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盘、电磁炉及线圈盘的绕线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97625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5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线圈盘、电磁炉及线圈盘的绕线方法。线圈盘包括支架及绕线。支架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及第三区域,第二区域位于第一区域和第三区域之间,第一区域设有第一线槽,第二区域设有第二线槽,第三区域设有第三线槽。绕线沿第一线槽及第二线槽绕设形成第一线圈,绕线沿第二线槽及第三线槽绕设形成第二线圈;其中,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在第二区域分层交叠。本申请通过将第一线圈及第二线圈在处于支架中间的第二区域中分层交叠,如此能够避免线圈盘中心区域出现加热盲区,有利于使整个加热区域的热量均匀分布。加热区域的热量均匀分布。加热区域的热量均匀分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圈盘、电磁炉及线圈盘的绕线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家用电器
,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线圈盘、电磁炉及线圈盘的绕线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电磁炉线圈盘电磁感应加热过程中,由于围绕中心绕线,不管是顺时针绕线还是逆时针绕线,在锅具中心会出现加热盲区,该区域几乎不产生沸腾气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线圈盘、电磁炉及线圈盘的绕线方法。
[0004]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线圈盘包括支架及绕线。所述支架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及第三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之间,所述第一区域设有第一线槽,所述第二区域设有第二线槽,所述第三区域设有第三线槽。所述绕线沿所述第一线槽及所述第二线槽绕设形成第一线圈,所述绕线沿所述第二线槽及所述第三线槽绕设形成第二线圈;其中,所述第一线圈与所述第二线圈在所述第二区域分层交叠。
[000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线圈及所述第二线圈通电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二区域内,所述第一线圈中电流的流向与所述第二线圈中电流的流向相同。
[0006]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包括相背的第一面及第二面,所述第一线槽、所述第二线槽及所述第三线槽均设置于所述第一面;所述线圈盘还包括:进线口及出线口,所述绕线通过所述进线口进入所述第一面,沿线槽绕设依次形成所述第一线圈及所述第二线圈后,所述绕线从所述出线口穿出以到达所述第二面。
[0007]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进线口与所述出线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相背两侧,所述进线口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或所述第二区域,所述出线口位于所述第三区域和/或所述第二区域。
[000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线圈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面的第一绕线体、及设于所述第一面的第二绕线体。所述第一绕线体设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之间,并用于作为所述第一线圈的绕线支撑;所述第二绕线体设于所述第三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之间,并用于作为所述第二线圈的绕线支撑。
[0009]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设有多个第一间隔体,多个所述第一间隔体自所述第一绕线体向远离所述第一绕线体的方向依次排列,且长度逐渐增大,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间隔体之间形成所述第一线槽。所述支架设有多个第二间隔体,多个所述第二间隔体自所述第一绕线体向远离所述第一绕线体的方向依次排列,且长度逐渐增大,相邻两个所述第二间隔体之间形成所述第二线槽。所述支架设有多个第三间隔体,多个所述第三间隔体自所述第二绕线体向远离所述第二绕线体的方向依次排列,且长度逐渐增大,相邻两个所述第三间隔体之间形成所述第三线槽。
[0010]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第一间隔体与多个所述第二间隔体对应设置,以使
多个所述第一线槽与多个所述第二线槽对应设置,每个所述第一线槽与对应的所述第二线槽连通形成第一通槽。多个所述第三间隔体与多个所述第二间隔体对应设置,以使多个所述第三线槽与多个所述第二线槽对应设置,每个所述第三线槽与对应的所述第二线槽连通形成第二通槽。
[0011]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间隔体之间的所述第一面设有线固定槽;和/或相邻两个所述第二间隔体之间的所述第一面设有线固定槽;和/或相邻两个所述第三间隔体之间的所述第一面设有线固定槽;其中,所述线固定槽用于收容所述绕线。
[001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面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一子面、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二子面、及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三子面,所述第一子面与所述第三子面齐平,第二子面低于所述第一子面及所述第三子面。
[001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包括相背的第一面及第二面,所述第一线槽、第二线槽及所述第三线槽均设置于所述第一面,所述第二面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用于安装磁体,所述磁体用于与所述第一线圈及所述第二线圈共同作用以对放置在所述线圈盘的锅具进行加热。
[0014]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电磁炉包括壳体、及上述任意一项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线圈盘。所述壳体与所述线圈盘结合。
