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风扇扫风控制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97661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风扇控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智能风扇扫风控制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进入单人模式指令或者进入多人模式指令,通过摄像头对扫风范围进行人脸识别;当处于单人模式时,对扫风范围中的目标人脸进行跟随扫风;当处于多人模式时,确定每个人的人脸位置,建立目标位置地图,根据目标位置地图进行扫风,扫风时,能够进行垂直或者水平扫风。如此,在单人模式中,即使用户在扫风范围内随意走动,也能够得到极致享受;另外,在多人模式中,仅仅有少量风能浪费在发热对象之间的空档,大幅度降低了电能浪费。大幅度降低了电能浪费。大幅度降低了电能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风扇扫风控制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风扇控制
,具体是涉及一种智能风扇扫风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风扇在进行扫风摆动时,是进行匀速的摇头运动,不能够将风力更好的集中在发热对象上,会有大量的风能浪费在发热对象之间的空档,造成不必要的电能浪费;另外,现有的风扇不能够对单个用户目标进行跟随,当用户移动后,风扇对用户的降温效果降低。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智能风扇扫风控制方法及系统,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风扇扫风控制方法及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智能风扇扫风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进入单人模式指令或者进入多人模式指令,通过摄像头对扫风范围进行人脸识别;当处于单人模式时,对扫风范围中的目标人脸进行跟随扫风;当处于多人模式时,确定每个人的人脸位置,建立目标位置地图,根据目标位置地图进行扫风,扫风时,能够进行垂直或者水平扫风。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建立目标位置地图的步骤,具体包括:在扫风范围中识别确定人脸时,记录人脸位置,对所有的人脸位置进行整合得到第一次目标位置地图M1,第一次目标位置地图M1中包含人脸位置和非人脸位置;根据第一次目标位置地图M1使得风扇进行多人模式的扫风,当风扇朝向人脸位置时,减缓扫风速度;当风扇朝向非人脸位置时,加快扫风速度;一个扫风行程完成后,对第一次目标位置地图M1进行更新,得到第二次目标位置地图M2,根据第二次目标位置地图M1使得风扇进行多人模式的扫风,以此类推。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方法还具有水平巡航功能,水平巡航两端点确定方法为:统计目标位置地图中所有目标水平轴行程点,取出最接近水平轴两端点的目标水平轴行程值,并加上一个偏移量做为水平巡航的行程两端点,水平巡航到达两端点后, 做方向转换。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对扫风范围中的目标人脸进行跟随扫风时,当目标人脸失后, 进入正常扫风模式,即左右全局扫风。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当目标位置地图中不存在人脸位置时,进入正常扫风模式。
[0009]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风扇扫风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人脸识别模块,用于接收进入单人模式指令或者进入多人模式指令,通过摄像头对扫风范围进行人脸识别;
单人跟随扫风模块,当处于单人模式时,用于对扫风范围中的目标人脸进行跟随扫风;多人地图扫风模块,当处于多人模式时,用于确定每个人的人脸位置,建立目标位置地图,根据目标位置地图进行扫风,扫风时,能够进行垂直或者水平扫风。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摄像头对扫风范围进行人脸识别;当处于单人模式时,对扫风范围中的目标人脸进行跟随扫风;当处于多人模式时,确定每个人的人脸位置,建立目标位置地图,根据目标位置地图进行扫风,扫风时,能够进行垂直或者水平扫风。如此,在单人模式中,即使用户在扫风范围内随意走动,也能够得到极致享受;另外,在多人模式中,仅仅有少量风能浪费在发热对象之间的空档,大幅度降低了电能浪费。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一种智能风扇扫风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0012]图2为一种智能风扇扫风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实施方式
