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紫陶专利>正文

动力发生方法及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7752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力发生方法及其装置,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和电磁力定律载流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电磁力作用,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载流导体和磁场发生器由于电磁力作用分别受到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转子载流导体上作用力使转子旋转,作用在磁场发生器上作用力使整体向前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不需反冲物,当飞行器安装上本装置后,可减少很多反冲工质的携带,减轻了自身质量。在太空飞行过程中,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动力,可使飞行器飞行速度加快,飞行里程延长,飞行时间增多,或增加其他更多科研所需的携带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力发生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介绍
现在的航空动力技术,飞行器是依靠液氢、液氧等燃烧并反冲空气提供向前飞行的动力。 因为空气密度小,要进一步提高比冲,则所需资金巨大,而成效甚小。常规飞行器由于是靠 消耗反冲物提供动力,因为空气比重小、利用率低,所以需要携带较多的液氢、液氧,这就 会增加飞行器的自身重量,而且燃烧后的反冲物还要带走一定的热量,故常规飞行器的能量 利用率不高。另外,由于太空中基本是真空的,靠携带燃料在燃烧喷射后所形成的反冲工质 来推动飞行器的飞行,这对飞行器的飞行速度和飞行里程等都必然会产生许多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将电能或其他能量提供给飞行器,以改变飞行器机械能的动 力发生方法及其装置。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动力发生方法,是以电磁感应定律、电磁力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为基本 工作原理,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和电磁力定律载流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电磁力作用,根据牛顿 第三定律载流导体和磁场发生器由于电磁力作用分别受到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本专利技术方法根据上述原理,包括以下步骤在固定架上设置电源控制器,设置两转子, 在转子上设置载流导体(或磁场发生器),通过固定架在转子旁边设置磁场发生器(或载流导 体),使载流导体与磁场发生器在电磁力作用下产生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力的方向在以转子 转轴为圆心的同心圆切线上,作用在转子的载流导体(或磁场发生器)上的作用力使转子旋 转,作用在转子旁边的磁场发生器(或载流导体)上的反作用力作为动力使整体向前运动。本专利技术方法中所述磁场发生器可以是由磁体、线圈构成或其他现有技术的磁场产生构件, 载流导体可以是现有技术构件,根据现有技术,所述电源可以是直流电源或者交流电源。本专利技术方法中所述转子重心在转轴上,转子与固定架间因为转子旋转产生摩擦力,该摩 擦力本会使固定架偏转,但由于两转子旋转的方向相反,所以固定架受到两转子的摩擦力相 互抵消。本专利技术方法中为使整体不产生偏转,转子与磁场发生器间产生的力应该均匀,磁体发生 器在两转子轴连线中点或两转子旁对称点上,整体重心应在轴连线中垂线上。本专利技术方法中若载流导体与磁场发生器的位置设置或进行不同配置只要满足左手定则原 理,不影响本方法的实施。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所述动力产生方法而设计的第一种动力发生装置是由两个或三个以上的 类电机经过规则布置固定组成。所用的类电机基本构件与现有电机构件基本相同,包括定子和转子,以及组成电机的必 要构件。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新的类电机,定子上划分不同U型槽区域,不同区域设置磁场发 生器,磁场工作时由电机控制器控制定子部分U型槽区域磁场发生器产生磁场,转子中载流 导体受到电磁力作用旋转。3这种动力发生装置是使两个类电机之间合理地从侧面连接固定起来,由控制器控制电机 工作。由于类电机工作时只是转子部分侧面和对应的部分U型槽通过超距力相互作用使转子 旋转,而定子受到的反作用力作用在部分U型槽上,两电机转子工作时方向相反,两类电机 定子受到的非预计前进方向的反作用力相互抵消,定子受到的合力使整体向前运动。控制器 控制类电机定子不同区域的磁场发生器使类电机工作可以使装置产生不同方向的运动。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所述动力产生方法而设计的第二种动力发生装置包括上下两层基板,基 板上设有控制器和磁场发生器,基板间有两个或三个以上有固定转轴的转子,转子上设置载 流导体。