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速轮边减速器总成及驱动桥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7713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52
本申请涉及一种双速轮边减速器总成及驱动桥总成,双速轮边减速器总成包括壳体、驱动组件、传动组件、动力输出组件和换挡组件。驱动组件用于提供驱动力;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件、第二传动件和安装件,第一传动件用于将驱动组件的驱动力传递至第二传动件,安装件与第一传动件同轴设置;动力输出组件用于输出第二传动件传递的动力;换挡组件套设于安装件。通过换挡组件使得安装件能够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安装件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传动比为动力输出组件提供较高的减速速比,以适应低速高扭的满载工况;安装架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二传动比为动力输出组件提供较高的加速性能,以适应高速低扭的空载工况,满足不同工况的使用需求。况的使用需求。况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速轮边减速器总成及驱动桥总成


[0001]本申请涉及工程机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双速轮边减速器总成及驱动桥总成。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时代发展,汽车作用日益明显,汽车已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工具。汽车驱动桥在汽车的各种总成中是涵盖机械零件、部件、分总成品种最多的总成。驱动桥位于传动系末端,是能改变来自变速器的转速和转矩,并将它们传递给驱动轮的机构。驱动桥由主减速器、差速器、车轮传动装置和驱动桥壳等组成,通过主减速器齿轮的传动,降低转速增大扭矩;通过锥齿轮传动,改变转矩的传递方向;通过差速器使内外车轮以不同的转速转动,适应汽车的转向要求;通过桥壳和车轮,实现承载和传力作用。
[0003]相关技术中,驱动桥通常采用行星齿轮式轮边减速和普通圆柱齿轮式轮边减速,这两种形式的轮边减速器与单极主减速器相比使离地间隙增大,使轴承的轴向负荷减少,还可以使大型汽车在不设置副变速器的情况下,增加传动系的传动比,提高牵引性。
[0004]然而,上述轮边减速器只有一种减速比,其限制了汽车对不同路面状况的适应性,作业方式单一,不能满足不同工况的使用需求,不利于提高汽车的燃料经济性和动力性能。例如,对于载荷及道路状况等变化大、使用条件非常复杂的载货汽车及工程车来说,可以选择一种减速比来使汽车在满载或通过极坏路面时具有足够的动力性,然而在平直良好的路面上空载行驶时,要求达到较高的车速和满意的燃料经济性,是非常困难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只有一种减速比的减速器不能满足不同工况使用需求的问题,提供一种双速轮边减速器总成及驱动桥总成。
[0006]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双速轮边减速器总成,其包括壳体、驱动组件、传动组件、动力输出组件和换挡组件;驱动组件用于提供驱动力;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件、第二传动件和安装件,第一传动件与壳体连接,第一传动件还连接于驱动组件与第二传动件之间,用于将驱动组件的驱动力传递至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套设于所述安装件,第二传动件借助安装件安装于第一传动件;动力输出组件与第二传动件连接,用于输出第二传动件传递的动力;换挡组件套设于安装件,换挡组件可沿安装件的轴向移动,安装件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安装件处于第一状态时,换挡组件连接于第一传动件和安装件之间,使得安装件与第一传动件同轴转动;安装件处于第二状态时,换挡组件与壳体连接,使得安装件相对于第一传动件静止;其中,在第一状态下,第一传动件与动力输出组件具有第一传动比,在第二状态下,第一传动件与动力输出组件具有第二传动比,第二传动比与第一传动比不相同。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传动件包括多个行星轮和多个行星轮轴,行星轮与行星轮轴一一对应设置,全部行星轮沿动力输出组件的外周间隔设置,行星轮与第一传动件
连接,行星轮轴连接于行星轮和安装件之间;在第一状态下,行星轮围绕动力输出组件转动,在第二状态下,行星轮围绕行星轮轴转动。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传动件包括涡轮,驱动组件的输出端配置有蜗杆,驱动组件借助蜗杆与涡轮连接。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涡轮的内圆周面配置有齿孔,涡轮借助齿孔与全部行星轮啮合。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动力输出组件包括太阳轮和半轴,太阳轮套设于半轴,太阳轮与全部行星轮啮合。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壳体与第一传动件之间设置有第一转动件,第一传动件借助第一转动件与壳体可转动的连接。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安装件与第一传动件之间设置有第二转动件,安装件借助第二转动件与第一传动件可转动的连接。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换挡组件包括换挡件,换挡件靠近第一传动件的端面设置有第一齿,第一传动件靠近换挡件的端面设置有第二齿;在第一状态下,第一齿能够与第二齿相配合,以将第一传动件的动力传递至安装件。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壳体靠近换挡组件的内壁配置有固定件,固定件靠近换挡组件的端面设置有第三齿,换挡组件靠近固定件的端面设置有第四齿;在第二状态下,第三齿能够与第四齿相配合,以固定安装件。
[0015]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驱动桥总成,其包括双速轮边减速器总成。
