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拖拉机前后双轴动力输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2950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农耕技术领域,具体为小型拖拉机前后双轴动力输出装置。此装置包括依次贯穿设置在箱体后侧壁、左侧壁和右侧壁的主动轴、驱动轴一和驱动轴二,以及安设在箱体内部且相互啮合的主动齿轮和差速器。其中主动齿轮与主动轴之间相固定,差速器与驱动轴一和驱动轴二之间相固定。箱体左右两外侧壁上还对称固定有制动器一和制动器二,其中制动器一与驱动轴一之间相配合,并独立控制驱动轴一是否转动;制动器二与驱动轴二之间相配合,并独立控制驱动轴二是否转动。此装置结构简单、造型紧凑,既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消耗,又能减少生产隐患。产隐患。产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型拖拉机前后双轴动力输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农耕
,具体为小型拖拉机前后双轴动力输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民主要采用拖拉机来驱动各类农用机械。由于农业机械的作用不同,有的需要安设在拖拉机的前部,有的需要安设在拖拉机的后部,这就需要拖拉机同时具备前后两个农耕动力输出轴。而现有的拖拉机虽然配备了两根动力输出轴,但是两根输出轴并不能独立运转,当仅需要一侧的输出轴需要驱动农用机械时,另一侧的输出轴不能停止旋转。这样的设计结构既带来了不必要的能量消耗,又造成了一定的生产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小型拖拉机前后双轴动力输出装置,之间相固定此装置结构简单、造型紧凑,能够独立控制驱动轴一和驱动轴二是否转动,以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消耗,同时减少生产隐患。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小型拖拉机前后双轴动力输出装置,包括依次贯穿设置在箱体后侧壁、左侧壁和右侧壁的主动轴、驱动轴一和驱动轴二,以及安设在箱体内部且相互啮合的主动齿轮和差速器,所述主动齿轮与主动轴之间相固定,所述差速器与驱动轴一和驱动轴二之间相固定;所述箱体左右两外侧壁上还对称固定有制动器一和制动器二,所述制动器一与驱动轴一之间相配合,所述制动器二与驱动轴二之间相配合。
[0005]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主动齿轮为锥形齿轮;所述差速器包括均为锥形齿轮的太阳齿轮、行星齿轮、驱动齿轮一和驱动齿轮二,所述太阳齿轮与主动齿轮相啮合,并通过轴承一配合在驱动轴一上;所述太阳齿轮的右侧面上固定或一次成型有行星齿轮架,所述行星齿轮架包括2~4个呈轴对称式分布的分支,所述分支端部固定有行星齿轮轴,所述行星齿轮轴通过轴承二与行星齿轮之间相配合,所述行星齿轮均与左右两侧的驱动齿轮一和驱动齿轮二相啮合;所述驱动齿轮一与驱动轴一之间相固定,所述驱动齿轮二与驱动轴二之间相固定。
[0006]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制动器一包括布置在制动架一内的制动盘一和两组制动件一,所述制动架一的底座与箱体左外侧壁之间相固定,所述制动盘一与驱动轴一之间相固定,所述制动件一与制动架一之间相固定,且呈对称式布置在制动盘一的两侧。
[0007]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制动器二的结构与制动器一完全相同,包括制动架二、制动盘二和两组制动件二,所述制动架二的底座与箱体右外侧壁之间相固定,所述制动盘二与驱动轴二之间相固定,所述制动件二与制动架二之间相固定,且呈对称式布置在制动盘二的两侧。
[0008]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制动件一和制动件二均为常闭式电磁制动
块,且电性连接于同一个三档转换开关上。
[0009]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取得的技术进步是:小型拖拉机前后双轴动力输出装置,包括依次贯穿设置在箱体后侧壁、左侧壁和右侧壁的主动轴、驱动轴一和驱动轴二,以及安设在箱体内部且相互啮合的主动齿轮和差速器。其中主动齿轮与主动轴之间相固定,差速器与驱动轴一和驱动轴二之间相固定。箱体左右两外侧壁上还对称固定有制动器一和制动器二,其中制动器一与驱动轴一之间相配合,制动器二与驱动轴二之间相配合。
[0010]主动齿轮为锥形齿轮,可以改变传动方向,有利于提高装置的紧凑程度。差速器用于将主动齿轮传递过来的扭矩按需要分配给驱动轴一和驱动轴二,其包括均为锥形齿轮的太阳齿轮、行星齿轮、驱动齿轮一和驱动齿轮二。太阳齿轮与主动齿轮相啮合,并通过轴承一配合在驱动轴一上,太阳齿轮可以绕驱动轴一自由转动,有利于提高装置的紧凑程度。太阳齿轮的右侧面上固定或一次成型有行星齿轮架,行星齿轮架包括2~4个呈轴对称式分布的分支,对称式的结构能提高太阳齿轮扭矩传递的均匀性,有利于减小装置的机械振动。每个分支端部固定有一根行星齿轮轴,行星齿轮轴通过轴承二与行星齿轮之间相配合,行星齿轮不仅能在行星齿轮架的驱动下绕太阳齿轮公转,还能绕行星齿轮轴自转。行星齿轮均与左右两侧的驱动齿轮一和驱动齿轮二相啮合,以将太阳齿轮的扭矩按照需要分配给驱动轮一和驱动轮二。驱动齿轮一与驱动轴一之间相固定,驱动齿轮二与驱动轴二之间相固定。
[0011]制动器一包括布置在制动架一内的制动盘一和两组制动件一,其中制动架一的底座与箱体左外侧壁之间相固定。制动盘一与驱动轴一之间相固定,以控制驱动轴一是否转动。制动件一与制动架一之间相固定,且呈对称式布置在制动盘一的两侧,以提高制动效果的稳定性。
[0012]制动器二的结构与制动器一完全相同,包括制动架二、制动盘二和两组制动件二,其中制动架二的底座与箱体右外侧壁之间相固定。制动盘二与驱动轴二之间相固定,以控制驱动轴二是否转动。制动件二与制动架二之间相固定,且呈对称式布置在制动盘二的两侧,以提高制动效果的稳定性。
[0013]制动件一和制动件二均为常闭式电磁制动块,当通电时制动块弹出并对制动盘一和制动盘二产生制动效果,当断电时制动块收缩并解除对制动盘一和制动盘二的制动效果。制动件一和制动件二电性连接于同一个三档转换开关上,使得制动件一和制动件二在同一时间内只能有一个因通电而处于弹出状态,即驱动轴一和驱动轴二只能有一个处于被制动状态;或者使得制动件一和制动件二同时因断电而处于收缩状态,即驱动轴一和驱动轴二同时处于非制动状态。这样可以防止因误操作导致驱动轴一和驱动轴二同时被制动,从而导致主动轴的扭矩无法释放,进而造成本装置的机械损伤或出现发动机熄火现象。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差速器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制动器一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制动器二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
[0020]10

