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口气管导管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5298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经口气管导管固定器,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一个牙垫部和固定带,所述牙垫部两侧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带穿过所述两侧固定孔连接于牙垫部;所述牙垫部为C型环状结构;所述C型环状结构开口处的两个末端设有可以将两端咬合固定的对向锯齿;所述C型环状结构的牙垫部在闭合状态下的内径随对向锯齿咬合长度的调整而变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手术室内全麻患者气道管理的便捷度和安全性,并降低重症监护病房中接受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难度。的护理难度。的护理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经口气管导管固定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经口气管导管固定器。

技术介绍

[0002]接受全身麻醉的患者和接受短期有创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大多使用经口气管插管以保持气道通畅,维持肺部的通气和换气功能。在完成经口气管插管后,医护人员需妥善固定气管导管,防止患者体位变化或剧烈体动时导管脱出。
[0003]传统的经口气管导管固定是采用胶带或纱带缠绕于导管外周,并将导管与硬质牙垫紧密贴合,借助胶带的黏性或调节纱带的松紧以完成对气管导管的固定。全身麻醉的患者通常带管机械通气时间较短,大多使用医用胶带固定。但侧卧或俯卧位手术过程中,胶带可被患者口咽部流出的分泌物浸湿,导致黏性明显降低,造成气管导管移位甚至滑出,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而对于涉及术中单肺通气管理的肺部手术或食管手术,常需使用双腔气管导管实施单肺通气。插管完成后,双腔管良好的对位是单肺通气成功的关键。但上述手术通常需在侧卧位下进行,即使平卧位时已确认良好定位的双腔管也经常在放置体位过程中发生移位,导致对位不良。因此,在放置好侧卧体位后,双腔管通常都需要再次调整深度,拆除原有固定胶带并重新固定。此外,术中对肺组织和气管的牵拉,往往也会导致气管导管的位移,尤其是对于本就存在导管对位困难的患者,常常需要麻醉医生在术中密切关注,随时调整发生移位的导管。反复拆除固定胶带并重新固定不仅耗时耗力,还可能对患者面部皮肤造成一定的伤害。
[0004]重症监护室内接受有创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带管时间可能长达数天,通常采用纱带将气管导管与硬质牙垫紧密贴合固定。固定时需先将硬质牙垫上的固定纱带缠绕于导管数周,确认纱带与导管间无滑动后,再将纱带环颈一周,调整纱带长度至合适松紧后打结。该过程步骤较为繁琐,需数分钟才可完成;且纱带易发生卷折,可对两侧口角及颈部皮肤产生明显压迫,甚至造成皮肤破损,给护理工作带来困扰。
[0005]目前市面上已有的气管导管固定装置(图1),大多采用加压螺母的原理将气管导管固定于咬口内,固定装置体积庞大,使用过程中患者需要长时间保持张口较大的状态,有损患者颞下颌关节健康;有些装置的吸痰操作孔的位置并不便于吸痰操作;此外,调节螺母固定导管费时费力,且在患者处于非仰卧体位时,此类装置的固定并不够牢靠,螺母偏松有发生导管滑脱可能,螺母过紧则会导致气管导管受压变形,可能影响通气,因此并未广泛应用于临床。如能将气管导管固定方式进一步优化,简化固定流程,缩小装置体积,将利于提高手术室内全麻患者气道管理的便捷度和安全性,并降低重症监护病房中接受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经口气管导管固定器,包括一个牙垫部和固定带,所述牙垫部两侧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带穿过所述两侧固定孔连接于牙垫部,
所述牙垫部为C型环状结构;所述C型环状结构开口处的两个末端设有可以将两端咬合固定的对向锯齿;所述C型环状结构的两个末端咬合可使牙垫部闭合,在闭合的C型环状结构内径随对向锯齿咬合长度的调整而变化。
[0007]优选地,所述C型环状结构的外径为1.1cm

1.8cm。
[0008]优选地,所述C型环状结构开口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向外延伸的捏合着力部。
[0009]优选地,所述牙垫部除所述对向锯齿的其余表面均为磨砂材质。
[0010]优选地,所述固定带为带有魔术贴的扎带。
[0011]优选地,固定带的内侧选用涤纶单面拉毛布、单面法兰绒或纯涤纱单面绒中的一种。固定带的宽度大于1.5cm。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提供所述经口气管导管固定器
[0014]1.本技术所述经口气管导管固定器较市面上的已有同类产品体积小巧,并兼具了牙垫功能。主体为环状牙垫结构,可以包绕于气管导管外侧,可避免患者门齿对气管导管壁造成磨损。
[0015]2.本技术所述经口气管导管固定器可通过牙垫内外侧齿槽相互咬合进行闭合,开合均简单方便,且内径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节,普通气管导管和双腔管均可使用。
[0016]3.本技术所述经口气管导管固定器的一些优选方案中,牙垫表面可以处理为磨砂面,可增加外表面与牙齿间的摩擦力;同时磨砂质地的C型环状结构内侧壁与气管导管外壁接触面积更大,贴合更紧密;可大大提高气管导管固定的牢固程度。
[0017]4.本技术所述经口气管导管固定器中固定带可绕颈一周,经牙垫两侧的固定孔穿出固定,长度调节方便。在一些优选方案中固定带可以带有魔术贴,魔术贴粘合度不受口咽部分泌物影响,固定牢靠。
[0018]5.本技术所述经口气管导管固定器的一些优选方案中,采用宽度大于1.5cm的固定带且内侧设置有柔性材质层,宽型固定带与皮肤接触面大,且材质柔软,可有效避免局部皮肤过度受压。
附图说明
[0019]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
[0020]图1是现有技术气管导管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所述经口气管导管固定器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2]其中1牙垫部、2固定带、3固定孔、4对向锯齿、5捏合着力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并且附图中所示的结构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代表实物。需要说明的是,基于本技术中的这些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
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4]如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经口气管导管固定器,包括一个牙垫部和一个带有魔力贴的固定带,所述牙垫部两侧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带穿过所述两侧固定孔连接于牙垫部。考虑到患者长时间佩戴的舒适度,魔力贴扎带的内侧选用柔软材质材料,且扎带的宽度大于1.5cm。本技术不限定固定带的数量,在等同的技术方案中亦可使用两条及以上固定带来起到固定作用。
[0025]不同于现有技术口罩加垫块的牙垫部结构,本技术所述的牙垫部设计小巧,可以整体置入患者口中作为牙垫使用。具体地,所述牙垫部为C型环状结构,外径的范围控制在1.1cm

1.8cm之间,便于患者入口;C型环状结构的外表面使用磨砂材质增加摩擦力,便于患者的牙齿稳定咬合。
[0026]现有技术通过螺母调节固定位的尺寸来适应不同气管导管,其结构和操作都较为复杂。本技术在导管固定结构的设计上,在C型环状结构开口处的两个末端设置了可以将两端咬合固定的对向锯齿;所述C型环状结构的牙垫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口气管导管固定器,包括一个牙垫部和固定带,所述牙垫部两侧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带穿过两侧所述固定孔连接于牙垫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牙垫部为C型环状结构;所述C型环状结构开口处的两个末端设有可以将两端咬合固定的对向锯齿;所述C型环状结构的两个末端咬合可使牙垫部闭合,在闭合的C型环状结构内径随对向锯齿咬合长度的调整而变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C型环状结构的外径范围为1.1cm

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凝王思洋李懿王嘉兴缪长虹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