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避免导管移位的左右通用型双腔气管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6707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避免导管移位的左右通用型双腔气管导管,包括气管导管主体、固定机构以及微调机构;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外壳、固定座以及固定带,固定外壳两侧通过设有微调机构与固定座相连,固定座外侧与固定带相连,通过微调机构调整固定座与固定外壳之间的位置,以此适应不同患者进行气管导管插入后的固定工作;微调结构包括第一调节组件、第二调节组件以及连接块,连接块位于第一调节组件与第二调节组件之间,通过第一调节组件调节第一滑块在固定外壳外侧竖直方向的位置,同时通过第二调节组件控制第二外壳跟随第一螺纹杆转动进行左右移动,进而根据需求调节固定带在患者头部的位置,且避免了气管导管的移位。且避免了气管导管的移位。且避免了气管导管的移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避免导管移位的左右通用型双腔气管导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为一种避免导管移位的左右通用型双腔气管导管。

技术介绍

[0002]双腔气管插管是基本肺隔离的技术方法之一,是目前选用最多,最主要的肺隔离技术。双腔气管插管能够将左右主支气管完全分割,目的是为了隔离双侧肺分侧通气。双腔气管插管的作用有:
[0003]1、肺的隔离可以实现双侧肺分别通气及吸引,有效防止患侧肺分泌物或脓血污染健侧肺,如肺灌洗、肺脓肿手术等;
[0004]2、分侧通气可以让手术侧肺萎陷,减少对手术野的干扰。不仅方便手术操作,而且还可以减轻手术操作对肺的机械损伤;
[0005]3、胸外科手术如肺手术、支气管手术、胸膜手术及食道手术都需要用到双腔气管插管进行肺隔离;心外科手术如大血管、心脏、心包手术,也可能用到双腔气管插管进行肺隔离;脊柱融合术等非心胸手术也会需要应用双腔气管插管进行肺隔离;此外,严重肺内出血时的急救、抢救,保护健侧肺免遭出血、堵塞,避免患者窒息死亡等,也会需要应用双腔气管插管进行有效肺隔离。
[0006]但目前的气管导管在进行插管时,易出现移位、不稳定的情况,需要重新进行插管,影响患者的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避免导管移位的左右通用型双腔气管导管,解决了目前的气管导管在进行插管时,易出现移位、不稳定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避免导管移位的左右通用型双腔气管导管,包括气管导管主体、固定机构以及微调机构;
[0009]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外壳、固定座以及固定带,所述固定外壳中间位置设有通孔,所述气管导管主体中间位置固定在所述通孔内部,且所述固定外壳下端通过设有的长套筒附着在所述气管导管主体用于引导所述气管导管插入患者口腔内,所述固定外壳两侧通过设有微调机构与所述固定座相连,所述固定座外侧与所述固定带相连,通过所述微调机构调整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固定外壳之间的位置,以此适应不同患者进行气管导管插入后的固定工作;
[0010]所述微调结构包括第一调节组件、第二调节组件以及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位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与所述第二调节组件之间,且通过所述连接块连接所述第一调节组件与所述第二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第一外壳以及第一滑块,所述第一外壳位于所述固定外壳两侧外壁,且所述第一外壳内部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块位于所述第一滑槽内部,所述第一滑块在所述第一滑槽内部平滑移动,且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连接块一侧端
面相连,进而调节所述第一滑块在所述固定外壳外侧竖直方向的位置;
[0011]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包括第二外壳、第二滑块以及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二外壳位于两侧的所述第一外壳外侧,所述第二外壳内部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块位于所述第二滑槽内部,且所述第二滑块在所述第二滑槽内部平滑移动,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连接块另一侧端面相连,所述第一螺纹杆位于所述第二滑槽内部,且所述第一螺纹杆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滑槽两侧转动相连,所述第二滑块中间位置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与所述第一螺纹杆相互配合,所述螺纹杆转动,并配合所述第一螺纹孔转动,所述第二外壳将跟随所述第一螺纹杆转动进行左右移动,所述第二外壳外侧与所述固定座相连,所述固定座跟随所述第一调节组件与所述第二调节组件移动,进而根据需求调节所述固定带在患者头部的位置。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外壳内部设有第一控制组件,所述第一控制组件包括移动块、推板以及推杆,所述第一滑块内部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移动块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部,所述第一外壳内部两侧分别设有若干卡槽,所述移动块外侧端通过设有的卡块与所述卡槽相互配合卡合,所述移动块移出所述第一滑块外侧,所述卡块与所述卡槽相互卡合,所述第一滑块被限制滑动,所述推板位于所述卡槽后端,所述第一外壳两侧分别设有一小孔,所述推杆插在所述小孔内,且所述推杆一端与所述推板背侧端相连,另一侧位于所述第一外壳外部,通过推动两侧的所述推杆,带动所述推板前端表面设有的若干推块穿过所述卡槽,进而挤压所述卡块,使所述移动块退回所述第一滑块内部的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滑块在所述第一滑槽内实现自由滑动。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内部分别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凹槽内壁以及所述移动块背侧相连,通过所述第一弹簧控制所述移动块始终保持向外侧移动的状态。
