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3D玻璃加工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7954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3D玻璃加工模具,包括下模、上模,下模上具有凸起形且与待加工玻璃形状适配的第一曲面端,第一曲面端具有第一支撑部和两个第一弯曲部,上模上具有凹陷的第二曲面端,第二曲面端具有第二支撑部和两个第二弯曲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车载3D玻璃加工模具,该模具将凸起形第一曲面端的凸模作为下模,下模上具有第一支撑部和两个第一弯曲部,第一支撑部可以支撑玻璃,避免玻璃中部发生较大变形,同时两端具有弯曲部,在玻璃两端发生变形时,可以依循弯曲部发生形变,由于玻璃下方具有支撑,玻璃不会因为软化而在模具中发生偏移,可以有效防止因玻璃偏移产生的残次品。可以有效防止因玻璃偏移产生的残次品。可以有效防止因玻璃偏移产生的残次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3D玻璃加工模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载3D玻璃加工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车载3D玻璃加工模具。

技术介绍

[0002]3D玻璃是指将2D玻璃通过热弯机加热加压成3D曲面玻璃的过程,载体为石墨模具。整个热弯的过程是将精雕好外形和孔的玻璃放置在石墨模具中,再将模具放进热弯机中,经过预热、压型、冷却,玻璃在模具中成型成3D曲面玻璃,通常情况下,模具是根据3D玻璃产品外观进行设计的,一种模具加工一种特定的产品,现有的模具一般将凸模作为上模设计,凹模作下模设计,但是由于玻璃弯折是在热弯机上逐步加热软化再进行成型的,将凹模作为下模,玻璃在软化后变形,存在玻璃的两端软化程度差异的情况,导致玻璃两端在凹模内部下滑的程度有差异,这种差异会导致成型后的玻璃两侧不一致而变成残次品,以至于在玻璃加工过程中,玻璃产品优良率低下,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车载3D玻璃加工模具。
[0004]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车载3D玻璃加工模具,包括下模、上模,下模上具有凸起形且与待加工玻璃形状适配的第一曲面端,第一曲面端具有第一支撑部和两个第一弯曲部,两个第一弯曲部分别布置在第一支撑部的两侧且与其平滑连接,上模上具有凹陷的第二曲面端,第二曲面端具有第二支撑部和两个第二弯曲部,两个第二弯曲部分别布置在第二支撑部的两侧且与其平滑连接,当上模与下模合模时,第一曲面端进入第二曲面端内部且与其围合形成待加工玻璃的成型腔。
[0005]优选的,下模上具有多个均匀布置在第一曲面端周围用于限定玻璃位置的定位柱,上模上位于第二曲面端的周围还具有多个用于容纳定位柱的定位柱槽。
[0006]优选的,下模上至少还具有两个导向柱,上模上还具有与导向柱适配且一一对应的导向槽。
[0007]优选的,多个定位柱中至少还具有两个第一类型定位柱,两个第一类型定位柱靠近玻璃的一侧均具有竖直布置的曲形面,曲形面的轨迹依循待加工玻璃端部的弯曲轨迹。
[0008]优选的,导向槽的其中一个内壁上具有竖直布置的凹陷部,凹陷部具有适配导向槽的延伸尺寸。
[0009]优选的,导向槽一侧敞口设置。
[0010]优选的,下模一体成型,且下模底板与第一曲面端之间形成缺口。
[0011]一种包含车载3D玻璃加工模具的玻璃加工装置,包括热弯机,热弯机上具有加热板,上模安装在加热板上。
[001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车载3D玻璃加工模具,该模具将凸起形第一曲面端的凸模作为下模,下模上具有第一支撑部和两个第一弯曲部,第一支撑部可以支撑玻璃,避免玻璃中部发生较大变形,同时两端具有弯曲部,在玻璃两端发生变形时,可以依循弯曲部发生形变,最
终贴合在弯曲部上,由于玻璃下方具有支撑,玻璃不会因为软化而在模具中发生偏移,可以有效防止因玻璃偏移产生的残次品,可以有效提升该模具加工玻璃时的优良率。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车载3D玻璃加工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车载3D玻璃加工模具中下模与待加工玻璃的配合图;
[0015]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车载3D玻璃加工模具中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车载3D玻璃加工模具中上模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玻璃加工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1所示,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车载3D玻璃加工模具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9]参照图1

