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纤维增强的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聚氨酯弹性体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纤维增强的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聚氨酯弹性体为聚合物主链上含有较多氨基甲酸酯基团的系列弹性体材料,实质上为聚氨基甲酸酯橡胶,简称为聚氨酯橡胶或聚氨酯弹性体,简称PU或PUE。聚合物链除含有氨基甲酸酯基团外,还含有酯基、醚基、芳基、脲基和脂肪链等。聚氨酯弹性体是弹性体中较为特殊的一大类,聚氨酯弹性体的硬度范围和性能范围都很宽,因此聚氨酯弹性体属于介于橡胶和塑料的一类高分子材料。聚氨酯弹性体的综合性能出众,是任何其他橡胶和塑料都无法比拟。而且聚氨酯弹性体可根据加工成型的要求进行加工,几乎可以用高分子材料的任何一种常规工艺加工,如混炼模压、熔融注射、液体浇注、挤出、压延、吹塑、纺丝、胶液涂覆和机械加工等。聚氨酯弹性体的用途十分广泛,产品几乎遍及多用领域。
[0003]但是现有的聚氨酯弹性体内生热大,正常使用温度范围是
‑
40~120℃使用,耐高温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纤维增强的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35~37%的1,4
‑
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4.2~4.8%的丙烯酸异冰片酯、5.2~5.6%的硫醇、1.6~2.0%的1173光引发剂、11~13%的复合纤维增强剂,其余为聚氨酯丙烯酸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纤维增强的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纤维增强剂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15.6~16.0%的纳米二氧化硅、15.6~16.0%的蒙脱土、4.2~4.8%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0.7~0.9%的硅烷偶联剂KH
‑
550、3.0~3.4%的硅烷偶联剂KH
‑
560,其余为玻璃纤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纤维增强的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纤维增强剂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15.7~15.9%的纳米二氧化硅、15.7~15.9%的蒙脱土、4.4~4.6%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0.7~0.9%的硅烷偶联剂KH
‑
550、3.1~3.3%的硅烷偶联剂KH
‑
560,其余为玻璃纤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纤维增强的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35.5~36.5%的1,4
‑
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4.4~4.6%的丙烯酸异冰片酯、5.3~5.5%的硫醇、1.7~1.9%的1173光引发剂、11.5~12.5%的复合纤维增强剂,其余为聚氨酯丙烯酸酯。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纤维增强的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36%的1,4
‑
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4.5%的丙烯酸异冰片酯、5.4%的硫醇、1.8%的1173光引发剂、12%的复合纤维增强剂,其余为聚氨酯丙烯酸酯;所述复合纤维增强剂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15.8%的纳米二氧化硅、15.8%的蒙脱土、4.5%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0.8%的硅烷偶联剂KH
‑
550、3.2%的硅烷偶联剂KH
‑
560,其余为玻璃纤维。6.根据权利要求1
‑
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纤维增强的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如下:步骤一:称取1,4
‑
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异冰片酯、硫醇、1173光引发剂、聚氨酯丙烯酸酯、纳米二氧化硅、蒙脱土、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硅烷偶联剂KH
‑
550、硅烷偶联剂KH
‑
560、玻璃纤维;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加热搅拌10~20分钟,再加入步骤一中的蒙脱土,进行水浴超声处理4~6小时,过滤、洗涤、干燥处理,得到改性蒙脱土;步骤三:将步骤一中的纳米二氧化硅、硅烷偶联剂KH
‑
550加入到去离子水中,进行水浴超声处理2~3小时,过滤、洗涤、干燥处理,得到改性纳米二氧化硅;步骤四:将步骤一中硅烷偶联剂KH
‑
560、玻璃纤维加入到去离子水中,进行水浴超声处理10~20分钟,过滤、洗涤、干燥处理,得到改性玻璃纤维;然后对改性玻璃纤维进行低温等离子体改性处理,得到复合改性玻璃纤维;步骤五:将改性蒙脱土、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改性玻璃纤维进行共混,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张泽良,李文波,
申请(专利权)人:盛鼎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