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制造埋层层结构的方法和相应的埋层层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埋层层结构的方法和一种相应的埋层层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尽管也可应用任意的微机械结构(MEMS),但根据集成式电路部件的埋层层结构来阐述本专利技术及其所基于的问题。
[0003]US 5 614 750 A公开一种用于集成式电路布置的埋层接触。
[0004]为了能够使集成式电路部件彼此之间或者相对于硅衬底完全地电分离,通常使用所谓的埋层层结构。
[0005]借助于这样的高掺杂的层结构能够实现竖直的二极管结构,所述竖直的二极管结构在截止方向上运行,以便阻止通过所述竖直的二极管结构的电流。以这种方式能够阻止:穿过埋层层结构在两个相邻的硅层之间能够有电流。为了也能够在横向上实现电绝缘,埋层层结构通常借助于所谓的下沉(Sinker)被电接触。所述下沉借助于注入工艺或者扩散工艺从晶圆表面被构造,并且具有与埋层层结构相同/相似的掺杂。埋层层结构本身可以例如通过注入但亦或可以通过硅在硅衬底上的外延生长来产生。后者具有优点:能够在埋层层结构上又外延生长一个层,该层具有比埋层层结构本身明显更少的掺杂。这具有优点:在该层的表面上现在能够无问题地制造另外的集成式电路部件。
[0006]在图7中示例性地示出已知的具有典型的双外延的集成式结构元件,例如从“New silicon technologies enable high
‑
performance arrays of Single Photon Av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制造埋层层结构的方法,所述方法具有步骤:提供由衬底材料构成的、第一导电类型(n)的单晶衬底(S;S,S
’
),所述单晶衬底具有上侧(O)和下侧(S);在所述上侧(O)中或者在所述单晶衬底(S;S,S
’
)的上侧(O)上的框架结构(MS)中形成至少一个凹陷部(V;V
‘
;V“),所述凹陷部具有至少一个壁区域(W;W,W
‘
;W1)和至少一个底部(B;B
‘
;B“),其中,所述单晶衬底(S;S,S
’
)至少在所述至少一个凹陷部(V;V
‘
;V“)的底部(B;B
‘
;B“)处裸露;在所述至少一个凹陷部(V;V
‘
)和所述至少一个凹陷部(V;V
‘
)的外围区域中形成由所述衬底材料构成的、第二导电类型(p)的第一层(P1;P1
‘
),所述第二导电类型的第一层至少在所述单晶衬底(S;S,S
’
)的裸露的上侧(O)上在所述至少一个凹陷部(V;V
‘
;V“)的底部(B;B
‘
;B“)处单晶地形成;由所述衬底材料构成的、所述第一导电类型(n)的至少一个第一层(N1;N1
‘
)在所述第二导电类型(p)的第一层(P1;P1
‘
)上外延生长,所述第一导电类型的至少一个第一层在所述第一层(P1;P1
‘
)的单晶区域上单晶地生长,以至少区域式地填充所述凹陷部(V;V
‘
;V“);将得到的结构背面减薄,从而所述第二导电类型(p)的第一层(P1;P1
‘
)形成第一埋层层结构并且所述第一导电类型(n)的第一层(N1;N1
‘
)形成集成式电路元件(SE1;SE1
‘
;SE1“)的第一形成区域,所述第一形成区域至少区域式地盆形地被所述第一埋层层结构包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上侧(O)上方形成第一电接触区域(KB1;KB1
‘
),所述第一电接触区域用于所述第二导电类型(p)的形成所述第一埋层层结构的第一层(P1;P1
‘
)的电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单晶衬底(S)的上侧(O)中形成所述至少一个凹陷部(V),其中,所述单晶衬底(S)在所述至少一个凹陷部(V)的至少一个壁区域(W)处和底部(B)处裸露,并且其中,在所述第一导电类型(n)的第一层(N1)外延生长的情况下,所述至少一个凹陷部(V)被部分地填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导电类型(n)的第一层(N1)上在所述至少一个凹陷部(V)和所述至少一个凹陷部(V)的外围区域中形成由所述衬底材料构成的、所述第二导电类型(p)的第二层(P2),所述第二导电类型的第二层在所述第一导电类型(n)的第一层(N1)的单晶区域上单晶地生长;在所述第二导电类型(p)的第二层(P2)上外延生长由所述衬底材料构成的、所述第一导电类型(n)的第二层(N2),所述第一导电类型的第二层在所述第二导电类型(p)的第二层(P2)的单晶区域上单晶地生长,并且所述第一导电类型的第二层完全地填充所述至少一个凹陷部(V;V
‘
);这样进行对得到的结构的背面减薄,使得所述第二导电类型(p)的第二层(P2)形成第二埋层层结构并且所述第一导电类型(n)的第二层(N2)形成集成式电路元件(SE2;SE2
‘
;SE2“)的第二形成区域,所述第二形成区域至少区域式地盆形地被所述第二埋层层结构包围;在所述单晶衬底(S)的上侧(O)处形成第二电接触区域(KB2),所述第二电接触区域用于所述第二导电类型(p)的形成所述第二埋层层结构的第二层(P2)的电接触。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进行背面减薄直至所述单晶衬底(S)的上侧(O)。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这样进行背面减薄,使得在所述单晶衬底(S)的上侧(O)上在所述至少一个凹陷部(V,V
‘
)之外保留所述第二导电类型(p)的第一层(P1;P1
‘
)的和所述第一导电类型(n)的第一层(N1)的突出部(UE)。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这样进行背面减薄,使得在所述单晶衬底(S)的上侧(O)上在所述至少一个凹陷部(V)之外保留所述第二导电类型(p)的第一层(P1;P1
‘
)和第二层(P2)的以及所述第一导电类型(n)的第一层(N1)和第二层(N2)的突出部(UE)。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凹陷部(V)这样不对称地构造,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凹...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