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定位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98653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高温定位胶及其制备方法,涉及胶黏剂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耐高温定位胶,按重量份数计,包括100份环氧树脂、1~2份偶联剂、1~10份增韧剂、1~10份触变剂、1~2份增塑剂;所述偶联剂为异氰酸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所述增韧剂为羧基丁腈橡胶、自制酚醛树脂;所述触变剂为氨基化纳米介孔二氧化硅;所述增塑剂为三氯氧磷;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耐高温定位胶中形成含三(2,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高温定位胶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胶黏剂
,具体为一种耐高温定位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光伏技术逐渐成为可再生能源的主力军,降低制造成本是光伏行业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其中,太阳能电池背板在光伏技术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太阳能电池背板也称为太阳能电池背板膜、光伏背板、光伏背板膜、太阳能背板。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光伏)组件,位于太阳能电池板的背面,在户外环境下保护太阳能电池组件不受水汽侵蚀,阻碍氧气防止组件内部氧化,具有可靠的绝缘性、阻水性、耐老化性、耐高低温、耐腐蚀性。可以反射阳光,提高组件转换效率;具有较高的红外反射率,可以降低组件温度。
[0003]太阳能电池背板包括外层保护层、中间层、层压粘结层等,其中,定位胶在太阳能电池背板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现有技术中,定位胶柔韧性差、极易老化,高温下性能变差等缺陷,大大地限制了定位胶在太阳能电池背板中的应用,因此,亟需制备出耐高温性、耐老化性、柔韧性较强的定位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高温定位胶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耐高温定位胶,按重量份数计,包括100份环氧树脂、1~2份偶联剂、1~10份增韧剂、1~10份触变剂、1~2份增塑剂。
[0007]进一步的,所述环氧树脂为双酚F环氧树脂、双酚A环氧树脂、酚醛环氧树脂、多官能团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0008]进一步的,所述偶联剂为异氰酸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0009]进一步的,所述增韧剂按重量份数计,包括1~5份羧基丁腈橡胶、1~5份自制酚醛树脂。
[0010]进一步的,所述触变剂为氨基化纳米介孔二氧化硅。
[0011]进一步的,所述增塑剂为三氯氧磷。
[0012]进一步的,一种耐高温定位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0013]步骤1):氮气保护条件下,将100重量份环氧树脂、1~2重量份偶联剂异氰酸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投入反应釜内,以120~140r/min搅拌20~40min,升温至60~80℃,再加入0.04~0.06重量份的催化剂P838,以40~60r/min搅拌3~5h,得到初混料。
[0014]步骤2):10℃和氮气保护条件下,将1~2重量份增塑剂三氯氧磷、1~5重量份自制酚醛树脂、0.2~0.4重量份三乙胺、2~3重量份二氯甲烷加入步骤1)得到的初混料中,在转速55r/min的条件下搅拌4h,随后抽真空至40~80kPa,升温至35~60℃继续搅拌8h,制备得到中混料。
[0015]步骤3):往步骤2)得到的中混料内加入1~5重量份羧基丁腈橡胶、1~10重量份触变剂氨基化纳米介孔二氧化硅,在30~40kHz下超声20~40min,升温至温度95~98℃,以1200~1400r/min搅拌2h,再加入10%NaOH调节pH至10,停止加热,出料。
[0016]步骤4):自然冷却24h至室温,真空脱泡,得到耐高温定位胶。
[0017]进一步的,步骤1)所述自制酚醛树脂的制备方法如下:氮气保护条件下,将双酚A、3,5

二叔丁基
‑2‑
羟基苯甲醛、苯按质量比1:0.9:3~1:1.5:5混合,以400~600r/min搅拌20~30min,以40~60滴/min滴加质量分数为37%的浓盐酸调节pH至1.9~2.3,升温至95~100℃,继续搅拌1~3h,制备得到自制酚醛树脂。
[0018]进一步的,步骤1)所述氨基化纳米介孔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如下:将粒径为200nm、孔径为10~20nm的纳米介孔二氧化硅和浓硫酸按质量比1:100~1:180混合,在30~40kHz下超声20~40min,随后加入纳米介孔二氧化硅质量54~56倍的质量分数为68%的浓硝酸,在1200~1400r/min下搅拌9~11min,升温至58~62℃,继续搅拌1.5~2.5h,加入纳米介孔二氧化硅质量100倍的去离子水稀释,静置3.5~4.5h,真空抽滤,用去离子水洗涤至滤液pH为7,随后用无水乙醇洗涤2~4次,放入55~65℃烘箱烘40~60min,随后加入到纳米介孔二氧化硅质量20~40倍的乙醚中,在30~40kHz下超声20~40min,加入纳米介孔二氧化硅质量0.8~1倍的3,4