[0013]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晰,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4]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0015]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风扇扫风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接收进入单人模式指令或者进入多人模式指令,通过摄像头对扫风范围进行人脸识别;S200,当处于单人模式时,对扫风范围中的目标人脸进行跟随扫风;S300,当处于多人模式时,确定每个人的人脸位置,建立目标位置地图,根据目标位置地图进行扫风,扫风时,能够进行垂直或者水平扫风。
[0016]需要说明的是,现有的风扇在进行扫风摆动时,是进行匀速的摇头运动,不能够将风力更好的集中在发热对象上,会有大量的风能浪费在发热对象之间的空档,造成不必要的电能浪费;另外,现有的风扇不能够对单个用户目标进行跟随,当用户移动后,风扇对用户的降温效果降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001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风扇能够水平扫风和垂直扫风,风扇中安装有水平驱动电机和垂直驱动电机,摄像头采集到扫风范围中的图像后,会对图像进行人脸识别,用户需要输入进入单人模式指令或者进入多人模式指令,单人模式时,对扫风范围中的目标人脸进行跟随扫风,摄像头如侦测到人脸图像, 则控制水平/垂直轴转动使该人脸图像位置落于跟随范围内,当目标人脸失后, 进入正常扫风模式,即左右全局扫风。多人模式中,所述建立目标位置地图的步骤,具体包括:在扫风范围中识别确定人脸时,记录人脸位置,对所有的人脸位置进行整合得到第一次目标位置地图M1,第一次目标位置地图M1中包含人脸位置和非人脸位置;根据第一次目标位置地图M1使得风扇进行多人模式的扫风,扫风范围为整个行
程,当风扇朝向人脸位置时,减缓扫风速度;当风扇朝向非人脸位置时,加快扫风速度,如此,仅仅有少量风能浪费在发热对象之间的空档,大幅度降低了电能浪费,在一个扫风行程完成后,对第一次目标位置地图M1进行更新,得到第二次目标位置地图M2,根据第二次目标位置地图M1使得风扇进行多人模式的扫风,以此类推,当目标位置地图中不存在人脸位置时,进入正常扫风模式。
[001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能够重置并复位水平/垂直轴位置,当风扇结构上含限位感测组件:控制电机转动直到限位开关触发,触发后使用已记录的水平/垂直轴复位行程值回到预定复位位罝;当风扇结构上不含限位感测组件:控制电机转动到已记录的电机行程极限值,到达行程极限值后使用已记录的电机复位行桯值回到预定复位位罝。
[001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还具有水平巡航功能,水平巡航两端点确定方法为:统计目标位置地图中所有目标水平轴行程点,取出最接近水平轴两端点的目标水平轴行程值,并加上一个偏移量做为水平巡航的行程两端点,水平巡航到达两端点后,做方向转换。巡航过程中,也需要不断重新建立新的目标位置地图,当到达巡航水平轴两端点时,若摄像头侦测到人脸图像且该人脸图像位置在图像设定记录范围外且对应设定记录范围方向与水平轴巡航方向一致,则维持水平轴转动直到该侦测到人脸图像位于设定记录范围内才更换水平轴转动方向。巡航水平轴速度控制三个方法:1、巡航水平两端点匀速,2、巡航时在图像采集组件图像侦测出人脸图像且该人脸图像位置与设定记录范围交错, 则加快速度,3、巡航时在图像采集组件图像侦测出人脸图像且该人脸图像位置与设定记录范围交错, 则减缓速度。
[0020]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风扇扫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进入单人模式指令或者进入多人模式指令,通过摄像头对扫风范围进行人脸识别;当处于单人模式时,对扫风范围中的目标人脸进行跟随扫风;当处于多人模式时,确定每个人的人脸位置,建立目标位置地图,根据目标位置地图进行扫风,扫风时,能够进行垂直或者水平扫风。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风扇扫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目标位置地图的步骤,具体包括:在扫风范围中识别确定人脸时,记录人脸位置,对所有的人脸位置进行整合得到第一次目标位置地图M1,第一次目标位置地图M1中包含人脸位置和非人脸位置;根据第一次目标位置地图M1使得风扇进行多人模式的扫风,当风扇朝向人脸位置时,减缓扫风速度;当风扇朝向非人脸位置时,加快扫风速度;一个扫风行程完成后,对第一次目标位置地图M1进行更新,得到第二次目标位置地图M2,根据第二次目标位置地图M1使得风扇进行多人模式的扫风,以此类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风扇扫风控制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福康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众志联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