这种动力发生装置是使转子上的载流导体在磁场中产生电磁力,使转子和磁场发生器产 生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力使转子旋转,反作用力作用在磁场发生器上作为动力使整体向 前运动。磁场发生器在不同区域的分布,在对应转子的不同区域工作时,装置可以向不同方 向运动。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是-一、 动力发生装置的工作不需反冲物,这样,当飞行器安装上本装置后,可减少很多反 冲工质的携带,减轻了自身质量。这样就可以使飞行器飞行速度加快,飞行里程延长,增加 其他更多科研所需的携带物。二、 提高能量利用效率。本专利技术不用反冲物,动力由动力发生装置产生,因而飞行器在 飞行过程中摩擦损耗低,无用损耗小,故能量利用率高。三、 可利用太阳能提供装置所需动力。本专利技术动力发生装置可利用太阳能电池板板把太 空中电磁波转换成为电能,为装置中类电机提供所需动力。四、 增加动力装置和飞行器的使用寿命。由于本专利技术动力装置不受反冲物的限制,因而 不必通过加速冲出大气层,而可以适当的速度冲出大气层,之后再加速,这样就可以减少飞 行器在穿越大气层的高速飞行中所带来的损害,从而延长飞行器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动力发生方法的基本原理图。 图2为图l俯视分析图。图3为第一种动力发生装置含有两个类电机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4第一种动力发生装置中定子横截面分析图。 图5为第二种动力发生装置含有两个转子时的结构俯视图。 图6为第二种动力发生装置含有两个转子时的结构侧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动力发生方法实施例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在固定架1上设置磁场发生器2 和转子3,转子3以转轴4为转轴,转子3上设有载流导体5,载流导体5与转轴平行设置 在转子上,根据左手定则原理,由电源控制器11控制使磁场发生器2产生磁场方向6的磁 场,载流导体5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成90度角,则载流导体5在磁场发生器2产生的磁场 中受到安培力7,安培力7作为载流导体受到的作用力,则磁场发生器2受到大小相等的反作用力8,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方向在以转轴为圆心时同心圆的切钱方向上,安培力7使转 子旋转,转子旋转方向IO,反作用力8正是本专利技术方法所要产生的动力,作为整体动力使整 体向运动方向9运动,本方法中动力来源由电源控制器11或外接电源提供。根据本专利技术方法所设计的第一种动力发生装置实施例的结构如附图3和附图4所示,该 装置由控制器12和两个类电机从侧面连接组成,类电机由固定架15连接定子13和转子14 构成,转子14以转轴16为中心旋转,转子14上设有载流导体17,定子13上设有磁场发生 器18,磁场发生器18分布在定子13上的各个区域,本实施例将定子划分为A区域19、 B区 域20、 C区域21、 D区域22、 E区域23、 F区域24、 G区域25和H区域26。该装置工作时由控制器12控制分布在C、 D、 E、 F区域上的磁场发生器18产生磁场和 转子14上的载流导体17的电流方向,使两个转子旋转方向相反,定子C、 D、 E、 F区域上 受到的合力方向在两转轴连线的中垂线上,该合力使整体向前运动。控制器12还可以控制 不同区域上的磁场发生器18工作使合力方向改变以便整体向不同方向运动。当该装置设有 多个类电机时,控制器可以通过控制不同类电机定子上的区域工作,达到合力方向的改变或 合力大小的递增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方法所设计的第二种动力发生装置实施例的结构如附图5和附图6所示,该 装置由基板27和固定在基板27上的控制器28、转子29和磁场发生器30组成,转子上设置 载流导体31,载流导体31设置在转子圆面的直径方向上,转子以绕转轴32为中心旋转。 该装置工作时由控制器28控制磁场发生器30产生垂直于转子29圆面的磁场和转子29上的 载流导体31的电流方向,使两个转子旋转方向相反,基板27上的磁场发生器30受到的合 力方向在两转轴连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力发生方法,其特征是在固定架(1)上设置电源控制器(11),设置两转子(3),在转子上设置载流导体(5),通过固定架(1)在转子(3)旁边设置磁场发生器(2),由电源控制器(11)控制载流导体(5)电流和磁场发生器(2),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和电磁力定律载流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电磁力作用,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载流导体(5)与磁场发生器(2)在电磁力作用下产生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力的方向在以转子转轴为圆心的同心圆切线上,作用在转子载流导体(5)上的作用力使转子旋转,作用在转子旁边的磁场发生器(2)上的反作用力作为动力使整体向前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紫陶
申请(专利权)人:苏紫陶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