连续检测的双极板气密性检测设备及其方法。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8]一种连续检测的双极板气密性检测设备,包括机箱和下检测模具:
[0009]所述机箱一端为上料位,机箱另一端顶部为检测位;
[0010]所述机箱内安装有双工位组件,双工位组件包括驱动组件、第一活动式支撑组件和第二活动式支撑组件,第一活动式支撑组件和第二活动式支撑组件均连接有下检测模具,第一活动式支撑组件和第二活动式支撑组件均与驱动组件连接,第二活动式支撑组件移动至机箱的中部位置处时第一活动支撑组件设于第二活动式支撑组件正上方,第二活动式支撑组件移动至机箱两端处时第二活动式支撑组件顶部与第一活动式支撑组件顶部齐平,实现第一活动式支撑组件和第二活动式支撑组件交错移动,实现两组下检测模具交错供料;
[0011]机箱在上料处连接有限位下压组件,限位下压组件包括检测组件和位置校准组件,检测组件与机箱连接,检测组件连接有位置校准组件,位置校准组件与第二支撑板或者第三支撑板接触实现下检测模具的位置校准,下检测模具位置校准后检测组件在与下检测模具配合对双极板进行气密性检测,同时,限位下压组件还具有位置校准功能。
[0012]更进一步的,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同步带、同步轮和转动轴,机箱内壁通过轴承对称转动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前后对称安装有同步轮,同步轮转动连接有同步带,机箱外壁安装有驱动电机,其中一组所述的转动轴一端与驱动电机输出端端固定连接。
[0013]更进一步的,第一活动式支撑组件包括第三支撑板、外导轨、第三支撑架、外滑块和外连接块,外导轨对称安装于机箱内顶部,外导轨限位滑动连接有外滑块,外滑块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架,第三支撑架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板,第三支撑架内底部固定连接有外连接块,且外连接块安装于同步带顶部。
[0014]更进一步的,第二活动式支撑组件包括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架、导向座、内导轨、横滑杆、第一横槽、V形槽、第二横槽、支撑滑板、内连接块、内滑块和直杆,所述内导轨对称安装于机箱内底部,内导轨设于外导轨外侧,内导轨限位滑动连接有内滑块,内滑块外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滑板,支撑滑板外壁侧壁固定连接有内连接块,且内连接块安装于同步带底部的内底部,支撑滑板顶部均匀固定连接有直杆,第二支撑架底部通过滑动孔与直杆贴合滑动连接,第二支撑架内壁固定连接有横滑杆,第二支撑架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导向座对称固定连接有机箱内顶部,导向座设于内导轨内侧,导向座中处开设有V形槽,导向座在V形槽两端处分别开设有第一横槽和第二横槽,横滑杆与第一横槽、V形槽和第二横槽限位滑动连接。
[0015]更进一步的,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顶部均固定安装有下检测模具,横滑杆移动至V形槽水平部位的左端时第二支撑板连接的下检测模具顶部低于第三支撑板底部,且第二支撑板连接的下检测模具右端与第三支撑板连接的下检测模具左端重合;横滑杆移动至V形槽的水平部位的右端时第二支撑板连接的下检测模具顶部低于第三支撑板底部,且第二支撑板连接的下检测模具左端与第三支撑板连接的下检测模具右端重合,横滑杆在V形槽水平部位滑动时第二支撑板连接的下检测模具与第三支撑板连接的下检测模具上下错位反向移动;横滑杆与V形槽或者第二横槽贴合滑动连接时第二支撑板连接的下检测模具与第三支撑板连接的下检测模具齐平设置。
[0016]更进一步的,下检测模具底部连接有顶升组件,下检测模具移动至上料位时顶升组件将下检测模具内的双极板顶出,便于下检测模具内的双极板取出。
[0017]更进一步的,机箱顶部连接有压紧组件,下检测模具进入到上料位之前先与压紧组件接触,压紧组件将下检测模具内的双极板向下压动,实现双极板安装要求安装至下检测模具内。
[0018]更进一步的,机箱侧壁还连接有缓冲组件,缓冲组件设于机箱靠近检测位的侧壁上。
[0019]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连续检测的双极板气密性检测设备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0]步骤一、双工位组件的驱动组件驱动第一活动式支撑组件和第二活动式支撑组件,第二活动式支撑组件移动至机箱的中部位置处时第一活动支撑组件设于第二活动式支撑组件正上方,第二活动式支撑组件移动至机箱两端处时第二活动式支撑组件顶部与第一活动式支撑组件顶部齐平,实现第一活动式支撑组件和第二活动式支撑组件交错移动,实现两组下检测模具交错供料;
[0021]步骤二、上料后的下检测模具移动至限位下压组件下方之前下检测模具与压紧组
件接触,压紧组件将下检测模具内的双极板向下压动,实现双极板安装要求安装至下检测模具内,检测后的下检测模具移动至上料位,此时,顶升组件将下检测模具内的双极板顶出,便于下检测模具内的双极板取出;
