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深部高地应力巷道围岩钻孔卸压结构及其效果评价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煤矿井下巷道围岩卸压
,尤其涉及一种深部高地应力巷道围岩钻孔卸压结构及其效果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浅部煤炭资源逐渐减少,我国中东部矿井已逐步转入深部开采阶段。深部通常赋存高地应力,围岩高应力与低强度之间的矛盾突出,巷道大变形失稳破坏屡见不鲜。传统的支护形式难以高效控制深部巷道围岩变形,巷道返修率大幅增加,造成重大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深部高应力与巷道大变形难题已成为制约煤炭资源安全高效开采的瓶颈。
[0003]卸压技术可以改善巷道围岩的应力环境,降低或转移围岩高应力峰值分布,从而减小围岩变形,提高地压治理效果。目前常用的卸压方法主要包括卸压槽法、松动爆破法、开掘卸压巷道或硐室法等等。目前针对深部高应力巷道钻孔卸压的机理、关键参数的选定以及卸压后的支护技术优化设计等方面的研究远未成熟,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卸压效果尚不理想,对于卸压后效果的评价体系善不完善,因此亟需一种卸压效果好,操作简便的深部高地应力巷道围岩钻孔卸压技术及其完善的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部高地应力巷道围岩钻孔卸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卸压钻孔群组,在巷道不同位置处围岩间隔设有数组所述卸压钻孔群组,每组所述卸压钻孔群组位于巷道两侧肩窝至帮角范围内并呈扇形状分布;应力监测系统,预埋于巷道一侧,以监测钻设卸压钻孔前后巷道围岩应力变化;位移监测系统,设于巷道围岩表面,以监测卸压钻孔作用下巷道围岩位移演化特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深部高地应力巷道围岩钻孔卸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监测系统包括:应力测试孔,设于巷道一侧卸压区内并穿过巷道围岩;应力传感器,在所述应力测试孔内不同孔深处分别设有所述应力传感器,以持续监测卸压过程中巷道围岩的应力场变化;光纤光栅解调仪,与所述应力传感器数据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深部高地应力巷道围岩钻孔卸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监测系统包括设于巷道围岩表面、巷道内部及卸压钻孔内的位移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深部高地应力巷道围岩钻孔卸压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卸压钻孔内设有窥视仪,实时监测卸压钻孔收敛情况。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深部高地应力巷道围岩钻孔卸压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卸压钻孔群组之间的间距为20m,所述卸压钻孔群组的单孔直径为130mm,单孔长度为4~5倍巷道宽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深部高地应力巷道围岩钻孔卸压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巷道掘出后进行钻孔卸压,每组所述卸压钻孔群组在巷道两侧肩窝至帮角范围内布置四排,并呈扇形状布置。7.根据权利要1
‑
6任一项所述深部高地应力巷道围岩钻孔卸压结构的效果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永水,耿志,李寅玉,张瑞,何尊敬,李翔,陈建本,栾波,陈自由,侯俊友,刘滨,程翔,杜多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