箱体;21

主动轴,22

主动齿轮;31

太阳齿轮,311

轴承一,32

行星齿轮,33

驱动齿轮一,34

驱动齿轮二,35

行星齿轮架,36

行星齿轮轴,361

轴承二;41

驱动轴一,42
‑ꢀ
驱动轴二;51

制动器一,511

制动架一,512

制动盘一,513

制动件一,52

制动器二,521
‑ꢀ
制动架二,522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小型拖拉机前后双轴动力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箱体上且贯穿后侧壁的主动轴、贯穿左侧壁的驱动轴一、贯穿右侧壁的驱动轴二,以及安设在箱体内部且相互啮合的主动齿轮和差速器,所述主动齿轮与主动轴之间相固定,所述差速器与驱动轴一和驱动轴二之间相固定;所述箱体左侧壁的外侧面、右侧壁的外侧面上还对称固定有制动器一和制动器二,所述制动器一与驱动轴一之间相配合,所述制动器二与驱动轴二之间相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拖拉机前后双轴动力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为锥形齿轮;所述差速器包括均为锥形齿轮的太阳齿轮、行星齿轮、驱动齿轮一和驱动齿轮二,所述太阳齿轮与主动齿轮相啮合,并通过轴承一配合在驱动轴一上;所述太阳齿轮的右侧面上固定或一次成型有行星齿轮架,所述行星齿轮架包括2~4个呈轴对称式分布的分支,所述分支端部固定有行星齿轮轴,所述行星齿轮轴通过轴承二与行星齿轮之间相配合,所述行星齿轮均与左右两侧的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及增发贾妍贾宋楠刘胜尧范凤翠胡佳宁齐浩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信息与经济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