图4,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车载3D玻璃加工模具,包括下模1、上模2,下模1上具有凸起形且与待加工玻璃3形状适配的第一曲面端13,第一曲面端13具有第一支撑部131和两个第一弯曲部132,两个第一弯曲部132分别布置在第一支撑部131的两侧且与其平滑连接,上模2上具有凹陷的第二曲面端23,第二曲面端23具有第二支撑部231和两个第二弯曲部232,两个第二弯曲部232分别布置在第二支撑部231的两侧且与其平滑连接,当上模2与下模1合模时,第一曲面端13进入第二曲面端23内部且与其围合形成待加工玻璃3的成型腔。
[0020]该模具具体使用时,将上模2安装在热弯机4的加热板41上,将玻璃3放置在第一曲面端13上,将上模2缓慢间断的与下模1进行合模,在合模的过程中,上模2对玻璃3进行加热,在加热的过程中,玻璃3发生软化并依循两个第一弯曲部132发生形变,在上模2与下模1合模的过程中,第一曲面端13和第二曲面端23配合将玻璃3夹持在成型腔的内部而完成3D玻璃的定型,由于下模1上具有第一支撑部131和两个第一弯曲部132,第一支撑部131可以支撑玻璃3,避免玻璃3中部发生较大变形,同时两端具有第一弯曲部132,在玻璃两端发生变形时,可以依循第一弯曲部132发生形变,最终贴合在第一弯曲部132上,由于玻璃3下方具有支撑,玻璃3不会因为软化而在模具中发生偏移,可以有效防止因玻璃3偏移产生的残次品,可以有效提升该模具加工玻璃时的优良率。
[0021]参照图2

图4,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下模1上具有多个均匀布置在第一曲面端13周围用于限定玻璃3位置的定位柱12,上模2上位于第二曲面端23的周围还具有多个用于容纳定位柱12的定位柱槽22。
[0022]该实施例中,在下模1的第一曲面端13周围设置多个用于限定玻璃3位置的定位柱12,当玻璃放置在第一曲面端13上时,可以对玻璃的放置位置进行定位,防止玻璃因放置位置存在偏差而导致玻璃加工后出现缺陷,进一步提升该模具加工玻璃产品的优良率。
[0023]参照图3和图4,在具体结构设计时,下模1上至少还具有两个导向柱11,上模2上还具有与导向柱11适配且一一对应的导向槽21,对上模2与下模1的合模过程进行定位和导向。
[0024]再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多个定位柱12中至少还具有两个第一类型定位柱12,两个
第一类型定位柱12靠近玻璃3的一侧均具有竖直布置的曲形面,曲形面的轨迹依循待加工玻璃3端部的弯曲轨迹。
[0025]上述实施例中定位柱12在玻璃3放置时,对玻璃3具有定位的作用,但是在玻璃发生形变后,玻璃3与定位柱12之间完全分开,以至于在玻璃3变形过程中失去定位的作用,该实施例中在定位柱12靠近玻璃的一侧均具有竖直布置的曲形面,该曲形面的轨迹依循待加工玻璃3端部的弯曲轨迹,使该定位柱12在玻璃3发生变形的过程中均可以对玻璃3进行定位,可有效避免玻璃3变形的过程中发生细微偏移,进一步提升玻璃加工的合格率。
[0026]参照图4,具体结构设计时,导向槽21的其中一个内壁上具有竖直布置的凹陷部,凹陷部具有适配导向槽21的延伸尺寸。
[0027]导向槽21一侧敞口设置。
[0028]由于上模2安装在热弯机4的加热板41上,该加热板41对导向槽21的端部形成封堵,由于导向槽21与导向柱11适配设置的,在上模2盖合在下模1上时,导向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3D玻璃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1)、上模(2),下模(1)上具有凸起形且与待加工玻璃(3)形状适配的第一曲面端(13),第一曲面端(13)具有第一支撑部(131)和两个第一弯曲部(132),两个第一弯曲部(132)分别布置在第一支撑部(131)的两侧且与其平滑连接,上模(2)上具有凹陷的第二曲面端(23),第二曲面端(23)具有第二支撑部(231)和两个第二弯曲部(232),两个第二弯曲部(232)分别布置在第二支撑部(231)的两侧且与其平滑连接,当上模(2)与下模(1)合模时,第一曲面端(13)进入第二曲面端(23)内部且与其围合形成待加工玻璃(3)的成型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3D玻璃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下模(1)上具有多个均匀布置在第一曲面端(13)周围用于限定玻璃(3)位置的定位柱(12),上模(2)上位于第二曲面端(23)的周围还具有多个用于容纳定位柱(12)的定位柱槽(2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3D玻璃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下模(1)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勇魏中凯崔方园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金龙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