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处理厂碳排放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7614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给水处理厂碳排放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碳排放技术领域。主要包括:获取给水处理厂生产运营过程中的碳排放数据;根据碳排放数据利用预设的直接碳排放量计算模块计算得到给水处理厂的直接碳排放量;根据碳排放数据利用预设的多个间接碳排放量计算子模块计算得到给水处理厂的间接碳排放量,其中每个间接碳排放量计算子模块用于计算一个给水处理工艺流程组合的间接碳排放量;以及,根据直接碳排放量以及间接碳排放量计算得到给水处理厂的总碳排放量。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能够准确地提供给水处理厂各生产运行环节的碳排放量,体现出不同处理模块的碳排放量及构成。碳排放量及构成。碳排放量及构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给水处理厂碳排放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碳排放
,尤其涉及一种给水处理厂碳排放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为相应“双碳”发展战略,各行各业都需要进行碳家底摸查以及碳排放量计算。其中给水处理厂进行碳排放量计算处理时,尚无专用的方法和模型。相近的污水处理厂碳排放量计算方法,对给水处理厂计算处理碳排放量不适用。并且现有技术中的污水处理厂的碳排放量计算方法,不能准确反应具体生产运行环节的碳排放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给水处理厂碳排放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准确地提供给水处理厂各生产运行环节的碳排放量,以利于针对性地制定减碳路径和详实的技术路线。
[0004]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给水处理厂碳排放量处理方法,包括:获取给水处理厂生产运营过程中的碳排放数据;根据碳排放数据利用预设的直接碳排放量计算模块计算得到给水处理厂的直接碳排放量;根据碳排放数据利用预设的多个间接碳排放量计算子模块计算得到给水处理厂的间接碳排放量,其中每个间接碳排放量计算子模块用于计算一个给水处理工艺流程组合的间接碳排放量;以及,根据直接碳排放量以及间接碳排放量计算得到给水处理厂的总碳排放量。
[0005]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给水处理厂碳排放量处理装置,包括: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给水处理厂生产运营过程中的碳排放数据;直接碳排放量计算模块,用于根据碳排放数据计算得到给水处理厂的直接碳排放量;间接碳排放量计算模块,包括多个间接碳排放量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碳排放数据计算得到给水处理厂的间接碳排放量,其中每个间接碳排放量计算子模块用于计算一个给水处理工艺流程组合的间接碳排放量;以及,总碳排放量计算模块,用于根据直接碳排放量以及间接碳排放量计算得到给水处理厂的总碳排放量。
[0006]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给水处理厂碳排放量处理。
[0007]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给水处理厂碳排放量处理方法。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给水处理厂碳排放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模块化计算处理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间接碳排放量,能够准确地提供给水处理厂各生产运行环节的碳排放量,体现出不同处理模块的碳排放量及构成,从而利于针对性地制定减碳路径和
详实的技术路线。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给水处理厂碳排放量处理方法的一个流程示意图;
[0010]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给水处理厂碳排放量处理方法的另一个流程示意图;
[0011]图3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给水处理厂碳排放量处理方法的一个流程示意图;
[0012]图4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给水处理厂碳排放量处理方法的一个流程示意图;
[0013]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给水处理厂碳排放量处理装置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0014]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16]为响应国家“双碳”发展战略,各行各业都存在对自身业务进行碳家底摸查、碳排放量计算的需求。其中给水处理厂作为自来水的生产环节,在整个市政供水板块碳排放中有很大占比,有必要建立一种模型计算方法,对给水处理厂生产运行环节进行碳排放核算。目前,针对给水处理厂生产运行过程中的碳排放计算尚无专用方法,相近的有污水处理厂运行过程的碳排放计算方法,通过对厂区运行资料和数据的收集,按照直接碳排放和间接碳排放两大类别对污水处理厂运行过程的碳排放量进行计算。但是污水处理厂碳排放计算方法在工艺流程、生产过程中物料输入输出类型等方面和给水处理厂存在较大差异,而且污水处理厂碳排放计算模型无法根据实际的工艺流程选择不同的模块组合,因此无法准确反应给水处理厂生产运行过程中的碳排放量。