[0022]步骤三、下检测模具移动至限位下压组件下方时,限位下压组件的检测组件向下移动,检测组件带动位置校准组件向下移动,位置校准组件与第二支撑板或者第三支撑板接触实现下检测模具的位置校准,下检测模具位置校准后检测组件在与下检测模具配合对双极板进行气密性检测,同时,限位下压组件还具有位置校准功能。
[0023]有益效果
[0024]本专利技术双工位组件的驱动组件驱动第一活动式支撑组件和第二活动式支撑组件,第二活动式支撑组件移动至机箱的中部位置处时第一活动支撑组件设于第二活动式支撑组件正上方,第二活动式支撑组件移动至机箱两端处时第二活动式支撑组件顶部与第一活动式支撑组件顶部齐平,实现第一活动式支撑组件和第二活动式支撑组件交错移动,实现两组下检测模具交错供料,使得检测设备方便进行连续检测,检测效率高。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检测的双极板气密性检测设备,包括机箱(1)和下检测模具(7),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一端为上料位,机箱(1)另一端顶部为检测位;所述机箱(1)内安装有双工位组件(5),双工位组件(5)包括驱动组件、第一活动式支撑组件和第二活动式支撑组件,第一活动式支撑组件和第二活动式支撑组件均连接有下检测模具(7),第一活动式支撑组件和第二活动式支撑组件均与驱动组件连接,第二活动式支撑组件移动至机箱(1)的中部位置处时第一活动支撑组件设于第二活动式支撑组件正上方,第二活动式支撑组件移动至机箱(1)两端处时第二活动式支撑组件顶部与第一活动式支撑组件顶部齐平,实现第一活动式支撑组件和第二活动式支撑组件交错移动,实现两组下检测模具(7)交错供料;机箱(1)在上料处连接有限位下压组件(3),限位下压组件(3)包括检测组件和位置校准组件,检测组件与机箱(1)连接,检测组件连接有位置校准组件,位置校准组件与第二支撑板(52)或者第三支撑板(53)接触实现下检测模具(7)的位置校准,下检测模具(7)位置校准后检测组件在与下检测模具(7)配合对双极板进行气密性检测,同时,限位下压组件(3)还具有位置校准功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检测的双极板气密性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51)、同步带(513)、同步轮(514)和转动轴(515),机箱(1)内壁通过轴承对称转动连接有转动轴(515),转动轴(515)前后对称安装有同步轮(514),同步轮(514)转动连接有同步带(513),机箱(1)外壁安装有驱动电机(51),其中一组所述的转动轴(515)一端与驱动电机(51)输出端端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续检测的双极板气密性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活动式支撑组件包括第三支撑板(53)、外导轨(55)、第三支撑架(511)、外滑块(516)和外连接块(519),外导轨(55)对称安装于机箱(1)内顶部,外导轨(55)限位滑动连接有外滑块(516),外滑块(516)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架(511),第三支撑架(511)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板(53),第三支撑架(511)内底部固定连接有外连接块(519),且外连接块(519)安装于同步带(513)顶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连续检测的双极板气密性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二活动式支撑组件包括第二支撑板(52)、第二支撑架(54)、导向座(56)、内导轨(57)、横滑杆(58)、第一横槽(59)、V形槽(510)、第二横槽(512)、支撑滑板(517)、内连接块(518)、内滑块(520)和直杆(521),所述内导轨(57)对称安装于机箱(1)内底部,内导轨(57)设于外导轨(55)外侧,内导轨(57)限位滑动连接有内滑块(520),内滑块(520)外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滑板(517),支撑滑板(517)外壁侧壁固定连接有内连接块(518),且内连接块(518)安装于同步带(513)底部的内底部,支撑滑板(517)顶部均匀固定连接有直杆(521),第二支撑架(54)底部通过滑动孔与直杆(521)贴合滑动连接,第二支撑架(54)内壁固定连接有横滑杆(58),第二支撑架(54)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52),所述导向座(56)对称固定连接有机箱(1)内顶部,导向座(56)设于内导轨(57)内侧,导向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丽琴孔凡新付维洁陆海亭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