[0016]上述双速轮边减速器总成中,通过换挡组件使得安装件能够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安装件处于第一状态时,安装件与第一传动件同轴转动,第二传动件与第一传动件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此时第一传动件与动力输出组件具有第一传动比,该第一传动比为动力输出组件提供较高的减速速比,以适应低速高扭的满载工况;安装架处于第二状态时,安装件相对于第一传动件保持静止,第二传动件与第一传动件相对转动,第一传动件通过第二传动件将驱动力传递至动力输出组件,此时第一传动件与动力输出组件具有第二传动比,该第二传动比为动力输出组件提供较高的加速性能,以适应高速低扭的空载工况,有效地提升了汽车对于不同路面状况的适应性,满足不同工况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双速轮边减速器总成的剖面图。
[0018]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双速轮边减速器总成中涡轮的剖面图。
[0019]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双速轮边减速器总成中涡轮支架的剖面图。
[0020]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双速轮边减速器总成中蜗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双速轮边减速器总成中第一行星轮架的剖面图。
[0022]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双速轮边减速器总成中第二行星轮架的剖面图。
[0023]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双速轮边减速器总成中换挡件的剖面图。
[0024]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双速轮边减速器总成中固定件的剖面图。
[0025]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驱动桥总成的剖面图。
[0026]其中,双速轮边减速器总成1、壳体10、容纳腔11、驱动组件20、蜗杆21、蜗杆齿211、
第一轴径212、第一花键轴213、传动组件30、第一传动件31、涡轮311、第一螺纹孔3111、涡轮齿3112、圆柱齿孔3113、第二轴径3114、第三通孔3115、第一端面3116、第二齿3117、涡轮支架312、第一通孔3121、第三轴径3122、第四通孔3123、第三端面3124、第二传动件32、行星轮321、行星轮轴322、滚针轴承323、行星轮垫片324、安装件33、第一行星轮架331、第二螺纹孔3311、第四轴径3112、第二端面3313、第五通孔3314、第二花键轴3315、第二行星轮架332、第二通孔3321、第五轴径3322、第四端面3323、第六通孔3324、第五端面3325、第一螺栓34、第一转动件35、第二螺栓36、第二转动件37、第三转动件38、动力输出组件40、太阳轮41、半轴42、太阳轮垫片43、换挡组件50、换挡件51、花键孔511、第一齿512、第四齿513、环槽514、固定件60、第七通孔601、第三齿602、第三螺栓61、拨动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速轮边减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驱动组件,用于提供驱动力;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件、第二传动件和安装件,所述第一传动件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第一传动件还连接于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二传动件之间,用于将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力传递至所述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套设于所述安装件,所述第二传动件借助所述安装件安装于所述第一传动件;动力输出组件,与所述第二传动件连接,用于输出所述第二传动件传递的动力;及换挡组件,套设于所述安装件,所述换挡组件可沿所述安装件的轴向移动,所述安装件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安装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换挡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传动件和所述安装件之间,使得所述安装件与所述第一传动件同轴转动;所述安装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换挡组件与所述壳体连接,使得所述安装件相对于所述第一传动件静止;其中,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传动件与所述动力输出组件具有第一传动比;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传动件与所述动力输出组件具有第二传动比;所述第二传动比与所述第一传动比不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速轮边减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件包括多个行星轮和多个行星轮轴,所述行星轮与所述行星轮轴一一对应设置,全部所述行星轮沿所述动力输出组件的外周间隔设置,所述行星轮与所述第一传动件连接,所述行星轮轴连接于所述行星轮和所述安装件之间;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行星轮围绕所述动力输出组件转动;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行星轮围绕所述行星轮轴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速轮边减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件包括涡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涛王洋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