此外,污水处理厂碳排放计算模型在进行碳排放量计算之前未进行组织、运营边界的确定,未开发模型计算结果输出模块,无法直观、准确、全面地向用户展示用户需负责部分的碳排放量情况。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给水处理厂碳排放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模块化计算处理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间接碳排放量,能够准确地提供给水处理厂各生产运行环节的碳排放量,体现出不同处理模块的碳排放量及构成,从而利于针对性地制定减碳路径和详实的技术路线。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给水处理厂碳排放量处理方法的一个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由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给水处理厂碳排放量处理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采用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该装置可以集成在电子设备中,电子设备比如可以是计算机、服务器等。以下实施例将以该装置集成在电子设备中为例进行说明。参考图1,该方法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0019]步骤101,获取给水处理厂生产运营过程中的碳排放数据,以便于根据生产运营过程中的碳排放数据处理计算得到给水处理厂的碳排放量。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可选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上述获取给水处理厂生产运营过程中
的碳排放数据的过程包括:设定所述给水处理厂的组织边界和运营边界并确定所述给水处理厂的碳排放量核算范围,确定所述给水处理厂进行给水处理的完整工艺流程,并确定产生碳排放的工艺流程;根据所述组织边界、运营边界、所述碳排放量核算范围以及所述产生碳排放的工艺流程,对所述水处理厂生产运营过程中的碳排放相关数据进行收集;以及,对所述碳排放相关数据中的不合理值进行筛除得到所述碳排放数据。
[0021]可选的,设定组织边界的过程包括:根据给水处理厂的股权比例或控制权设定水厂组织边界,以明确给水处理厂产生的碳排放量的归属。
[0022]可选的,设定运营边界的过程包括:对给水处理厂碳排放量计算设定计算边界,即哪些活动、设施应记入一次碳排放量计算中。通常将厂区范围内所有生产运营活动和辅助生产活动计入碳排放量计算。
[0023]可选的,确定核算范围的过程包括,确定核算的给水处理厂碳排放类型,本实施例具体选取直接碳排放和间接碳排放作为核算范围。直接碳排放具体可以包括给水处理厂生产运行过程中的固定源燃料燃烧、工艺生产过程、移动源燃料燃烧和逸散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间接碳排放具体可以包括给水处理厂生产运行过程中的电力消耗等能量消耗、各工艺模块的化学药剂消耗等。
[0024]可选的,确定工艺流程及碳排放产生环节的过程包括,绘制一套完整的工艺流程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给水处理厂碳排放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给水处理厂生产运营过程中的碳排放数据;根据所述碳排放数据利用预设的直接碳排放量计算模块计算得到所述给水处理厂的直接碳排放量;根据所述碳排放数据利用预设的多个间接碳排放量计算子模块计算得到所述给水处理厂的间接碳排放量,其中每个所述间接碳排放量计算子模块用于计算一个给水处理工艺流程组合的间接碳排放量;以及,根据所述直接碳排放量以及所述间接碳排放量计算得到所述给水处理厂的总碳排放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水处理厂碳排放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一个或多个所述间接碳排放量计算子模块计算得到的所述间接碳排放量,按照与相应所述给水处理工艺流程组合中每个所述给水处理工艺流程对应的方式进行输出显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水处理厂碳排放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水处理工艺流程组合包括:基础水处理工艺组合、排泥水处理工艺组合和/或深度处理工艺组合;所述基础水处理工艺组合包括取水工艺、配水工艺、絮凝沉淀工艺和过滤工艺;所述排泥水处理工艺组合包括排泥调节池工艺、排水调节池工艺、重力浓缩池工艺、储泥池工艺和污泥脱水机房工艺;所述深度处理工艺组合包括臭氧工艺和活性炭工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水处理厂碳排放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直接碳排放量以及所述间接碳排放量计算得到所述给水处理厂的总碳排放量的过程包括:根据所述给水处理厂的生产规模以及处理工艺,分别对所述直接碳排放量以及所述间接碳排放量进行修正,得到直接碳排放量修正值以及间接碳排放量修正值;对所述直接碳排放量修正值以及间接碳排放量修正值求和得到所述给水处理厂的总碳排放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给水处理厂碳排放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给水处理厂的生产规模以及处理工艺,分别对所述直接碳排放量以及所述间接碳排放量进行修正的过程包括:从所述处理工艺中获取所述给水处理厂进行给水处理的浊度去除率、出水标准以及除臭控制程度;根据所述浊度去除率、所述出水标准以及所述除臭控制程度对所述直接碳排放量以及间接碳排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世林马正中贾冬冬盛国军鲁效平
申请(专利权)人:卡奥斯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