[0014]优选的,所述推板背侧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两端分别与所述推板背侧和所述第一外壳内壁之间相连,通过所述第二弹簧控制所述推板向内侧挤压所述移动块后,自动向外侧收缩,使两侧所述推板向外侧移动。
[0015]优选的,两侧所述推杆共同控制所述第一滑块移动,两侧所述推杆一同向内侧压紧,则所述移动块同时收缩至所述第一凹槽内部,则解除所述第一滑块锁止状态。
[0016]优选的,所述第二外壳一侧设有一转动控制组件,所述转动控制组件包括蜗轮以及蜗杆,所述蜗轮位于所述第一螺纹杆一端,所述蜗杆竖直位于所述蜗轮一侧,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相互啮合,且所述蜗杆上下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外壳上下壁面转动相连,所述蜗杆上端设有第一转钮,通过所述第一转钮控制所述蜗杆转动,进而带动所述蜗轮旋转。
[0017]优选的,所述第二外壳与所述固定座之间通过设有的旋转组件组件相连,所述旋转组件包括旋转套筒以及旋转座,所述旋转座位于所述第二外壳外壁,所述旋转套筒位于所述固定套筒一侧壁面,所述旋转座与所述旋转套筒转动相连,进而控制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固定套筒之间的角度。
[0018]优选的,所述转动套筒外壁设有一转动螺栓,所述转动螺栓下端穿过所述旋转套筒,并通过下端与所述旋转座外壁压紧,进而限制所述旋转套筒在所述旋转座上转动。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0]1、本专利技术中,设置了微调结构,使固定带可在不拆卸的情况下进行松紧度的调节
与位置的调整,可减少患者在进行插管后,对气管导管的移动,避免了气管导管的移位,从而影响治疗。
[0021]2、本专利技术中,利用微调机构中的第一调节组件,通过按压两侧的推杆,使推杆带动第一外壳内部的推板移动,使推板前端的推块挤压第一滑块内部的移动块向内部进行移动,进而使卡块与卡槽相互脱离,此时第一滑块可在第一滑槽内部自由移动,进而调整第一滑块在固定外壳外侧的竖直方向的位置,可实现增加固定带松紧度的效果,通过第二调节组件中的第一转钮对位于第二外壳内部的蜗杆进行转动,一侧与之啮合的蜗轮也随之转动,此时蜗轮将带动第一螺纹杆转动,此时位于第二滑槽内的第二滑块将配合第二螺纹孔转动,第二外壳将跟随第一螺纹杆转动而进行左右移动,此时一侧的固定座将跟随一同进行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位置的调节工作。
[0022]3、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的转动控制组件控制固定座与第二外壳之间的角度,配合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增加固定带角度调节的多样性,适应不同的患者需求。
附图说明
[0023]附图用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避免导管移位的左右通用型双腔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管导管主体、固定机构以及微调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外壳、固定座以及固定带,所述固定外壳中间位置设有通孔,所述气管导管主体中间位置固定在所述通孔内部,且所述固定外壳下端通过设有的长套筒附着在所述气管导管主体用于引导所述气管导管插入患者口腔内,所述固定外壳两侧通过设有微调机构与所述固定座相连,所述固定座外侧与所述固定带相连,通过所述微调机构调整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固定外壳之间的位置,以此适应不同患者进行气管导管插入后的固定工作;所述微调结构包括第一调节组件、第二调节组件以及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位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与所述第二调节组件之间,且通过所述连接块连接所述第一调节组件与所述第二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第一外壳以及第一滑块,所述第一外壳位于所述固定外壳两侧外壁,且所述第一外壳内部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块位于所述第一滑槽内部,所述第一滑块在所述第一滑槽内部平滑移动,且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连接块一侧端面相连,进而调节所述第一滑块在所述固定外壳外侧竖直方向的位置;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包括第二外壳、第二滑块以及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二外壳位于两侧的所述第一外壳外侧,所述第二外壳内部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块位于所述第二滑槽内部,且所述第二滑块在所述第二滑槽内部平滑移动,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连接块另一侧端面相连,所述第一螺纹杆位于所述第二滑槽内部,且所述第一螺纹杆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滑槽两侧转动相连,所述第二滑块中间位置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与所述第一螺纹杆相互配合,所述螺纹杆转动,并配合所述第一螺纹孔转动,所述第二外壳将跟随所述第一螺纹杆转动进行左右移动,所述第二外壳外侧与所述固定座相连,所述固定座跟随所述第一调节组件与所述第二调节组件移动,进而根据需求调节所述固定带在患者头部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免导管移位的左右通用型双腔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内部设有第一控制组件,所述第一控制组件包括移动块、推板以及推杆,所述第一滑块内部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移动块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部,所述第一外壳内部两侧分别设有若干卡槽,所述移动块外侧端通过设有的卡块与所述卡槽相互配合卡合,所述移动块移出所述第一滑块外侧,所述卡块与所述卡槽相互卡合,所述第一滑块被限制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辉谢辉兰汪志勇徐巧芳王玉东刘育贤卞清明吴春培谭婧宋正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肿瘤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