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式具有自动降温脱模功能的塑胶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8011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循环式具有自动降温脱模功能的塑胶模具,属于塑胶模具领域,包括注塑台,注塑台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塑胶贴合台,注塑台的底部固定连通有输料管,塑胶贴合台的内壁设置有塑胶外侧模具,注塑台的内部设置有循环注塑机构,注塑台的内部设置有降温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注塑管将液态的塑料输入到密封盖与塑胶外侧模具之间,通过塑胶杆配合塑胶外侧模具对塑件进行塑形,塑形完毕后,通过循环转轴的转动,带动塑胶杆旋转的同时,向靠近循环转轴移动,从而将塑件从密封盖内壁脱模,完成自动脱模,同时在下一次注塑时,通过将完成脱模循环的塑胶内侧模具旋转到与塑胶外侧模具贴合的位置,等待再次注塑,完成循环注塑及自动脱模的操作。动脱模的操作。动脱模的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式具有自动降温脱模功能的塑胶模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塑胶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循环式具有自动降温脱模功能的塑胶模具。

技术介绍

[0002]塑胶模具是一种用于压塑、挤塑、注射、吹塑和低发泡成型的组合式模具的简称,通过模具凸、凹模及辅助成型系统的协调变化,可以加工出不同形状、不同尺寸的一系列塑件。
[0003]在对帽状塑件进行注塑时,常通过降温机构,对注塑腔体内的塑件进行降温,以提高其凝固成型的速度,但在降温过程中,帽状塑件会由于降温出现内径收缩的情况,导致塑件扣在塑胶模具表面,难以脱模,同时在塑胶模具再次注塑时,需要等待其内部塑件完全脱模后才能进行注塑,降低了塑胶模具塑件成型效率。
[0004]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循环式具有自动降温脱模功能的塑胶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塑件降温内扣在塑胶模具表面难以脱模以及在注塑过程中需要等待模具内部塑件脱模才能进行注塑,降低了塑料模具成型效率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循环式具有自动降温脱模功能的塑胶模具。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式具有自动降温脱模功能的塑胶模具,包块注塑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台(1)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塑胶贴合台(2),所述注塑台(1)的底部固定连通有输料管(3),所述塑胶贴合台(2)的内壁设置有塑胶外侧模具(4),所述注塑台(1)的内部设置有循环注塑机构(5),所述注塑台(1)的内部设置有降温机构(6);所述循环注塑机构(5)包括转动连接于注塑台(1)顶部的注塑筒(51),所述注塑筒(5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塑胶内侧模具(52),所述塑胶内侧模具(5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密封盖(53),所述密封盖(53)的内壁固定连通有注塑管(54),所述密封盖(53)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塑胶杆(55),所述塑胶杆(55)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循环伸缩套杆(56),所述循环伸缩套杆(56)的外表面套接有限位滑套(57),所述限位滑套(57)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固定连接于注塑台(1)内壁的伸缩环(58),所述伸缩环(58)的内壁开设有循环伸缩轨道(581),所述伸缩环(58)的内壁套接有循环转轴(59),所述循环转轴(59)的一端传动连接有伺服电机(591);所述降温机构(6)包括固定连接于循环伸缩套杆(56)内壁的降温注液管(61),所述降温注液管(6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环(611),所述降温注液管(61)的外侧开设有注液孔,所述循环转轴(59)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循环溶液套筒(62),所述循环溶液套筒(62)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补充管(63),所述补充管(63)的顶部固定连通有进液管(64)和出液管(6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式具有自动降温脱模功能的塑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内侧模具(52)与塑胶外侧模具(4)通过密封盖(53)密封连接,所述塑胶外侧模具(4)内壁开设有注塑凹槽(41),所述塑胶杆(55)设置于注塑凹槽(41)的内部,所述塑胶外侧模具(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式具有自动降温脱模功能的塑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杆(5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伸缩驱动套(551),所述伸缩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丽王坚杨春平卞晓彬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一同模具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