二氨基苯甲酸,以40~60滴/min滴加纳米介孔二氧化硅质量0.6~0.8倍的浓硫酸,升温至60~80℃,继续搅拌1~3h,过滤,分别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洗涤2~4次,放入55~65℃烘箱烘40~60min,制得氨基化纳米介孔二氧化硅。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20]本专利技术制备的耐高温定位胶,包括环氧树脂、偶联剂、增韧剂、触变剂、增塑剂;所述偶联剂为异氰酸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所述增韧剂为羧基丁腈橡胶、自制酚醛树脂;所述触变剂为氨基化纳米介孔二氧化硅;所述增塑剂为三氯氧磷。
[0021]在环氧树脂中添加增塑剂三氯氧磷、偶联剂异氰酸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增韧剂自制酚醛树脂,环氧树脂分子链和偶联剂异氰酸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上异氰酸酯基反应交联后,和增韧剂自制酚醛树脂相互交联,增强耐高温定位胶的柔韧性和粘合度的同时,部分增塑剂三氯氧磷和增韧剂自制酚醛树脂中的2,4

二叔丁基苯酚反应,形成含三(2,4

二叔丁基)亚磷酸苯酯的超支化结构,增强了耐高温定位胶的耐老化性能;随后触变剂氨基化纳米介孔二氧化硅快速嵌入超支化结构的空腔中,增韧剂端羧基丁腈橡胶快速穿入触变剂氨基化纳米介孔二氧化硅的孔道,增韧剂端羧基丁腈橡胶上的羧基并与氨基化纳米介孔二氧化硅的邻苯二胺反应环合,形成聚苯并咪唑,增强了耐高温定位胶的耐高温性能和韧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通过以下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将以下实施例中制得的耐高温定位胶的各指标测试方法如下:
[0024]耐高温性:取相同质量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备的耐高温定位胶,将固化后的胶黏剂在鼓风干燥箱中300℃热处理30min,冷却后再次进行粘结强度的测试,计算粘结强度保持率,单位%。
[0025]耐老化性:取相同质量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备的耐高温定位胶,在85℃/85%RH,500h,测试粘结强度保持率,单位%。
[0026]柔韧性:取相同质量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备的耐高温定位胶,以3.3mm的厚度耐高温定位胶倾入模具中。按照现在的样子在室温下固化一天并且在40℃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高温定位胶,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100份环氧树脂、1~2份偶联剂、1~10份增韧剂、1~10份触变剂、1~2份增塑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定位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为双酚F环氧树脂、双酚A环氧树脂、酚醛环氧树脂、多官能团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定位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剂为异氰酸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定位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韧剂按重量份数计,包括1~5份羧基丁腈橡胶、1~5份自制酚醛树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定位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变剂为氨基化纳米介孔二氧化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定位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剂为三氯氧磷。7.一种耐高温定位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步骤1):氮气保护条件下,将100重量份环氧树脂、1~2重量份偶联剂异氰酸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投入反应釜内,以120~140r/min搅拌20~40min,升温至60~80℃,再加入0.04~0.06重量份的催化剂P838,以40~60r/min搅拌3~5h,得到初混料。步骤2):10℃和氮气保护条件下,将1~2重量份增塑剂三氯氧磷、1~5重量份自制酚醛树脂、0.2~0.4重量份三乙胺、2~3重量份二氯甲烷加入步骤1)得到的初混料中,在转速55r/min的条件下搅拌4h,随后抽真空至40~80kPa,升温至35~60℃继续搅拌8h,制备得到中混料。步骤3):往步骤2)得到的中混料内加入1~5重量份羧基丁腈橡胶、1~10重量份触变剂氨基化纳米介孔二氧化硅,在30~40kHz下超声20~40min,升温至温度95~98℃,以1200~1400r/min搅拌2h,再加入10%NaOH调节pH至10,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创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奇安特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