[0015]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线圈盘的绕线方法,包括:提供一种支架,所述支架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及第三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之间,所述第一区域设有第一线槽,所述第二区域设有第二线槽,所述第三区域设有第三线槽;及沿所述第一线槽及第二线槽绕设绕线形成第一线圈,及沿所述第二线槽及所述第三线槽绕设所述绕线形成第二线圈,以使所述第一线圈与所述第二线圈在所述第二区域分层交叠。
[001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沿所述第一线槽及第二线槽绕设绕线形成第一线圈,及沿所述第二线槽及所述第三线槽绕设所述绕线形成第二线圈,包括:使所述绕线从第二面穿过进线口进入第一面并缠绕第一绕线体;自所述第一绕线体向远离所述第一绕线体的方向,使所述绕线依次穿设所述第一绕线体两侧的第一通槽,直至所述绕线缠绕所述第一绕线体两侧且最远离所述第一绕线体的所述第一通槽,形成第一线圈;其中,所述第一线槽与对应的所述第二线槽连通形成所述第一通槽;使所述绕线由最远离所述第一绕线体的所述第一通槽,进入远离第二绕线体的第二通槽;其中,所述第三线槽与对应的所述第二线槽连通形成所述第二通槽;自远离所述第二绕线体向靠近所述第二绕线体的方向,使所述绕线依次穿设所述第二绕线体两侧的所述第二通槽,直至所述绕线缠绕所述第二绕线体两侧且最靠近所述第二绕线体的所述第二通槽后,使所述绕线缠绕所述第二绕线体形成所述第二线圈。
[0017]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线圈盘、电磁炉及线圈盘的绕线方法,通过将第一线圈及第二线圈在处于支架中间的第二区域中分层交叠,如此能够避免线圈盘中心区域出现加热盲区,有利于使整个加热区域的热量均匀分布。
[0018]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9]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0]图1a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中的线圈盘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21]图1b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中的线圈盘的部分第二区域的俯视图;
[0022]图2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中的线圈盘的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中的线圈盘的支架的一个视角的平面示意图;
[0024]图4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线圈盘的支架的截面示意图;
[0025]图5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中的线圈盘的支架的另一个视角的平面示意图;
[0026]图6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中的电磁炉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7及图8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中的线圈盘的绕线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自始至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圈盘,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及第三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之间,所述第一区域设有第一线槽,所述第二区域设有第二线槽,所述第三区域设有第三线槽;及绕线,所述绕线沿所述第一线槽及所述第二线槽绕设形成第一线圈,所述绕线沿所述第二线槽及所述第三线槽绕设形成第二线圈;其中,所述第一线圈与所述第二线圈在所述第二区域分层交叠。2.根据权利1所述的线圈盘,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线圈及所述第二线圈通电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二区域内,所述第一线圈中电流的流向与所述第二线圈中电流的流向相同。3.根据权利1所述的线圈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相背的第一面及第二面,所述第一线槽、所述第二线槽及所述第三线槽均设置于所述第一面;所述线圈盘还包括:进线口及出线口,所述绕线通过所述进线口进入所述第一面,沿线槽绕设依次形成所述第一线圈及所述第二线圈后,所述绕线从所述出线口穿出以到达所述第二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圈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线口与所述出线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相背两侧,所述进线口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或所述第二区域,所述出线口位于所述第三区域和/或所述第二区域。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圈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面的第一绕线体,所述第一绕线体设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之间,并用于作为所述第一线圈的绕线支撑;设于所述第一面的第二绕线体,所述第二绕线体设于所述第三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之间,并用于作为所述第二线圈的绕线支撑。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圈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设有多个第一间隔体,多个所述第一间隔体自所述第一绕线体向远离所述第一绕线体的方向依次排列,且长度逐渐增大,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间隔体之间形成所述第一线槽;所述支架设有多个第二间隔体,多个所述第二间隔体自所述第一绕线体向远离所述第一绕线体的方向依次排列,且长度逐渐增大,相邻两个所述第二间隔体之间形成所述第二线槽;所述支架设有多个第三间隔体,多个所述第三间隔体自所述第二绕线体向远离所述第二绕线体的方向依次排列,且长度逐渐增大,相邻两个所述第三间隔体之间形成所述第三线槽。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圈盘,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间隔体与多个所述第二间隔体对应设置,以使多个所述第一线槽与多个所述第二线槽对应设置,每个所述第一线槽与对应的所述第二线槽连通形成第一通槽;多个所述第三间隔体与多个所述第二间隔体对应设置,以使多个所述第三线槽与多个所述第二线槽对应设置,每个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艳汪志钢单树军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